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21世紀將是人類全面進入信息化社會的世紀,如何教育和管好孩子,從小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全社會一直探討的問題。因此從個人、家庭、學校三個層面分別進行分析,提出改進建議。
關鍵詞:家庭教育;教養方式;教育管理
一、個人層面
1.父母要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增強尊重理解
父母要不斷加強教育理論和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使自己能緊跟上時代的步伐。堅持學習,不僅可以充實自己,提升自身素養,還可以培養人格魅力,在孩子心中樹立高大形象,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同時,要樹立努力奮斗和終身學習的觀念,各個方面都要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2.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
大人教育小孩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首先用這些要求來約束自己,那么小孩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家長言傳身教的影響,自然就會學著家長的樣子去處理事情,久而久之,就會讓小孩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同時,作為父母不應該說一套做一套,這樣在孩子面前說話就會失去威信,時間一長小孩就不會在意父母的說教。
3.父母要改善和積累教育方式
家長要堅持讀書,多看一些教育子女方面的書籍。教育方式一定要現代科學,且應學習家庭教育理論或者參加一些相關培訓課程;互聯網和電視上經常會有一些親子課程或節目,也要經常關注,添加親子教育QQ群;借鑒優秀家長的育兒經驗,提高育兒水平;研究出符合自己孩子成長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規律,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二、家庭層面
1.父母要努力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父母的溫暖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最堅實的后盾,家庭也是小孩成長中最重要的環境,初期的教育都是從這里獲得的。家庭氛圍主要指由家庭成員之間的人際關系、交往方式和精神文明程度所造成的一種文化、心理環境。而且,小朋友在成長當中特別渴望得到所有人的關心和鼓勵,尤其是作為小孩的家長,更應該為小孩建立美好的生活空間,讓小孩能健康茁壯地成長。
2.父母要做好正確家庭角色定位
家庭成員應該正確定位角色,充分認識家庭教育在個體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孩子之所以不能夠健康成長是因為家庭角色定位錯誤,準確地說,這個錯誤使很多孩子心靈扭曲,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擺正角色,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主要包括父母的分工和父母以及祖父母的分工。對于80后來說,生兒育女后的角色定位是挺復雜的:當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自己也成了父母,所以要盡快擺正角色。在進行家庭教育時,要明確自己的責任以及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力,同時兼顧到家庭和工作,不可厚此薄彼。80后一般都是獨生子女,而獨生子女容易形成自私、孤僻等不良性格,所以父母在教育子女時對此要特別注意,盡量培養孩子健全的性格。
3.父母要保持教育思想的認識統一
(1)祖父母和父母對小孩的教育方式和目標要盡量保持一致。不同生活時期的人在關于小孩的教育上非常容易產生分歧,一般來說父母更加重視小孩個性和能力的培養,但是對于祖父母這個年齡的人來說,則更加重視小孩吃苦耐勞和腳踏實地的優良傳統。這并沒有所謂的對錯與是非之分,但是雙方在教育上一定要首先做好溝通。千萬要避免在小孩面前表現這種分歧,否則將影響家長的威信。小孩父母要尊重長輩的意見,長輩也要更加理智。
(2)父母雙方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樹立威信的重要條件。例如:媽媽不同意爸爸的處理意見時,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提出反對意見,等事情過后,媽媽可以和爸爸溝通,直至達成一致,然后再對孩子解釋,主動承認錯誤,這樣既不會委屈孩子,還可以讓孩子信服自己,教育工作就會變得很容易。
三、學校層面
1.學校和家庭要統一對教育的認識
學校和家長都是為了讓小孩能更健康地成長,所以二者一定要統一共同目標,并且保持步調統一,雙方也要互相理解和合作。有些父母一提到和學校合作,就認為是凡事都以學校為準。這樣下去,就會造成相互埋怨,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2.父母要增進與學校教師的溝通交流
學校和家庭是密不可分的,它能配合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學校教育專指受教育者在各類學校內所接受的各種教育活動,是教育制度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教育是由專業人員承擔,在專門的機構進行目的明確、組織嚴密、系統完善、計劃性強的以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實踐活動。
3.學校和家庭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信任是相互交往和溝通的前提和基礎。作為家長,一定要記住:在子女面前不要亂評論教師,千萬別在學生面前妄評某老師“太嚴”啦,或者某某學校“太差勁了”等。小孩如果聽到父母都在如此貶低一個老師,自然不會對老師及學校存有多少好感,也會影響其在小孩心目中的威信。假如對學校有一定的建議或看法,最好能及時并合理溝通。家長要經常進行換位考慮,站在教師和學校的角度來重新看待問題,這樣才能更加理解老師。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