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要:近年,上市公司越來越多,企業對會計準則的要求也逐漸升高,雖然我國的會計制度已經初步全面的建立起來了,但是會計制度仍然在不斷地進行完善,而且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仍然是會計制度中基礎和規定都比較不完善的地方。因此,筆者在引言部分對我國的經濟形勢以及會計報表附注信息的重要性進行了相關分析,在文章主題部分討論了目前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存在的幾點問題,進而提出了改善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問題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探析
一、引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與繁榮,上市公司的數量越來越龐大,普通群眾主要通過財務報表反映的信息來了解該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上市公司在每個會計期末都會公布該會計期間的財務報表,財務報表因此成為了維護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但是,隨著我國相關的經濟制度的逐步建立以及經濟體制的不斷改善,會計報表用以反映企業的財務信息的缺點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中。
會計報表附注的主要作用是對企業的會計報表的基礎和依據、會計政策以及編制的方法在三大財務報表之后進行相關的解釋和補充。加強企業的財務報表附注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會計信息的有效性,進而可以有效的幫助財務報表的使用者做出正確的決策。但是,我國會計報表附注信息的相關披露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投資者以及政府對于財務信息以及生產經營信息的需求,而且,在披露制度和披露方式兩個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情況都是導致我國會計造假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長此以往,必然危害投資者的利益。以此為基礎,對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問題進行相關研究和更正,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財務和生產經營內容的完整度不足,從而降低會計信息的有效性
首先應當明確的是,會計報表附注反映的信息對于投資者是十分重要的,投資者可以通過會計報表的附注進行企業價值評估,從而確定投資規模和投資方式,所以,會計報表附注反映的信息缺乏全面性將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方案,對企業而言是十分不利的。特別是有些企業,會計報表附注反映的信息都是反映企業發展良好,缺乏對不利信息的披露,這對于整個資本市場而言是不利的。而且,會計報表附注反映的信息都是過去發生時間的披露,對于未來的財務信息并沒有加以說明。投資者對于企業的投資主要關注未來的收益,使得需求信息和提供的信息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加大了投資者的決策的風險性。
(二)會計報表的附注信息的披露在一定程度上獨立第三方以及政府的有效監督,使得會計信息的有效性降低
按照我國會計準則的相關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的財務報表之前必須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而且對于財務報表公布的時間有一定的限制,這造成了審計的時間遠遠不夠。而且,我國的注冊會計師的數量和質量遠遠不能滿足上市公司審計財務報表的要求,該要求包含著時間要求和任務要求。這樣的情況必然使得注冊會計師不能按照既定的程序工作,而且,即使在審計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但是由于時間限制和成本的壓力致使其不能進一步的探究下去。
(三)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不足,造成編制的會計報表附注的質量不高
財務報告是會計人員編制整理的,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直接影響了財務報表內容的質量。在財務報告中,會計報表附注的內容是最為繁雜的,信息的來源十分廣泛,形式上要求較低,但是對于編制的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會計人員必須從其中繁雜的會計信息中挑選出重要有用的財務信息,進而進行相關的處理分析。但是目前上市公司的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普遍較低,對新的會計政策以及會計重點把握不夠準確,這嚴重影響了會計報表附注信息的準確性以及真實性。
(四)證監會和財政部兩大監管部門在對報表附注信息披露的程序規范上存在沖突
財政部和證監會負責上市公司會計制度的監督,但是兩個部門對于會計報表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這導致了會計報表信息在披露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沖突。財政部的目的是使得我國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信息與國際上的其他企業存在可比性,因此財政部要求盡量較少會計信息與國際會計準則之間的不同之處。但是證監會要求的是我國的會計準則和國外的會計準則必須在規范性和統一性方面一致。 這樣存在沖突的報表附注信息披露的程序會造成會計信息凌亂,甚至可能使得報表信息使用者誤解相關的財務信息。
三、改善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問題的幾點措施
(一)適當地擴大附注信息披露的范圍,從而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有效性
在參照國際會計準則在附注信息披露方面的相關規定的前提條件下,制定出適合我國上市企業的附注信息披露的范圍。上市公司可以設置除會計準則規定的信息披露制度,為企業的投資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會計信息以便投資者可以準確做出投資決策。除此之外,我國的會計準則應當加入對預期的財務信息的披露,這些財務信息應當全面,不論是有利因素還是不利因素都應當囊括其中,這樣可以對企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采取適當的防范措施。只有適當地擴大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范圍使其達到合理的范圍,才可以有效保證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和數量。
(二)有效監督報表附注信息的披露的整個過程,從而確保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目前,主要運用企業外部審計進行規范企業內會計工作的主要手段,因此,在企業做好自身會計工作的同時強化外部審計對企業會計處理以及經濟行為的監督作用,對注冊會計師的專業知識進行有效的考核評價,使得注冊會計師自覺地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在進行審計工作的過程中細致耐心,從而提高會計報表附注信息的可靠性。我國的財政部和證監會兩大核心部門也應當對報表附注信息的監督工作適當加強,以此為基礎確保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受到財政、司法等多方面的監督,進而可以有效的保證會計報表信息披露的真實性。
(三)在上市公司的日常管理中提高全員的財務管理的意識,促使會計人員對自身職業素養的自覺培養
報表附注信息的編制是需要相關會計人員的辛苦工作,而且,會計報表附注信息的能否得到真實的反映、能否及時的將財務信息傳遞給財務信息的預期使用者都依靠著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所以,對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進行適當提高必然可以促使報表附注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的提高。以此為背景,相關的監管機構應當加強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能力的相關認證和考核,以資格考試為工具使得會計從業人員可以自覺地對自身的綜合職業素養進行提高。與此同時,財政部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適當的對報表附注信息披露的程序進行協調和規范,避免會計信息出現誤解情況的產生
我國,上市公司在運用會計準則的過程中是受到財政部和證監會的雙重管轄的,不可以隨意的進行會計估計和選擇會計政策。所以,財政部和證監會需要對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的程序進行適當的協調和規范,盡快達成統一意見。這樣做的好處有如下兩點:其一,細條統一披露程序可以使得企業減少應付兩個部門所增加的人力物力成本;其二是協調統一后的報表附注信息對該企業的財務狀況以及經營狀況的反映可以更加全面可靠,避免了兩個部門要求不同使得附注披露的信息存在誤解的可能性,從而誤導了投資者的決策方向。這需要財政部和證監會在國家的層面上進行商榷,從而減少不必要的社會成本產生。
參考文獻:
[1]張紅玲.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的問題探析[J].中國商論,2015,25:30-32.
[2]孫月芹.會計報表附注信息披露問題探析[J].中國經貿,2014,08:141-142.
(作者單位: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