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志 陳重任
摘要:國防教育是一種能提高我國高校在校生內涵,并大力加強其國防意識和國防技能的一種教育,從德、意、志、體和技術等方面對高校學生展開實施的教育活動,因此高校國防教育可作為高等教育事業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其教育地位不容忽視。然而在現今教育形勢看來,我國的高等院校國防教育的現狀卻仍然處于一個初始的、較低級的層次,這嚴重影響了我國國防教育的質量水平,因此有必要就如何改善高校國防教育的現狀與發展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校;國防教育;素質內涵;大學生
國防教育作為高等院校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成為現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是新時期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徑。然而,在當前的新形勢下我國高校國防教育實施現狀不容樂觀,教學水平參差不齊,教育效果不顯著。
一、我國高校國防教育工作的現狀及瓶頸
1.對高校國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由于我國對各高校國防教育重要性的認知有所偏差、目標不明確不統一,從而使得開展國防教育的活動缺乏計劃、缺乏目標,不能有步驟由程序的合理實施,更沒有讓國防教育的教育功能充分體統的體現出來.這嚴重阻礙了我國國防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推進,也妨礙了新時代大學生對于國防教育的了解和認知,讓這些學生成為有歷史責任感,有社會內涵的新一代希望的使命又從何談起呢。
2.國防教育專業人才嚴重不足
根據調查了解,現今我國各地高等院校中,任職國防教育課程及工作的教師隊伍并不健全,很多高校的國防課程老師一般是應屆畢業國防教育專業研究生、退伍軍人或者外聘的老師,甚至有其他專業的老師來兼授國防課程的現象。也就是說,我國國防教育師資力量相當的薄弱,極致缺乏相應教育人才。在這種專業人士缺乏,編制又不及時不落實的情況下,直接導致教學質量下降、教育水平落后,根本無法保證學生汲取知識,這也嚴總影響了國防教育事業的前進和深遠發展。
3.大學生接受國防教育意識薄弱
新時代的大學生多為“90后”,作為長期處于和平時期的一代,他們衣食無憂,習慣了慵懶的生活,這一時代的學生從小學到大學對國防都沒有深刻的理解和意識,除了在電視、電腦上看到的革命題材的電視劇電影以外,他們對戰爭幾乎沒有任何的了解,對于歷史變革和戰爭時期的苦難更不能感同身受,因此,現在大學生的國防意識極其薄弱,甚至為零。因此大學生對國防教育的重視顯然不夠,更不談社會責任感和歷史責任感。
二、現時代國防教育的改革發展方向
1.提高對高校國防教育的重視程度并加力宣傳
所謂的國防并不是一部分人的國防,而是我國全體公民的國防。尤其作為新時代的在校大學生更要在國防教育上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肩膀上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所以,在高校大學生中開展正式的國防教育,提升大學生的國防意識和認知是教育事業的當務之急。所以我們要加大國防教育的宣傳力度,在傳揚中提升大學生的國防意識以及全民的國防思想,為祖國培養出優秀的國防后備人才。
2.擴建并完善國防師資力隊伍
在高校國防教育中,老師是必不可少的角色,所以高校首要應當強化教師的國防意識,擴建并完善國防教育的師資隊伍,才能在教育影響學生。各大院校要積極配合國防教育事業的進步個發展,應科學規劃學校的課程,增加國防教育課程內容,在院校所組織的校內或社會各種活動的基礎上,積極設立和開展國防教育,從而強化大學生的基本國防觀念和意識。想要達政治過硬、專業成熟的專職師資隊伍,是高校國防教育工作進展順利的重中之重。
3.教學中要不斷拓展延續國防教育
就如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國防教育也是一種需要代代相傳的教育。大學生的國防教育并不是一時一刻的,而是應該貫穿整個大學生活。從入校到升年級到畢業,老師應對大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涯的國防教育工作做出整體完善的規劃,并參照當前的教育需求和社會、國家、國際局勢,緊跟時代變化和發展的步伐,對大學生國防教育工作做一個科學的準備和計劃,以保證新時代大學生在接受國防教育的延續性。同時,要注意多元化發展進步,改變以往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可以運用豐富多樣的方式去吸引、引導大學生們對國防教育的認可。
4.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國防教育質量
現代技術的發展應積極有效地運用在國防教育過程中。于國防教育的宣傳,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網絡已成為大多數民眾以及大學生必不可少交流工具,也是公眾獲得知識和最新信息的首要渠道。借助各式各樣的平臺,老師和學生之間可以隨時交流交談,讓國防教育稱為一種隨之隨地的教育。
三、結語
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新鮮血液,我們應當使之發展成長稱為一代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極具內涵的優秀人才,而國防教育則是培養新時代大學生不可或缺的一種教育形式,所以我們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教育要求,積極配合并完善我們的教育事業,使大學生成為真正的祖國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