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超
摘 要:以美術“第二課堂”的意義為切入點,對如何發揮“第二課堂”真正的教育價值,讓“第二課堂”開放性、個性化和特點與中學美術教學實際相結合,從而起到激發中學生美術創作的興趣與熱情,提高中學生美術創作能力,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生活點滴;經典賞析;美術能力
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構建初中美術開放式教育,一直以來都是諸多美術教育工作者努力想要達到的“理想”效果。但在課堂教學的局限下,“純寫生”或者是“純想象”的教學詬病仍舊無法避免。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美術的“美育”“德育”功能,使學生整體素質得到綜合性提升,我們開設了美術“第二課堂”。在“第二課堂”上,學生擁有了一個開放性的空間,他們能夠在各種任務的驅動下,展開自由且積極的探索研究。實踐證明,在這種沒有過多局限的講解與指導下,以學生興趣為引線,引領他們從各種實踐活動中去體驗美術的樂趣,享受探索過程的教學方法深受學生喜愛,對提高他們的美術創作能力,促進其形成“大美術觀”的意識作用顯著。基于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美術“第二課堂”的組織與開展進行了深入探析。
一、從生活點滴中汲取靈感
生活,可謂是學生獲取美感、激發靈感的重要“課堂”。“第二課堂”的顯著特點就是讓學生可以置身于濃厚的生活氛圍中,從點滴小事中學會觀察,學會發現美術之“美”、創作之“美”,不斷地汲取來自于生活的創作靈感,從而提高自己的美術創造能力。如在教學生進行繪畫創作時,教師可以以“我的第一次體驗”為主題,讓學生在業余時間,通過手機將自己某天的生活體驗記錄下來,然后將自己認為有意義或者感興趣的片段剪輯下來,或者發到老師的郵箱,或者拷貝到移動硬盤。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分析比較容易入畫的場景與素材都有哪些,立意好的場景應怎樣入畫等,積極鼓勵學生將他們親手搜集的素材作為創作型,開始繪畫構圖。在生動形象的作品中,濃濃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有的學生描繪了自己陪父母一起逛花卉廣場的場景;有的學生創作了與家人一起做飯的溫馨畫面;而在書店安靜看書的少年、在公園里暢游的兒童、在廣場跳舞的大媽,都被學生躍然紙上。雖然一些創作略顯單薄,不夠豐滿,但主要形象都勾畫得非常到位,而在教師指導下,他們在作品中添加了一些與主題相關的多種元素之后,一幅幅優秀作品悄然而生。這樣生活化的創作體驗,增添了學生美術創作的經驗與知識,促進了他們創作技巧的提高,同時也使他們的精神內涵更加豐富。
二、從經典賞析中提高水平
當學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素材之后,如何將這些內容填充到自己的美術創作中,即“怎樣提煉、怎樣下筆”成為很多學生面臨的難題。所以教師要注重發揮第二課堂的“威力”,多帶學生去觀摩、欣賞多種風格藝術大師的優秀作品,不限時間,不限國界,可以同時看中國的齊白石、國外的米羅、凡·高等,讓學生可以在“海量”的欣賞中,拓寬欣賞視野,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審美標準、審美水平。與成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學生視點會更具趣味化,而通過欣賞,學生能夠領略和掌握更多的構圖技巧,這無疑會讓他們美術創作的“功力”朝一個新的高度攀越。尤其是多讓學生去欣賞同齡人作品,一些青年藝術家的作品中表現出的張揚個性,更容易讓學生產生共鳴,創作欲望和潛質更容易被激發出來。同時,教師還要注重通過第二課堂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與同伴進行切磋、交流,在取長補短中完善自己。教師要多給學生觀摩一些極具創意的作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讓他們能夠有更多渠道、更多機會暢游在藝術海洋中,通過不斷發現、不斷創新,時刻保持一種創作的激情與熱情。
三、從不斷實踐中培養能力
只要讓學生不斷地感受到創作的快樂、成功的喜悅,他們才會產生更大的創作興趣和創作熱情,同時也會在實踐中積累最為直接和真實有用的經驗,為他們今后優秀作品的產生打下基礎。如果說繪畫、欣賞是美術課的“平面范疇”,那么造型實踐課就是讓學生在三維空間中進行想象與創造的“立體范疇”。在第二課堂,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實踐創作,給出他們一個主題,不限內容、不限形式地讓他們自由發揮,運用自己的“直覺”去進行創作,反而會使學生的想象力更加豐富。就如在教學生學習“彩蛋”之后,就可以在第二課堂讓學生繪制彩蛋,不必要求他們畫具體的形象,可以在上面繪制他們想象甚至幻想出的任意圖形。而在繪制形式上,包括顏色、材料、構圖均可自由設計,這樣材料怎樣選擇、色彩如何搭配、造型怎樣進行創意這些問題都交由學生獨立完成,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獲得多種創作的樂趣,同樣體驗不同的美的享受,美術創作不再是枯燥的線條與涂抹,而是一個形象生動的動態過程。教師要不斷地給學生創造多種實踐的機會,同時也要引導他們去積極地創新表現方法,讓他們體驗創作的樂趣,體驗不同的藝術效果,從而創造出具有情趣且風格迥異的優秀作品。
真正的畫家,從來不是從課堂中走出來的,而是從更廣袤的生活中走來。每個學生都存在著很優秀且巨大的藝術創作潛能,這些潛能需要我們廣大美術教育者為他們創造機會去激發、去引導、去提高。第二課堂就是為學生開辟一個更廣闊的學習天地、創作樂園,教師要善加利用,巧妙引導,以學生興趣為點,構建美術教學之圓。
參考文獻:
[1]馬曉平.讓學生在美術課堂插上創新的翅膀[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1(6).
[2]霍益萍.淺談如何優化美術課堂[J].成功:教育,2011(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