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
摘 要: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學習的知識,作業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它首先可以使學生鞏固和深刻理解課堂中教師所講的內容,其次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作業在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是課堂知識的演練場與實踐場,同時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所以對作業應著重布置,這是提高學習成績最有效的辦法。
關鍵詞:數學作業;課堂知識;延伸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同時也是鞏固知識的最佳手段。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學習的知識會被學生逐漸掌握,最終變成他們的技能。但是在目前的教學中作業的布置尚有許多不足,導致作業形式片面,難以顧及全部學生。作業量過大,缺乏多元性,思維死板,致使學生負擔過重,抄襲現象屢見不鮮。因此在布置數學作業的時候,應當充分考慮作業的目的性與針對性,對作業進行創新,使學生可以自主高效地完成作業,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一、作業要照顧大部分學生且具有目的性
作業其實就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每一堂課的內容不同,每一個學生的理解程度也不同,所以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教師首先要考慮的是,這次作業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要讓學生學會什么。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要有針對性,與課堂所講內容保持一致,具有代表性。在作業的布置上知識點可有所重復,使學生多次練習,不至于做完了題就過關。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完成作業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反復的練習使思維的活躍程度得到相應的提高。在作業中題的難度也要合理,要讓學生在做作業時達到鞏固和思維拔高的效果。此外,還要注重定理與公式的推導與計算過程,因為任何題目都是定理與公式的演變。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應當充分抓住基礎知識,讓學生在練習的時候充分掌握基礎,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作業要與學習的知識相匹配
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一定要結合當堂所學的知識。教師應當讓每個學生在做完作業后都有所收獲,使作業既能結合教學內容,又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在布置作業時教師應當注意以下要點:首先就是要注重發展學生的能力,通過做作業將知識轉變成技能。其次就是要深入淺出,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學到東西,而不是在偏題、難題、怪題的海洋中掙扎,這樣做只能浪費寶貴的學習精力且達不到鞏固知識的學習效果,如果題目過于復雜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積極性。當然學生的天賦存在一定的差距,導致課堂知識接受程度也不盡相同,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接受程度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布置作業,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結合教材知識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作業應當具有一定的實踐應用性
學習知識即是為了應用,作業就是幫助學生從學習到應用轉變的關鍵。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要結合實際情況布置作業,同時還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現象讓學生展開討論與質疑。設計開放性的作業是實踐的一個重要體現方式,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與自主創新意識。實踐性作業具有不確定性與開放性,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會積極地查閱各種資料,以便收集解題方法。這種方式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解放了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給予學生多方面思考問題的機會。
四、作業量要合理適當
作業的布置是教學藝術的體現,是檢驗教學質量的最佳辦法,同時也是鞏固知識的最佳辦法。但是目前題海戰術,大量的作業令學生苦不堪言,這就需要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仔細反復的研究,選出最典型與最有代表性的題目進行作業布置,力求減少作業量并提高作業效率。
作業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學生學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對作業的優化布置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對課本的知識點應當深入研究,精心設計課后作業,在兼顧大部分學生的同時,要堅持少而精的原則,以免浪費學生寶貴的精力,造成教學時間的浪費。
參考文獻:
[1]王世英.初中數學教學如何布置作業更有效[J].學周刊,2011(18):118.
[2]陸梅.淺談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的布置[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2):35.
[3]王曉燕.對初中數學作業布置的思考[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9(3):91-92.
[4]肖衛華.淺析新課改下初中數學作業的改革[J].學周刊,2013(23):18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