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喜會
摘要:管理會計作為會計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企業會計核算水平和財務管理能力都具有重要對意義。但是管理會計的發展起步較晚,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化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現代管理會計創新水平加強,有必要對我國當前現代管理會計應用中存在的創新與發展點進行深入探討,促進管理會計的發展。
關鍵詞:管理會計;現代企業制度;創新發展;應用探討
隨著世界范圍內經濟交流的速度加快,對于資金的控制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管理會計作為會計核算中較為先進的組成部分,對于提高資金控制水平和企業管理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管理會計本質上是通過對企業的資金流運動進行管理,其主要目的是通過自身操作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內部監管并為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提供支持性財務信息的會計核算內容。管理會計的興起較遲,但其在近些年獲得了較為快速的發展。雖然有關管理會計的具體指導理論完善程度仍然有待提高,但是管理會計已經逐步在現代企業中獲得運用。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后,管理會計在企業運用的理念已經逐步由外資企業傳入內資企業,當前我國眾多企業已經開始使用管理會計理念進行企業內部會計核算。但是,由于我國企業在會計核算方面存在方法簡單、專業人群稀缺,使得我國企業內部對管理會計的運用水平較低,在實務操作方面暴露出很多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對現代管理會計的創新與發展點進行深入探討,促進企業管理會計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會計理論的發展。
一、當前管理會計中內容的創新與改變
(一)管理會計對于企業進行經濟決策和效益評價中存在的創新與改變
管理會計作為企業會計核算的重點內容對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決策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而管理會計的過程主要依靠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有關信息,其通過對企業運營過程中產生的信息和從市場中搜集的信息進行決策支撐。這對于克服過去企業經營決策的盲目性和無根據性具有重要意義。而這就需要管理會計在企業進行經濟決策和效益評價中不斷進行創新和改變,通過改變評價手段和信息處理方法,提高對于數據的處理能力,最終擬合出較為合理的經濟結果,為企業進行決策做支持。過去的會計核算信息包括成本費用收入利潤等項目都是對企業過去經營情況的反映,而這些指標綜合起來可以全面衡量企業的經濟效益和風險情況,當企業的現金流充足時,企業可以通過間接投資的方式提高企業的資金利用率,當企業需要擴張市場時,企業可以通過直接投資方式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影響力。當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缺乏資金,需要籌資時,通過管理會計的分析手段了解企業使用何種籌資方式可以實現成本最小化和風險最小化。這些內容對于企業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這也是管理會計發展創新中的重點關注內容,支撐管理會計對企業進行經濟決策和效益評價。
(二)管理會計對于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創新與改變
企業的生產經營不但需要機器還需要人力,而人力資本在當前社會中對于促進企業發展和獲得超額利潤具有重要意義。管理會計雖然理應只涉及企業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等內容,但是管理會計對于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也存在著一些創新點與發展點。人力資源問題本質上是如何在市場上以合適價格獲得合適勞動力的問題,因此必然容易出現信息不對稱和市場失靈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通過管理會計來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促進企業以合理成本獲得最適合勞動力的能力提升。企業的內部績效考核制度需要和職工薪酬制度相結合,只有這樣企業的職工才有提高工作努力度的激勵,并將努力落到實處。但是,過去我國部分企業在進行績效考核時缺乏合理性,使得績效評價體系難以完整并有效評價職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這反而造成了企業內部員工工作效率的下降和積極性的受挫,不利于企業員工生長。而隨著我國管理會計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創新與發展,管理會計執行過程中會對職工評價體系中所需部分指標有直觀了解,而通過管理會計和人力資源管理的結合,將使得過去的績效評價體系更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利于企業員工的成長和企業不斷穩步發展。從這一角度上看,管理會計對于促進人力資源管理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管理會計對于企業進行風險把控和成本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創新與改變
風險把控作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管理層非常重視的內容,對于企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財務風險作為企業經營過程中面臨的最可能遇到的風險,對于企業的生死都具有決定性影響。風險管理需要企業通過管理會計手段對企業所有的資產組和負債組進行風險評估分析,對于投融資決策過程中對現金流、資金鏈需求進行合理預期,如果超過企業自身能力的擴張,管理會計應進行辨認。而成本控制作為管理會計工作內容中較為基礎的部分,從管理會計在企業運用至今,始終是企業管理會計的重要內容。成本控制需要把握企業采購、生產、運輸、研發、銷售等各環節的成本,將企業不同環節的成本和市場相似企業進行橫向比較,并與生產鏈條中上下游企業進行比較,控制企業的各項成本,提高企業的利潤水平,促進企業獲得更高利潤。管理會計作為會計核算中較為高端的業務,不是只停留在一成不變的利用現有公式和指標來判斷企業的發展狀況,還需要通過風險管理模式和成本控制模式來提高管理會計是全局水平和縱覽能力,最終實現管理會計對企業的全面監督管理。
