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躍歡
“有一個夢,由我啟動,汗水融化成滿臉笑容,海闊天空,我是陣風,把旗幟飛揚到南北西東,誰不為人心的光輝感動,我的心就是個光明火種……”這是歌曲《我是明星》的歌詞,它也正描述了《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這堂課我的努力和我的理想。下面就對本節課教學進行反思。
一、本節課的可取之處
本課教學采用新課程“堅持學生發展為主體,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學理念,采取靈活有效的德育策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師生互動中獲取知識和體驗情感的升華。
1.靈活處理教材
關于《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的教學,我前后嘗試了兩種思路進行講授:第一種思路按照教材順序,先講民族精神的作用再講基本內涵,最后總結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第二種思路整合教材知識點,按照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有哪些,為什么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到突破難點怎樣把愛國落實到具體行動中,也就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基本思路進行。最終我選擇了第二種思路,實踐也證明,這種教學思路是比較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本課內容的特點。在學生探究內涵時就已在感受民族精神的作用,最終再通過以小見大的形式凸顯民族精神的作用。這一思路既關注了學生需求,也體現了教師嘗試“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教材觀。
2.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
本課從學生實際出發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始終圍繞三維目標,并凸顯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整堂課都以感悟民族精神,體會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民族自豪感為主線,通過自主學習、小組競賽學習鞏固基礎知識;圍繞愛國主義,播放《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視頻引出“結合你對愛國主義的認識,談談你會以什么實際行動來愛國?”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通過播放自制視頻《可愛的兵團人》探究:“①說說我們兵團人。②兵團精神在兵團的建設發展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這些環節是通過“創設情境—問題設置—學生合作探究”的方式探究共享,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意識,改進學生價值生成方式,從而讓學生認可民族精神,接受民族精神,并將民族精神內化為自己的自覺行動。從課堂教學的反饋情況來看,這個定位比較準確,學生接受效果也較好。
3.采取靈活有效的德育策略
課堂因學生活動而精彩。對基礎知識我采用自學質疑的方式,列出導讀問題,學生獨立學習。安靜的5分鐘是學生大量吸收基礎知識,不斷深入思考的過程,也為后續活動的有效展開做好知識鋪墊,我想高效的課堂需要學生的安靜思考。通過小組競賽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該環節中通過書寫、歸類、講評民族精神等方式,深化學生對民族精神內涵的認識,增強學生對民族精神的認同感,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過播放《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加深學生對愛國主義的認識,啟發學生如何愛國。同時拋磚引玉,讓學生探究,將愛國主義落到實際行動中。最后運用鄉土資源自制視頻,續說身邊的兵團人,關注兵團精神的作用,改進學生價值生成方式,進行愛國、愛家鄉的情感教育。總結的環節也是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這個教學設計來看,教師采取靈活有效的德育策略,注重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4.讓賞識教育走進每個學生的心田
自我欣賞,是一種意境,更是一種樂趣。欣賞別人,則是一種能力、是一種修養。自我欣賞難,欣賞別人更難。作為教師要學會欣賞自己,讓自己的樂觀自信透出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更重要的是會欣賞學生,不僅欣賞優秀的學生,還要欣賞不夠優秀的學生身上的進步和他的特質。
在本節課中學生生成的部分很多,這種課堂生成是變化的、發展的,捕捉和鼓勵學生的生成,考驗老師的功底和應變能力。然而這又是多好的一次機會,在自學、競賽、探究活動中可以涌現出一批優秀的學生,可貴的見解。在自學環節中,老師對提出疑問的學生說:學貴有疑,問題是思考的產物,你的問題提得很好,很有質量,這是善于思考的結果。在探究環節老師表揚全班:今天的討論很熱烈,參與的人數也多,說得很有質量,我為你們感到驕傲。在競賽環節,老師則采用了同伴鼓勵的方式。在本節課中積極踐行賞識教育,能很好地發現學生的閃光之處,建立起良好的師生、生生和諧愉快的情感。
二、不足之處
此次的教學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需要逐步改進。問題比較突出地表現為幾個方面:首先,課前應關注學生情緒,充分疏導因公開課帶來的緊張,使學生、老師能快速進入狀態,有更充分、更愉悅地合作。其次,板書美觀度有待提高,需要練好粉筆字,字體工整有助于學生更容易地把握知識主干、邏輯關系與知識重點,我認為這是自己必須進一步努力改善的地方。
我的心就是個光明火種,有一個夢,由我啟動。每一個人,都是英雄。所有光榮,刻在心中。來自內心,我的笑容!
參考文獻:
孔慶榕.“中華民族精神與民族凝聚力”學術討論會述要[J].學術研究,1993(2).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