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世國
摘 要:我國義務教育中,小學和初中是基礎課程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學是保持學生健康,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課程。怎樣做好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銜接,保證學生在小學升初中的過程中保持體育鍛煉,適應初中體育,是廣大體育教師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4個方面對中小學體育教學銜接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旨在幫助體育教師更好地設計教學課程,幫助學生順利地進入初中體育學習中。
關鍵詞:體育教學;銜接;教學模式
體育是一門以鍛煉身體為主的教學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學校課程體系中最基礎的一環。本文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四個方面對中小學體育教學銜接問題進行了研究,這可以作為學校教學改革和體育課程設計有著理論基礎。
一、從教學目標上進行銜接
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目標應該是一致的。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作為提升的重點。只有教學目標一致,才能保證學生在中小學過渡的過程中更平穩地適應教學環境的改變。在課程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小學學生升入初中是一個過渡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說既具有小學生的幼稚又表現出中學生的成熟,他們同時具備貪玩和好學的雙重狀態,所以在中小學體育教學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認知、愿望、身體素質,等等。對于剛升入初中的學生而言,這是一個陌生的環境,為了保證學生能快速平穩地過渡到中學體育學習中去,小學高年級的體育教學就要在保證教學目標一致的基礎上,把學生當做中學生一樣對待。小學教師在體育課程設計的時候,要以中學的教學目標為基礎,教學方法為參考改進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中小學過渡的過程中,更好地融入體育學習中,進而保證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為其他文化課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
二、從教學內容上進行銜接
從教學內容上進行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銜接,可以讓孩子更早地學習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在進入中學后與中學的體育學習內容容易對接,保證了學生可以繼續做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并對這個運動不斷鞏固加強。小學體育教學并沒有一個明確具體的教學要求,這給小學體育教學提供了巨大的發揮空間,小學高年級的體育教師可以彈性教學,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分項目教學,開設第二課堂等等。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教師要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進行特色教育。比如開設舞蹈教學、球類教學、武術教學、啦啦舞教學、健美舞教學等等,要注意和中學體育內容的銜接,保證學生在小學學習的體育活動可以在中學中繼續練習鞏固,不至于嚴重脫節,這就可以使學生的興趣愛好在中學得到延續和發展。
三、從教學模式上進行銜接
體育教學是一項以實踐為主的教學過程,教學模式的改變對于學生小學升入初中有著一定的影響。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給學生灌輸體育知識。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小學體育學習中,以體育知識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活動并不是很多,而進入中學后,體育教學會注重實踐動手能力和身體運動能力,小學高年級老師在教授體育的時候,不僅要進行教學目標的改革,還要參考中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模式,進行自己的教學模式摸索。在教學過程中,把運動技巧的講解練習和理論知識的學習互相穿插,讓學生知道體育鍛煉的好處。教學模式的摸索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工作,理論教學和運動技巧的結合是體育教學的理想模式,但在實際的教學環境中,這樣的效果又難以輕松達到,所以在教學模式的摸索過程中,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師可以參考中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模式,結合自身教學經驗,以及學校的教學政策進行教學模式的摸索。在摸索實踐創新改革的循環下,最終形成一套符合當地中小學體育教學實情的教學模式。
四、從教學評價上進行銜接
中小學體育教學銜接是現今教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斷改革創新實踐中,需要建立一套評價系統,這對于學校更好地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和中小學體育教學銜接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通過評價系統,學生和老師可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幫助學校更好地完善體育教學改革計劃。在這個評價系統里,學生還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對自己知識掌握能力和運動技巧學習情況進行經驗性分享和概括。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體育鍛煉是保證學生具有良好身體的前提,而中小學聯系密切,體育教學的銜接是其中的難點和重點。本文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評價四個方面對中小學體育教學銜接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這對于幫助體育教師進行課程設計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有著極大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史若延.河南省地方高校體育教學與中小學體育教學有效銜接的問題研究[J].許昌學院學報,2015(34).
[2]陳子霞.城鄉結合部中小學體育教學銜接問題與對策[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4(8).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