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毛
摘要:近年來,利稅總額成為煙草行業經濟運行的核心指標,對于各級煙葉經營企業來說,煙葉購銷量、煙葉購銷結構是影響利稅的最關鍵因素,而煙葉購銷量、煙葉購銷結構與利稅總額究竟存在一種什么樣的關系,目前研究尚未建立相應模型,本文旨在通過建立煙葉經營企業利稅預測模型,為煙葉經營企業利稅預測、煙葉購銷計劃安排作出指導。
關鍵詞:煙葉經營企業;利稅預測模型;研究
凌成興局長在2016年煙草行業工作會議上提出“兩個略高于”的發展目標,即:“努力保持行業利稅總額增長速度略高于全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略高于全國財政收入增長速度。”利稅總額指標綜合反映了企業經濟運行的總體情況,按照傳統測算方法,利稅總額指標的預測較為復雜,本文旨在通過建立煙葉經營企業利稅預測模型,建立煙葉購銷量、煙葉購銷結構指標與利稅總額的邏輯關系,為煙葉經營企業根據上級單位下達的煙葉購銷計劃、利稅總額等目標任務,制定、分解、下達進而實現年度煙葉購銷、利稅目標任務做出指導。
一、煙葉經營企業利稅預測模型
(一)煙葉經營企業利稅預測完整模型
根據利稅指標構成要素,推出煙葉經營企業利稅預測模型如下:
利稅=煙葉銷量×煙葉不含稅銷售均價×(煙葉銷售毛利率+13%)-煙葉收購量×煙葉不含稅收購均價×13%+增值稅期末留底金額-增值稅期初留底金額-費用總額+四小稅+其他業務收支凈額+營業外收支凈額+投資收益凈額
(二)煙葉經營企業利稅預測簡化模型
由于煙葉經營企業一般會取得補貼收入,即:營業外收支凈額大于0,如不考慮四小稅、其他業務收支凈額、投資收益凈額,則煙葉經營企業利稅預測模型如下:
利稅=煙葉銷量×煙葉不含稅銷售均價×(煙葉銷售毛利率+13%)-煙葉收購量×煙葉不含稅收購均價×13%+增值稅期末留底金額-增值稅期初留底金額-費用總額+營業外收支凈額
二、煙葉經營企業利稅預測模型驗證
為驗證煙葉經營企業利稅預測模型,本文按照利稅傳統測算方法、利稅預測簡化模型測算方法,分別對A公司20X3-20X5年度利稅的形成過程進行了測算,傳統算法與模型算法測算的利稅完全一致(具體測算過程見表1、表2),表明煙葉經營企業利稅預測模型正確。
20X3-20X5年度煙葉經營企業(A公司)利稅預測模型驗證
三、煙葉經營企業利稅預測模型應用
以A公司20X5年數據為基礎,假設上級公司下達A公司20X6年度任務如下:
1.煙葉銷售計劃7萬擔;
2.煙葉收購計劃8萬擔。
在上述煙葉購銷計劃基礎上,A公司確定了其他主要指標值;
1.煙葉不含稅銷售均價2450萬元/萬擔;
2.煙葉銷售毛利率22.4%;
3.煙葉不含稅收購均價1900萬元/萬擔;
4.增值稅期末留底金額0萬元;
5.費用總額1100萬元;
6.營業外收支凈額576萬元。
根據利稅預測簡化模型:
利稅=煙葉銷量×煙葉不含稅銷售均價×(煙葉銷售毛利率+13%)-煙葉收購量×煙葉不含稅收購均價×13%+增值稅期末留底金額-增值稅期初留底金額-費用總額+營業外收支凈額,推出:利稅=7×2450×(22.4%+13%)-8×1900×13%+0-203-1100+576=3368萬元
四、結論
(一)煙葉經營企業利稅預測模型提供了根據煙葉購銷計劃等幾個關鍵指標,測算煙葉實現利稅的有效方法。
(二)地市級煙葉經營企業在制定年度煙葉利稅目標時,應按照上級單位下達的煙葉購銷計劃,著重測算煙葉購銷均價后進行預測。
(三)省級煙草企業在分解年度利稅目標任務時,應先分解卷煙利稅、煙葉利稅、復烤企業利稅等,而煙葉利稅的分解,可以采取煙葉經營企業利稅預測模型,根據各所屬煙葉經營企業煙葉購銷計劃、煙葉購銷均價進行測算。
(四)本文建立的煙葉經營企業利稅預測模型建立在煙葉銷售發生在煙葉收購結束之后的前提下(即當年收購的煙葉總成本與期初煙葉庫存總成本進行加權平均),煙葉經營企業在運用該模型時應根據煙葉銷售的時間節點,準確預測煙葉銷售成本以及煙葉銷售毛利率。
(五)本文建立的煙葉經營企業利稅預測模型建立在直接銷售原煙的前提下,可能存在煙葉經營企業銷售片煙的情況,煙葉經營企業在運用該模型時,應將原煙和片煙的銷售進行區分,對于片煙銷售,模型中的增值稅稅率13%應調整為17%。
參考文獻:
[1]凌成興.2016年全國煙草工作會議報告.
[2]中國煙草總公司.煙草行業商業企業會計核算辦法.
[3]中國煙草總公司.煙草行業全面預算管理辦法.
(作者單位:中國煙草總公司安徽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