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開悅 任佳瑩
摘要:宗教極端主義是當代國際政治生活中的一個毒瘤。為實現其政治目的,制造不同信教群體之間的仇視和斗爭,撕裂族群與社會, 嚴重危害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同時也嚴重地毒化了宗教氛圍,給宗教的形象和聲譽造成深度的損毀。 宗教極端主義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各國人民的共同敵人。從堅持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促進民族團結,強化思想教育工作鞏固思想陣地以及加快民族經濟發展等角度提出遏制策略。
關鍵詞:宗教極端主義;本質;危害; 遏制策略
下面以新疆伊斯蘭極端主義為例,分析其本質、危害及應對措施。
一、宗教極端主義的內涵
(一)宗教極端主義的概念
宗教極端主義是指一些利益集團打著宗教的旗號, 對宗教進行歪曲的和極端化的解釋, 煽動宗教狂熱和極端思想主張, 制造不同信教群體之間的仇視和斗爭, 并采取極端手段, 以求摧毀一切現存社會秩序和世俗國家, 建立神權統治為目的的一種思想和行為體系。
宗教極端主義的主體是 “一些利益集團 ”, 而不是某個人。作為一種 “主義 ”, 它不可能只是代表某個個人的利益, 而只能是代表某個階級、階層或集團的利益。同時任何宗教中的極端主義, 都不代表那種宗教的所有信徒, 而只是代表其中某個集團的利益。由于絕大多數人并不主張甚至反對無論思想上還是行為上的極端, 所以, 任何宗教中的極端分子都是極少數的, 極端主義組織往往都是一些小集團。宗教極端主義的內容, 就是扛著宗教的大旗,通過對宗教的歪曲的和極端化的解釋, 來煽動和刺激人們的宗教狂熱, 并以此來制造不同信教群體, 包括同一宗教中不同教派信徒之間的仇視和斗爭, 其活動方式非常極端和暴力。宗教極端主義的目標是明確的, 這就是最終建立宗教神權的統治, 實質上就是建立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團的統治。
(二)宗教極端主義不僅僅是宗教問題
宗教極端主義是宗教與極端主義的交叉,與宗教有關,但宗教極端主義與宗教有著本質的不同。宗教是一種信仰體系,它強調的是對世俗的超越性,以人類的終極關懷和來世問題為永恒主題,是屬于精神世界的問題。而宗教極端主義以奪取世俗政權為目標,是純粹政治領域的問題,宗教極端主義勢力利用宗教,在宗教幌子的掩蓋下,從事顛覆國家政權危害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犯罪活動。所以,宗教極端主義本質上不是宗教問題,它利用宗教為它的政治目的服務,它是政治問題不是宗教問題。它的最終指向是奪取政權實現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團的政治統治。以我們新疆伊斯蘭極端主義為例。以以艾山·買合蘇木為首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黨 ”在 “振興伊斯蘭教 ”的幌子下, 叫囂 “要用伊斯蘭教壓倒馬克思主義 ”, “建立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國 ”, 煽動和裹脅群眾, 圍攻鄉政府, 殘忍殺害我武警官兵, 發動了反革命武裝暴亂。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 我們執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各宗教團體和信教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和正常宗教活動受到法律的保護, 根本不存在什么 “振興宗教 ”的問題。這個宗教極端組織所提出的 “振興伊斯蘭教 ”口號完全是一個騙人的幌子, 其真正的目的是建立 “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國 ”。
二、宗教極端主義的危害
(一)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和諧與穩定
宗教極端主義對國家安全的危害是由其本質決定的。由于宗教極端主義的首要目標是建立宗教統治的政權, 所以它必然以顛覆和推翻一切世俗國家政權為目標。不管它采取和平的還是暴力的手段, 都會對所在國家的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在當今世界, 對國家安全構成最大威脅的是伊斯蘭極端主義。中國新疆地區的伊斯蘭極端組織, 無不以建立 “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國 ”為目標, 并為實現這一目標, 瘋狂制造動亂、暴亂和騷亂事件, 進行爆炸、暗殺等恐怖活動, 對我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破壞。19世紀20年代,“雙泛”思想傳入新疆,所謂雙泛就是“泛伊斯蘭主義”和“泛突厥主義”,他們是一體的,泛伊斯蘭主義者們極力主張在政治上創建一個超越國家、民族和階級的伊斯蘭政治實體;泛突厥主義者們主張所有操突厥語的民族建立起一個從地中海延伸至太平洋的突厥大帝國。
(二)制造不同信教群體之間的仇視和斗爭, 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制造不同信教群體之間的仇視和斗爭, 是宗教極端主義的重要策略和手段。比如我國新疆伊斯蘭極端主義把人按宗教信仰簡單地分為穆斯林和 “異教徒 ”, 并欺騙和煽動穆斯林說: 所有 “異教徒 ”都是伊斯蘭教的敵人, 對 “異教徒 ”進行 “圣戰 ”是穆斯林的義務, 是對伊斯蘭教的貢獻, 死后可以進入 “天園 ”。正是在 “圣戰 ”的欺騙宣傳下, 伊斯蘭極端主義制造了難以計數的針對非穆斯林群眾的屠殺。伊斯蘭極端主義制造不同信教群體之間的仇視和斗爭,制造漢維沖突與仇視體現得特別明顯,伊斯蘭極端主義曾提出“反漢排漢”“斷橋趕漢”“殺漢滅回”的口號,一個比一個極端。
(三)欺騙普通信徒,毒化宗教氛圍, 損毀宗教形象和聲譽
凡是宗教極端主義猖獗的地方, 那里的宗教氛圍就必然被毒化, 就不正常。由于一般宗教信徒沒有豐富的宗教知識, 更缺乏對宗教典籍的研究, 加之宗教極端分子打著宗教的旗號, 又有宗教信徒的身份, 因此他們對于宗教極端主義對宗教的歪曲和極端化的解釋很難識破, 把被宗教極端分子歪曲和極端化解釋的東西當作正確的宗教知識而加以接受, 從而受到毒害, 宗教氛圍也因此而被毒化。
三、遏制宗教極端主義的途徑
(一)堅持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促進民族團結
“四個認同”是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歷史觀、文化觀的具體體現,是民族團結教育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要把對祖國的認同、中華民族的認同、中國文化的認同、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作為民族團結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教育使人民群眾真正認識和把握:我們偉大的祖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祖國,共同捍衛了祖國的統一;中華民族是我國56個民族相互依存、共同發展凝聚而成的,每一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都和這個大家庭血肉相連、休戚與共;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智慧、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創造了千古流芳的中華文化,各民族都為創造和發展中華文化做出了貢獻;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必然選擇。
(二)強化思想教育工作,鞏固思想陣地
要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放在首位,扎實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大力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社會思潮,進一步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規范。在學校要堅持不懈的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加強馬克思主義“五觀”(民族觀、宗教觀、歷史觀、國家觀、文化觀)教育,要加強辯證唯物論、歷史唯物論和無神論教育,堅持宗教與教育相分離的原則。
(三)軍隊要履行使命職責,維護祖國統一和穩定
維護祖國統一,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衛人民和平勞動,是我軍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堅決擁護黨和政府的決策部署,學習了解民族宗教知識及相關政策,密切關注形勢的發展變化,扎實做好斗爭準備,確保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不負重托,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