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麗
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出錯,不斷改正,不斷提高的過程,我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試想如果失敗了不總結經驗教訓,下一次會成功嗎?所以我認為:失敗是成功之母,反思總結是成功之父。只有失敗后認真總結才有可能在下一次誕生成功。所以我們在學習數學時,每一次作業,每一次測試后都要總結,認真分析錯誤并制定改正措施是提高成績的一個重要方法。根據14年的教學經驗及近一年來對學生錯題的分析和研究,現將初中生學習數學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類型及成因和對策分析如下:
一、概念模糊不清或理解不透
出現這樣的錯誤,大多認為是自己不認真,實際上是概念模糊,是由概念理解得不深入、不透徹而導致的錯誤。比如:兩點之間的線段叫做兩點之間的距離。有些學生判斷這句話是正確的,沒有準確地理解距離是線段的長度,而線段是幾何圖形。再如:合并同類項時,有些同學把2b與5a進行了合并同類項,顯然在學習同類項概念時,沒有記住是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這一關鍵點。攻克這類問題主要是加強理解和記憶,平時在學習時要深入地理解概念和定理的內涵和外延,還要利用對比法、分解法等方法對概念加強理解和記憶,同時,教師在教授概念時,一定要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經歷概念的形成過程,這樣才能對概念理解透徹。同時多做典型題目,做題時要注意細節,注意題中的關鍵字詞,并拓展知識的運用。
二、不會融會貫通
很多學生課前也預習,課上也能聽懂,可是課下一做題就沒有思路或思路混亂,這主要是對知識點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當出題者故意挖好“陷阱”時,學生就會毫不猶豫地跳進去。比如:■的算術平方根是多少,好多同學回答是4,這樣顯然沒有注意到這道題的實質是求4的算術平方根,導致出錯。還有就是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探索精神,缺乏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比如:老師講了數線段的方法之后,出了這樣一道題:放寒假了,初一(1)班師生都要互相發短信拜年,請問過年時初一(1)班一共發了多少條短信,有些學生就蒙了。這就要求學生平時加強典型題與日常生活應用的聯系,多做試題分析,進行一題多解或一題多變,從而培養和訓練自己的發散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靈活應用能力等。同時要求學生平時做題后要多做總結,總結這類題的突破口是什么,解題思路和方法是什么,易錯點是什么,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然后進行上掛下聯,形成知識體系,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才能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三、計算出錯
計算錯誤往往有學生認為是由自己粗心造成的。其實粗心的背后有心理因素,也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不牢固、不熟練的原因,還有可能是由于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和運算習慣所導致。有些學生小學運算基礎差,銜接不上,比如:在學習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時,發現有些學生分數的計算不過關,一遇到分數總是算不對。還有學生學習知識不夠扎實,總是因忽略公式或法則的運用條件而出錯。比如:很多學生在計算時會因忽略條件而出錯;還有就是有的教師在學生基本的算理還不清楚時,就急著進行變式訓練或實際應用。基礎知識做得不扎實。再如:在解分式方程時,有些學生還不會找最簡公分母或不知道為什么會產生增根,教師就開始讓學生做由增根作為條件求字母系數的題目。學生一頭霧水,肯定就會出錯。要想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就要讓學生在計算時明白每一步的算理是什么,每一步應注意什么事項,做到心中有數。教師還要對學生掌握的基本運算情況做統計,大部分學生在運算過關之后才進行拓展和延伸。學生平時要重視計算,做到每一道題都細心認真地去做,書寫要規范,演算要有序,平時出現的典型計算錯誤一定要歸納整理,變廢為寶,不斷提高自己的運算能力。
四、審題錯誤
很多學生都沒有認真審題的好習慣,拿到一道題之后,還沒有讀完或大致瀏覽一遍就開始做題,或者一看曾經做過類似題目,不看條件是否發生變化,就下筆去做,還有學生做著這道題,想著那道題,不能做到專心致志。比如:已知線段AB=6 cm,在直線AB上有一點C,且BC=2 cm,M是線段AC的中點,求線段AM的長。學生很快求出AM的長是2,顯然沒有認真審題,沒有看到是在直線AB上有一點C,沒有考慮兩種情況。要解決這類問題,平時在做題時就要把題中的關鍵字詞勾畫出來,認真審題,或者平時有意識地鍛煉自己慢審題,快解題的習慣。做題后要反思總結,總結本題的注意事項是什么,易錯點是什么。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五、考試策略不當引起的錯誤
這主要是由學生沒有掌握一些考試技巧或心理素質較差引起的錯誤。一些學生平時課堂發言積極,思路清晰,可一考試就緊張,頭腦發脹,手心出汗。還有些學生只要有一道題做不出來,就亂了陣腳,大腦極度混亂,如此錯誤便層出不窮。也有考試時間分配不合理的原因,客觀題占用太多時間,導致后面的題目沒有時間完成。也有不是先易后難,而是遇到難題一直在想,耽誤時間導致后面會的也沒有做對。要解決這類問題,學生平時就要把每一次作業、每一次練習都當成考試認真對待,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做題速度,才不至于在考試中因時間不夠而慌亂,平時做一些試卷分析,每張試卷中難題不會超過30%,所以即使遇到難題也不要慌亂,保證會的題目做對成績也不會很差,這樣不斷地培養良好心態。
反思了,想出對策了,還要用心落實。總之,要想降低錯誤率,提高成績,只有在平時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參考文獻:
張潤祿.如何減少初中生數學作業中的錯誤[J].河南教育,2004(1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