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玲 蔡煒妍 黃燕妮 王煜垚
【摘要】稅費高已成為中小企業的頭號難題,中小企業通過各種途徑降低過高的稅負,極易引發較高的稅務風險。中小企業稅務風險存在企業主或管理管理層稅務風險意識薄弱、企業涉稅賬務處理不規范、稅務風險管理內部控制不到位等問題,可以通過提高企業主或管理層的稅務風險防范意識、規范涉稅賬務處理和建立和健全內部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來進行防范和規避。
【關鍵詞】中小企業;稅務風險;防范
根據2014年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發布的《全國企業負擔調查評價報告》,中小企業扣除所得稅后的凈利潤并不高,稅費等負擔比較重,中小企業為了降低稅負,通過各種非法和合法途徑降低稅負,極易引發較高的稅務風險。稅務風險成為了企業運營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過程,如何防范和規避風險成為中小企業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一、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內涵
稅務風險指企業違反國家稅收法律規章制度規定少交或者偷逃稅款,被國家稅務機關發現受到處罰給企業造成各種損失的可能性,或者企業對國家相關稅收規章制度不了解或者理解存在偏差,導致企業多繳稅款給企業造成不必要負擔的可能性。
二、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存在問題
目前大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建設情況并不樂觀。而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水平明顯低。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企業主或管理管理層稅務風險意識薄弱
企業重經營、生產、采購等業務環節的風險,而忽視稅務風險,很少有中小企業把稅務風險納入到企業風險管理體系,更沒有提升到戰略層面。中小企業的資源有限,財務人員數量少,許多小企業沒有設立財務部門,聘請兼職會計人員或者代理記賬公司進行會計賬務處理。但是風險無處不在,稅交了或者各種信息獲得相關部門審核通過并不等于沒有風險。利用各種虛假材料,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使企業的所得稅從24%降到15%,似乎風平浪靜,但是企業靠不合法的手段來降低稅負存在巨大的涉稅風險。
2、企業涉稅賬務處理不規范導致稅務風險
財務人員在企業主或管理層的授意下為有了偷漏稅,有意開設二套賬,這涉及到涉稅犯罪行為;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財務和稅務知識欠缺或者工作責任心不夠,且外部監督力度不夠的情況下,賬務處理有誤和納稅核算錯誤造成多交稅或少交稅,少交稅面臨補稅和交納滯納金等問題。
三、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防范的措施
企業資源是有限的,對稅務風險管理進行有效的監督。企業在實現目標的道路上,機遇與風險并存,只有那些完善和健全內部控制體系與防范風險管理措施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有立足之地。
1、提高中小企業企業主或管理層的稅務風險防范意識
(1)提高企業主或管理層的合法經營和風險防范意識。稅務風險有些是中小企業的企業主或管理層故意行為,稅務機關要加大遵循稅收規章制度和企業合法經營的宣傳力度,并加大執法力度在全社會營造合法經營的氣氛。
(2)外部力量促進企業提高稅務風險管理水平。我國應提高稅法立法層次,減少行政解釋,確立立法解釋在稅法解釋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對稅務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約束,積極開展各種業務培訓以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此外,充實稽查力量,在加大稅務查獲率的基礎上加大懲罰力度,抑制企業的偷逃稅行為。
(3)中小企業把稅務風險提高到戰略層面。對于剛成立的中小企業,應該在成立初就打好稅務風險管理的基礎,為企業快速平穩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風險無處不在,稅務風險管理是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長期策略,企業應根據成本效益原則,把其作為一項長期戰略,或者進行規劃。
2、規范中小企業涉稅賬務處理來規避稅務風險
中小企業涉稅賬務處理規范,需要政府相關部門、企業管理層和財務人員各方相互配合,通過政府完善法律規章制度、提供培訓,企業主或管理層遵循合法經營原則以及通過提高風險管理水平,財務人員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等方面來防范稅務風險。
(1)規范企業涉稅賬務處理。如果企業主或管理層財務和稅收知識欠缺,應該提高其相關知識,也可以利用外部的力量,如稅務師事務所進行稅收審計,或者進行稅收咨詢;除此之外應該與稅務機關做好稅企關系工作,向稅務人員咨詢并了解企業防范稅務風險流程。以此來促進財務人員提高涉稅賬務處理的能力。
(2)提高財務人員自身專業素質。我國稅法復雜,各種與稅收相關文件達到5000多種,企業財務部門主動和稅務機關溝通,并盡量多參加稅務部門對新出臺文件的培訓講座,以便掌握最新稅收政策,這樣掌握涉稅的信息才會比較準確,有效地對企業稅務風險進行監督和評價。
3、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內部稅務風險管理體系
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包括:納稅管理體系、投資納稅體系、經營環節納稅管理體系、稅務籌劃管理體系等。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對涉及到的相關環節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流程,建立健全稅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
四、結語
風險無處不在,既可以給企業帶來機遇也可以帶來損失。企業不能只顧眼前利益,更不能用非法的手段來獲取利益,而應用長遠的目光來看待稅務風險。中小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過程中應考慮成本效益原則,應以合適的成本來獲取合適的利益,并通過提升稅務風險管理水平將稅務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實現中小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彭喜陽. 我國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問題當屬于對長沙、上海、廣州、深圳、北京、西安六市有關單位的調查[J]. 湖湘論壇, 2014(2):57-62.
[2] 羅 威. 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D]. 暨南大學, 2012.
[3] 羅 威. 我國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現狀研究——基于廣東省部分城市數據的實證分析[J]. 會計之友, 2013(1):65-69.
[4] 張 白. 增值型內部審計模式的改進與支持--基于利益相關者價值觀視角[J]. 會計之友, 2014(1):4-8.
[5] 謝 濤. 基于企業稅務風險的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研究[J]. 中國內部審計, 2015(7):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