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祖昱


如果銷售規模每3年翻一番,那么6年后,萬科將成為地產行業首家萬億公司,我相信萬科能實現這個目標。
從2015年年報來看,萬科表現出色,幾乎沒有下降的指標。尤其是在銷售方面,萬科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3%,在我看來,萬科的目標應當是向10%躍進。
一、提升:土地投資力度明顯加大,收入及利潤規模上升
1.土地投資力度明顯增加
萬科2015年新增土地儲備建筑面積達2201萬平方米,同比上漲高達167.2%,項目數量更是翻番,共拿下105個項目(見表1)。
2.收入及利潤規模上升
萬科2015年結轉營收1955.5億元,同比增加33.6%,毛利、凈利的增幅也均在30%以上;由于小股操盤項目占一定比例,因此股東應占凈利潤上漲幅度為15.1% (見表2)。
3.資產及負債規模小幅上升
隨著規模擴大,萬科的總資產、總權益均有20%左右上升;總有息負債同比增加6.6%,凈負債率則從23.8%上升至31.6%;總體而言,萬科的財務十分穩健,凈負債率在房企中處于較低水平(見表3)。
二、保持:盈利指標基本持平,費用管控略有提升
1.利潤率基本持平
萬科2015年毛利率較2014年有0.6個百分點的微降,而凈利率、核心凈利率和ROE小幅上升,升幅在1個百分點內。
2.費用率穩中有降
2015年,萬科銷售、管理和財務費用率分別為1.58%、1.81%和0.18%.萬科作為千億房企來說,全國布局已基本完成,流程也已基本完善,規模化優勢將逐漸顯現(見表4)。
三、下降:投資擴大現金減少,銷售增速略微放緩
1.現金類指標率下降
萬科2015年末持有現金531.8億元,同比下降15.2%,主要是投資力度加大造成,對整體償債能力并無影響。
2.銷售增速略有放緩
這主要是由于萬科的銷售規模基數較大,2015年金額為2614.7億元,因此金額和面積在增速方面分別減少了6.9和5.2個百分點。
四、實現萬億規模前,四個方面有改善空間
1.開發制造還有提升空間
萬科雖然是最大的,但成本不是最低的,管控能力和制造業的頂尖企業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如格力電器的毛利率為33.29%,萬科則近年均在30%以下,如果成本管控不夠完善,銷售很難快速提升,最大瓶頸實質上就在開發建設本身,因此在供應鏈管理、產品和流程標準化等各方面還有巨大提升空間。
2.組織架構應當繼續調整
可以看到,萬科在過去一年已經對人員架構進行了不少調整,如嘗試將設計等部門外包等,因此盡管員工總人數上升了4.1%至42995人,但房地產開發系統的員工人數為6388人,同比下降了10.6%。在我看來,萬科還應該繼續調整,擁有這么好的平臺和體系的萬科人員還是太多了,使用同樣的人完全還能創造更大價值。此外,萬科應當盡早剝離物業板塊,讓房地產和物業板塊獨立運營。
3.股權問題是個“定時炸彈”
如果不能在短期內解決萬科的股權問題,有可能會毀掉這家優秀房企。萬科的股權應當更加分散,而管理層可以施行實際第一大股東的權利,從國外經驗來看,美股上市公司給管理層的雙重投票權,以保持管理層對公司的控制力。在國內受到相應法律法規限制比較多,可能比較難實現,但還是應當通過金融方式解決萬科這個“先天缺陷”。否則哪天再被幾個大鱷看上,萬科便“無寧日”,沒有正常的運作環境,不管“興風作浪”者是寶能還是華潤。
4.“拿地+小股操盤”兩條腿走路
萬科2015年的拿地投入明顯加強了,但小股操盤比例就相應減少了,新增地塊中萬科所占權益從63.7%提升至71.8%。我認為,萬科應該“拿地+小股操盤”兩條腿走路,和更多房企合作,把“萬科制造”的標簽貼到更多項目中去,就像中國制造業經過洗牌后,可能只留下幾家龍頭,而地產行業的品牌還是太多。
萬科應該加快在主流市場的規模擴張速度,繼續提高市場占有率。如果銷售規模每3年翻一番,那么6年后,萬科將成為地產行業首家萬億公司,我相信萬科能實現這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