劉全荃
摘 要: “國際化發展”日益成為我國諸多高校的辦學方向,開設多門語種的外語專業/選修課程是首要任務,這給外語授課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水平帶來了挑戰。本文針對中高級韓國語語法課程的教學方法及其原理進行研究探討。
關鍵詞:中高級 韓國語語法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6-0162-01
前言:韓國語屬于黏著語,與漢語不同的是,韓國語的語法具有詞匯總量多、分類用法多和同義形態多的現象,這就使人們在學習韓國語的時候經常會摸不著頭腦,所以只有掌握好正確的韓國語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學習好韓國語。
一、目前中高級韓國語語法教學方法所存在的問題
作為一種語法教學,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通過對語法的講解,然后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使學生達到能夠靈活運用,從而使學生能夠真正的理解韓國語。在目前的韓國語語法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在進行語法教學的課堂中仍舊以教師為主體,教師通過對語法的含義和用法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們對此語法的例句進行反復的朗讀和背誦,這樣并不能使學生們對于在何種語境下正確地、靈活地運用此語法有切實的體會,這樣學生就會漸漸的對語法學習喪失了興趣,從而形成了“啞巴韓國語”這樣一個尷尬的局面。“啞巴韓國語”是因為學生對韓國語語法不夠深入理解,在進行韓國語寫作的時候,經常會有病句的出現,而且由于平常缺乏對韓國語發音的練習,導致學生在運用韓國語進行交流的時候,在發音上會出現很多問題。在另一方面,韓國語語法教師在語法教學中,對于語法中的助詞結合型和語尾結合型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韓國語中的各類語匯形態素具有“有緣性”的特點,教師如果不能盡可能系統地給學生梳理語干和接詞之間的關系,學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語法[1]。
二、韓國語語法教學的方法和原理
在韓國語的語法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去進行語法教學,這樣的學習過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第一個方面是要提高學生對語法的認知。提高對語法的認知是整個韓國語語法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只有充分對語法進行認識,才能產生一定的語感,從而更好地運用此語法。認知語法的過程不能僅靠對語言的形式和表象來進行,這樣不能對語法的內涵進行充分認識,一定要對語法進行轉換,從輸入的觀點去認知新的語法形式[2]。多進行一些造句練習也是形成外語語感十分有效的方法。
2.其次是對語法進行分類區別。在這一階段,要求學生根據時態、慣用型、句式等基準對韓國語語法進行區分,韓國語的語法不同于漢語的語法,其體系龐大、差別細微,并且很多語法并不能和漢語一一對應解釋,所以學習起來較為困難。韓國語的語法講究構造化,這種語法形式是由有相互聯系的形態素單位所構成的結構,在組織語言的過程中,還要加入許多助詞,這也是韓國語語法的關鍵,所以學生在學習語法的時候,要對其中的結構進行區別,對于助詞的位置和使用方法要多加練習,以自身為出發點,加強對韓國語語法的理解[3]。
3.最后一個階段是知識程序化。在韓國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提高學生對語法的認知和幫助學生進行語法的區別之外,還應該使學生能夠把這些知識熟練使用,從而組成一個完整句子,這就是韓國語語法教學的最終目的。所謂的知識程序化是使韓國語在進行輸出的時候,學生的腦海里不用刻意的對這些句子進行分析和重新拼接,能夠實現自然的輸出,這就是中高級韓國語學習的主要過程。舉個例子來說,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之間的漢語交流,沒有經過刻意地對所說的話進行語法組織,在想要表達某種意思的時候,能夠自然而然地說出準確的語句,這個過程就叫做知識的程序化。在進行韓國語語法授課的時候,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根據學生對前面兩個階段的理解和運用程度,來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程序化的構建[4]。
三、韓國語語法教學中的原則
在進行韓國語語法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整個句子的系統性,這是韓國語語法教學中最大難點,也是韓國語語言的最大特點,韓國語語法的難點有助詞、語尾和慣用型等幾點,教師在進行語法講解的時候,應引導學生在進行語言應用的時候,保持整個句子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對于其中語法難點的應用,要求學生對其多加練習,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把語法的難點歸納成一個整體,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具有系統性;另外,韓國語語法的教學應保持課堂的趣味性,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一些獨特的教學方法,比如在課堂中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播放一些熱門韓國連續劇片段給學生們觀看,韓劇中的語言交流,大多數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達方式,所以對于學生來說,也易于理解。在播放的過程中,如果有教材上的語法難點出現的時候,教師可以暫停視頻,然后對這個語法在整個句子中的作用進行分析,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們對韓國語語法學習的印象和興趣,能夠充分引導學生對語法難點進行理解和運用[5]。
結束語:在韓國語教學的整個過程中,語法教學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師在授課安排時,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對所學語法進行認知和區別,最后實現知識程序化。在課堂上,應采用一些新穎的教學方法,以此來加深學生對語法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徐中云,姜淼芳,伍文進等.淺談韓國語語法教學[J].科技信息,2010,(34):584.
[2]李英華.韓語語法教學方法研究[J].考試周刊,2010,(36):141-142.
[3]劉曉光.如何提高高校韓語語法教學效果[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8):9.
[4]姚驍娜.論韓語語法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5):88.
[5]肖琳.關于韓國語語法教學方案的幾點探析[J].教育界,2014,(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