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進科
摘 要:目前,制約新課改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學業評價。評價,從效用看,就像學習的指揮棒,有什么樣的評價導向,就有什么樣的教育教學。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學業評價應堅持以“雙基”為先,重視學習過程評價,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法。
關鍵詞:學業評價;高中語文;雙基;學習過程;評價方法
目前,制約新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學業評價。評價,是為了衡量、評定某人某事的價值,而對其進行判斷、分析的行為。學業評價從最終的功效看,就像教學雙邊活動的指揮棒,有什么樣的評價導向,就有什么樣的教育教學。那么,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進行高中語文學業評價呢?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高中語文學業評價要以“雙基”為先
在初中語文學習的基礎上,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仍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對“雙基”的評價,有利于引導學生不斷夯實學習的根基,為形成較高的文化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基礎知識的積累主要評價項有:學生識別牢記現代漢語常用字的字音,學會正確使用普通話,能夠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能理解背誦一定量的古典詩文經典作品(64篇),積累一定量的常見文言實詞(120個)、文言虛詞(18個)、詞類活用、文言句式、文化常識。
基本能力方面的主要評價有: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應用能力、古詩詞鑒賞以及聽說讀寫能力,同時還應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考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是人才必備的核心素養。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考查,是落實素質教育和新課標理念、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創新能力的考查,可以在閱讀探究題和寫作思辨題中進行,可以引導學生以新穎獨到的思維方式思考、解決問題,突破程式化的界限和束縛,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獨到、有積極意義的思維成果。
二、高中語文學業評價更要重視學習過程
語文學習本身具有重積累、重過程、重實踐的特點。搞突擊、求短平快是徒勞的。只有引導學生嚴實學習過程,讀、背、聽、議、探、悟、寫等相結合,動眼、動口、動手、動腦,才能有良好的成效。對語文學習過程性評價就要隨之進行,不僅要體現在課堂學習評價、作業評價、讀寫積累評價上,還應加強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評價、語文實踐性活動的評價。特別應突出以下內容:
1.對思維品質的評價
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現代人必備的重要素養。高中生情感豐富,思維活躍,尤其邏輯思維、理性思維成熟。立足過程評價思維,主要看是否勇于獨立思考,是否用心專注,是否善于發現問題,是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推斷是否合乎邏輯等等。評價思維品質,激發學生的潛力,喚醒他們的靈性,正是語文教學的任務。
2.對學生學習習慣的評價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語文學習的實質是良好自學習慣的養成。現在雖是電腦時代,但評價更要加強學生書寫習慣的考查,看是否工整規范、勻稱美觀,引導學生克服懶散、浮躁、粗疏的學風;強化讀紙質書籍的習慣,看是否做到有心、有聲、有疑、有益;還要培養隨手筆記的習慣、踴躍發言的習慣、研究性作業自學的習慣等等,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診斷、激勵功能,不斷優化學生語文學習的多種習慣。
3.對學生語文學習方法的評價
語文學習過程性評價有關方法的主要觀測點有:喜歡讀書看報,會使用工具書和網絡,能夠圈點批注、檢索資料,快速篩選有用信息;深入觀察,善于積累,善于發現問題,有獨到的見解;樂于合作交流,有表達的勇氣;精于計劃,善于反思總結,從而內化知識,形成技能;勤于整理積累,開展研究性自學,有思辨的能力。學習方法形成的過程,也是思維成長的過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老師樹立大語文思想觀念,引導高中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就能為終身發展奠基。
三、語文學業評價方法應靈活多樣
語文學業評價不應只采用單一的書面考試形式,而應該依據評價內容靈活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與能力的評價,可采用書面考試,大容量快速檢測;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態度、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評價,可采用課堂觀察、作業評定、活動評價的方法;對學生學習過程與方法的評價,可采用檔案袋評價法、等級+評語評價法等。在日常教學中,要積極實施非語言評價,重視即時的、隨機的評判,可以是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一個眼神……肯定成熟的發言,鼓勵點滴的進步,激發學生的自信,喚醒他們的熱情。
總之,新課標下采用多種評價方法,有利于落實三維目標,有利于優化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能夠更好地實現高中語文教育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孫艷靜.談高中語文如何實施高效課堂[J].學苑教育,2014(12).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新課標下高中語文學業評價方法的行動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S[2014]GHB1460。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