二、未來我國管理會計創新與發展的路徑
(一)逐步開啟將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都納入企業績效管理
根據杜邦管理體系,不同財務指標之間可以通過運算方式進行轉變,因此財務指標雖然可以反映企業的財務運行狀況和資金流轉狀況,但是企業的發展不能只考慮財務信息,還需要考慮眾多非財務信息。非財務信息包括人力信息、市場信息、企業信譽等,這些信息雖然對于企業難以用經濟性指標進行衡量,但是仍然會對企業的發展生存帶來重大影響。因此,未來,我國管理會計的創新和發展需要逐步將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都納入企業績效管理。首先,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績效評價系統,績效評價對于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但是因為績效評價可以對部門效益進行評價,還可以將評價分解落實到員工身上。這樣對于喜歡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義。而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的結合可以有效通過經濟激勵的方式提高監督管理水平,也可以通過監督管理來提高財務核算的準確性。
(二)不斷提升管理會計從業人員專業水平和領導者運用管理會計進行管理的意識
當前我國很多企業已經逐步采用管理會計進行企業內部財務管理,但是由于管理會計的引入較遲,且管理會計對于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有較高要求,因此很多企業使用管理會計進行企業管理時僅僅停留在使用財務指標對企業運營狀況進行簡單分析的層面上,難以透過企業眾多財務數據,對企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準確預估,并為企業投融資決策等做成支持性建議。因此,在未來我國企業應用管理會計并加強企業管理會計的創新和發展能力,應不斷提升管理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和領導者運用管理會計進行管理的意識。想要提高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首先企業可以通過招聘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會計從業人員,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提高企業財務會計的管理能力,企業還可以對內部員工組織專業性較強的培訓和考核,集中性的崗位培訓對于提高員工的實際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管理會計的應用實質上貫徹著管理思想。而想要加強領導者運用管理會計進行管理的意識,必須要讓領導意識到管理會計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領導在普及管理會計的重要性時不妨從績效考核和職工薪酬的聯系入手,讓員工可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管理會計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從以上方面可以看出,提升管理會計從業人員專業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企業長期的努力,同時領導者對管理會計的重視也不是一日之功,也需要通過管理會計對企業發展的促進才能提升其信服力。總體而言,提升管理會計從業人員水平和管理者意識都是管理會計創新和發展的未來路徑。
(三)逐漸改進管理會計在方法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管理會計作為會計學門類中較為新型衍生出來的學科,其理論基礎不如基礎性會計學科深厚,其在實踐過程中很多還是依靠實務從業人員的摸索進行。因此,在未來的階段里,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和創新需要逐漸改進管理會計在方法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進行管理會計實務時具有深厚的理論支持。首先,企業可以通過實際現象研究的方法對企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由于企業作為實務操作的最前沿陣營,因此其遇到的問題也很有可能是理論界并沒有探討過的,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了解實際工作中管理會計系統的運行模式,并對其根源進行深入探索,切不可只通過表層分析就對管理會計方法進行定性,同時對于比較復雜的、企業難以獨立解決的問題可以求助管理會計的研究組織或者機構。其次,企業可以通過作業成本控制方法來進行管理會計研究,由于傳統成本控制模式對于成本的計算尤其是間接成本的計算缺乏合理性,因此難以有效控制企業成本。而作業成本控制方法對傳統的成本劃分范圍進行了擴展,這使得企業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成本核算方法進行會計核算,這對于管理會計的研究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管理會計需要對企業的成本項目進行量化研究,不準確的成本會對企業的利潤核算帶來偏差,使企業高估或低估利潤,在這種情況下管理會計的研究方法改進必然可以提升管理會計的發展水平。
三、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對于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的要求不斷提高,在這種情況下管理會計必須要發揮應盡的作用。管理會計的發展和創新對于企業持續經營和管理效率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當前我國管理會計創新領域的論述和對未來我國管理會計創新和發展方向的展望,對我國管理會計應用狀況進行簡單闡述。試圖為我國管理會計學科建設作出一定貢獻。
參考文獻:
[1]馮巧根.論管理會計的“中國特色”[J].會計之友,2016(05).
[2]馮巧根.關于推進中國特色管理會計的思考[J].財務與會計,2015(22).
(作者單位:廣東西樵紡織產業基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