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霞
我校地處農村,受社會大環境(學習風氣不良)、家庭小環境(家長觀念落后)、生活學習條件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加上農村學生的性格內向、封閉、思維僵化、信息來源少、思想不開放、缺乏自信心和競爭參與意識等心理特征的制約,導致農村初中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方法欠缺,學習效率不高,致使在課堂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差,小組合作學習不會學,不敢發言、提問、交流、質疑、展示,時間一長導致學生厭學,甚至輟學。因而,興趣的培養對我們農村的中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當某種教育要求被學生所接受,并轉變成他本人的興趣愿望時,才能為他的學習提供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越大,就越能學得好,反過來,學得好還會促進學習興趣的提高。
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能在課堂上自主探究,積極交流,敢于展示,有興趣去學習,對于這一問題我有幾點看法。
一、進行情感交流,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及班主任,由于管理班級事務,很多時候會很嚴格,容易在學生中形成古板、嚴厲的印象,學生不敢跟老師交流,在課堂上很緊張,不想、不敢上數學課。因此,我在平時就多找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有機會就經常與學生進行一些集體活動,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親和力,這樣學生才能喜歡這位教師,進而喜歡數學這門課程。特別是到了高年級,常常會產生一些后進生,對他們的態度,不能動輒訓斥,應該循循善誘,特別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要經常運用表揚、獎勵的手段鼓勵學生,這樣才能使他們從怕上數學課變成愛上數學課,對數學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趙×、代×、楊××等12名學生由以前的不交作業到現在都能按時完成各種作業,并且質量有所提高。
二、在課堂的45分鐘內提趣
1.巧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比較愛聽故事,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課始巧設故事情境來引起學生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玩中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課堂上多動手操作,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全面理解。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直觀的、具體的感性知識,而數學本身是比較抽象、概括、枯燥的。要解決這一矛盾,可利用數學知識的現實原形,把抽象的知識化為看得見、講得清的現象,讓學生參與操作,動手動腦,弄清數學知識的道理和結構,化難學為易學。
3.數學問題生活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的特點以外,還有應用廣泛的特點,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以往我們的數學教學忽略了這一點。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盡量使問題更實際,更貼近生活,讓學生從自己身邊找出答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數學與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讓數學在孩子的眼里變成看得到、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從而使學生從枯燥的公式中、從抽象的符號中解脫出來。
生活在農村的學生和生活在城市的學生有很多不同。農村中常常要用到農藥,而農藥的使用必須嚴格按照規定。有家農戶應用農藥過量,導致所種的大豆全部死亡,我們的學生張×的家長不敢亂用農藥,馬上就想到正在念中學的兒子。結果他也說不懂,就受到家長的責罵,在馬××的幫助下,問題得到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知道了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道理,自然而然地感到必須對數學產生興趣,必須想辦法學好數學。這樣才能幫助家長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像這樣的問題要是沒有點數學知識顯而易見是不行的。
4.多媒體教學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直觀化、簡單化,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將電教媒體引入數學課教學中既圖文并茂,又生動形象,這樣的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電教媒體具備獨有的特點,集聲、色、光、圖于一體,以其特有的方式使學生多種感官同時受到刺激,能使靜態的數學知識動態化,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學到的知識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
5.引進競爭機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競賽為學生積極參與創造了條件。中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特點,我每上完一單元內容,就組織學生進行一次數學競賽活動,以小組為單位,找同層次的學生板演展示,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題,看哪個小組做得快、準、好,并對優勝小組進行物質獎勵。競賽中,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表現得尤為強烈,在做題時學生特別興奮,遇到不會做題的學生時,優等生從前面跑到后面進行講解、幫助,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又增強了其學習數學的興趣。
課前進行搶答題的訓練,主要針對學習差的學生,出一些較簡單的口算題,大部分都能答對,并及時進行鼓勵表揚,讓孩子們在“比”中得到自我“表現”的機會,喚起學生的內驅力,激發興趣,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有趣。當獲得成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的興趣也更加濃厚。
參考文獻:
楊爭光.如何提高農村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D].湖南師范大學,201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