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如根 阮少哲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決定,全會提出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法治中國的建設和檢察制度改革,特別是檢察官職業化建設對檢察官的素養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當前,如何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職業檢察官隊伍,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認為職業化的檢察官應該具備以下素養和能力:
一、具備廣博深厚的法律知識素養
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檢察官要具備較高的法律素養和法律知識,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不斷實施,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這種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廣博深厚的法律知識素養包括三個層次:一是要有良好的法理學素養,具備較高的法學理論水平。良好的法律理論基礎表現為具有良好的法律觀念、系統的法律哲學知識、全面的了解國情社情人情、寬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功底和秉持正義的法律精神。二是要熟練地掌握相關部門法的知識。在檢察工作中運用最多的是刑事法律,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刑事執行法,同時也涉及民事,對這些法律既要掌握它們的內容,更要領會它們的理論根基。此外,每名檢察官除應當掌握基本的法學理論知識外,還應當針對本職工作的特點,重點精研刑法和刑訴法這兩部刑事領域的法律,并盡可能成為這方面的專家,力求能夠全面、完整、準確地了解并熟練運用刑事法律知識。三是要有熟練的法律實踐經驗。法律實踐經驗是對法律知識的運用能力,也是對具備的法律知識素養的檢驗,它是法律人法律知識素養的有機的組成部分。這種以經驗為內涵的知識運用能力包括:法律規范的運用知識及經驗、法律方法的適用知識和經驗、法律事實的判斷知識和經驗、法律辯論的知識和經驗,以及對突發事件的應變知識和經驗、與當事人進行交往的溝通知識和經驗等等。
二、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檢察官除需要具備廣博深厚的法律知識素養外,還需要掌握扎實的邏輯學和心理學知識、良好的語言運用能力,以及相關的金融、稅收、審計、經濟、民事、計算機、外語等知識。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新型犯罪也隨之不斷出現,如計算機犯罪、證券犯罪、知識產權犯罪等等,新型犯罪與專業知識密切相關。這就要求檢察官要掌握相關的知識,只有懂得相關知識,才能理解案件事實,才能在法庭上說理、論辯,否則,就不可能有效指控犯罪。檢察官要具有綜合判斷和決策能力。在辦案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證據是否充分和可信,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口供是否真實可靠等等。對此,都要求檢察官給予正確判斷。此外,檢察官還應具備一定的決策能力,縱觀現在的檢察改革實踐,對檢察官的決策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過去那種檢察官辦案,集體討論,部門領導把關,檢察長審批的程序被逐漸取代。如主訴檢察官是否決定不起訴,是否提起公訴等等,都需要其獨立做出決策。決策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案件的質量和效果。
三、具備精深的業務素養
檢察工作是一門極具實務性的應用科學。精實務首先要求必須精通本職工作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其次應盡可能多地學習、掌握與本職工作有關的知識技能,具備較合理的知識、技能結構,作為檢察官要十分熟悉地掌握各種檢察業務。除此之外,還應注重經驗的積累。在解決某些具體問題時,豐富的實務經驗往往能提高辦事效率。要做到精實務,就離不開豐富的辦案實踐經驗,至少需要有較長的法律工作經歷。
四、具備研究新問題的素養
在檢察工作中,會不斷遇到過去不熟悉的新情況、新問題。要掌握工作的主動權,及時總結研究是須臾不可缺少的。骨干檢察官要做到通理論、精實務,有一個從實踐到理論又從理論到實踐的不斷總結、不斷升華的過程。這就要求檢察官必須具備良好的研究習慣和能力。只有善于從周而復始、紛繁復雜的具體工作中總結經驗,才能把握規律,適應日益提高的執法要求。
五、要有崇尚法治的素養
管用而有效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檢察官對法治的信仰,是檢察官對法律理性認識基礎上的透徹了悟,是對法律的一種心悅誠服的認同感和依歸感。法諺云“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形同虛設”。同樣,檢察官如果沒有對法律的敬畏,沒有對法治的信仰,就無從談檢察官素養。檢察官對法治的信仰涵蓋了三方面內容:
第一是崇尚法律。檢察官崇尚法律,就是有一種捍衛法律正義和公平的精神,具備一種為國家、為社會、為當事人盡心辦事、全力負責的信念,法律是否發揮了應有的功能和價值,法律是否體現了應有的正義和公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民眾特別是檢察官是否具有崇法的精神和信念。
第二是奉公守法。作為檢察官,守法觀念、言行示范就顯得尤為重要。檢察官若是知法犯法,將會從源頭上摧毀公眾對法律的信念,甚至使人們喪失對法律的信心。正如德國法學家耶林曾說過的一句名言:“執行法律的人如變為扼殺法律的人,正如醫生扼殺病人,監護人絞殺被監護人,乃是天下第一等罪惡。”
第三是護法有力。作為正義的守護神,檢察官應該具有護法的勇氣,捍衛正義和公平的精神,全力為民司法。特別是在法律受到外部壓力的情況下,更應該用堅定的法律信念、堅實的法治精神和護法的勇氣維護法律權威。
檢察官作為公平正義的化身、民眾平安和國家穩定的守護者、維護社會正義的最后一道關口,要擔負起歷史賦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須信仰法治,才不會迷失正義的方向。
六、要有敢于擔當的素養
檢察官作為法律共同體的一員,要有尋找真相的勇氣,敢于擔當是檢察官應有的職業素養。由于利益沖突,真相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于是在尋找真相的路上,我們便會遇到很多的障礙,受到很多的誘惑。要做一名合格的檢察官,必須具備抵御誘惑,克服困難的決心。勇敢的為真理而戰斗,我們可以褻瀆自己的靈魂,但是絕不可以褻瀆人們對法律的信仰,而信仰是要依賴我們在運用法律的過程中給當人的映像的。檢察官應該有責任感,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對自己負責。擔當是不允許選擇的,因為我們已經進入檢察官隊伍,向黨和人民作出了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