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心玫
摘要:會展業是現代生態、綠色的無煙產業,也是今后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本文主要是借鑒漢諾威豐富的辦展經驗,提出合理的發展對策促進貴陽會展業良性發展。
關鍵詞:會展;漢諾威;貴陽
一、德國會展業概況
眾所周知,德國是會展王國,擁有八百年的歷史,國際大型會展有三分之二都是在德國舉行。德國每年舉辦的地區性以及大量的小規模會展不可勝數,德國有兩百多個跨地區和國際的專業會展,約有十多萬參展商和上千萬參觀者。世界十大展覽公司中有一半以上是德國的,并且它們的展覽都有自己值得世界稱贊的品牌展會,像這種有影響力又具有吸引力的人氣展會,不僅為德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能夠增加人員就業率。
二、德國漢諾威博覽業成功經驗
1、政府支持和行業協會積極推動,為其提供經濟援助和政策支持
德國對會展業非常關注,每年對會展展館擴建,并且對展館內展出設備進行檢修與更新,以保證每次展覽都順利進行。德國聯邦經濟技術部負責展覽事務的官員,每年對展會的經濟支持達幾千萬歐元。此外,由德國貿易展覽協會德國展覽業的具體工作(AUMA)負責,他們需要每年發布一個工作計劃,這是政府給參展企業金融支持的基礎該協會為了保證展會高品質、避免展會同質化現象,對具有時間和內容上沖突的展覽項目進行適當干預。
德國會展大多數是政府出資建館。它是展覽公司的主要投資者。不過,雖然是政府資金投入,卻不是政府主導會展業的發展,還是按照市場方式對會展業進行運營,政府不會從展會盈利中抽取分紅,只是收取平常的稅費,它們的分紅也是相當于對本國會展業的再投資,這是德國漢諾威博覽業甚至是德國會展業發展的重要前提。
2、繞開國內激烈的競爭,以資本運營的方式進行海外擴張
德國是世界會展業最發達的國家,國內會展市場已達到飽和狀態,市場發展潛力相對較小。為了謀求發展,具有憂患意識和長遠眼觀的漢諾威,把目光瞄向了中國市場。中國會展業興起較晚,發展速度較快,但是總體展覽質量不高。而此時漢諾威的到來無疑是為中國會展注入了新鮮血液。不僅將其在本國知名的展會移植他國,相當于中國各地展會作為其產業承接地,還進行會展產業鏈開發。例如投資展品運輸、展覽館施工、酒店、交通等與展覽相關的業務,這些會給展會城市帶來高達數倍的收益,也會使得發展中的會展企業實現國際化,提升整體服務水平。
3、注重展會品牌培育
展會品牌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品牌地樹立能夠更好為參展商、參展觀眾和展覽公司提供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的平臺,最重要的是各方對展會品牌具有較強的可信度,例如,在知名展會和普通展會之間進行選擇,大部分會不假思索的選擇知名展會,這樣也會有一定的忠實“老顧客”。德國漢諾威博覽業已培育出了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如德國漢諾威國際信息技術博覽會(CeBIT)、埃森輪胎展(Reifen)等。雖然已有眾多世界級展會品牌,但依然在每次舉辦展會時,向世界各地進行展會宣傳,吸引參展商和觀眾。即使有些展會很火爆,他們也會不厭其煩地進行宣傳,以強化品牌。
4、注重互聯網科技的使用
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科技帶來的即是機遇也是挑戰,它很好的抓住了這個機遇,漢諾威展覽中心的三維立體的展示系統,就是互聯網科技運用于會展活動的典型例子,這種三維立體的虛擬現實體驗是一種全新的形式,區別于線下實體參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德國地區多地區聯合辦展,做到貿易交流信息技術最大化。利用科技將實物和網絡展覽結合起來。在展覽中,直接用手機注冊之后,就可進行展品的購買,并且利用互聯網技術收集展會過程中各方面數據,以便為日后辦展提供依據。所以說,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使展會一直處在“進行中”。
三、漢諾威博覽業對貴陽會展業的借鑒與啟示
德國會展業雖然處于飽和狀態,但發展的強勁勢頭銳不可當。每年依然是以百分之三十的速度增長,展出面積達到4萬平方米以上,通過展覽形成的訂單合同都在240億歐元左右,這些合同又為就業率提供有用的支持。會展業的發展為社會經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從中學習發展理念和歷史經驗,對正在蓬勃興起的貴陽會展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
(一)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理念,明確政府角色定位
德國漢諾威博覽業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輝煌的成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政府的支持和積極推動,積極組織成立行業協會,整體掌握本國的會展業發展動態。我國近幾年提出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經濟發展理念,運用“兩只手”政府為“看得見的手”發揮著宏觀調控和服務的職能,而市場為“看不見得手”在市場上起著主導作用。基于我國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理念,貴陽市會展業發展在一些重要的展會,舉國力且影響力巨大的展會應由政府主導,像是中國青奧會,大學生運動會等,像這種展會,政府就不應該退出,反而要主動參與,擴大展會的品牌影響力,實現經濟快速增長。但是在大多數會展中,依然要以市場為主要手段,發揮市場經濟運行規律,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2016貴陽數博會。政府要高瞻遠矚、統一規劃,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會展發展格局。
(二)培育品牌展會和會展公司
德國會展已經打出的品牌力量是不容小噓。國家正大力扶持西南地區經濟發展,國務院2號文件給貴州會展業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國外完善的會展業發展體系經驗也可借鑒。從中國會展發展周期來看正處于成長期,并且國外的大多數會展公司公司已經把發展目光投向了中國市場,甚至在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公司避開會展業已經飽和的一線城市,轉而二三線城市。這些國外公司直接把品牌移植中國或者是在中國成立中外合資公司,占領中國市場,它們的市場競爭力遠勝于中國大部分會展公司。所以,貴陽市會展產業發展一定要擺脫“夜郎自大”的心態,吸收漢諾威先進發展管理理念,實現快速發展,培育有影響力的展會品牌。
(三)鄰省聯合辦展,擴大西南地區會展影響力
德國會展業正處于飽和狀態,基于其發展情況分散競爭力,而貴州基于本地發展狀況,實行西南會展聯合辦展,同時打破打破地區性會展壟斷、實現會展場館間合作是未來會展的發展趨勢。近幾年,貴陽市的會展業發展迅猛,但是和鄰近省份仍有一定的差距。針對這種現象,貴陽市金陽會展中心可以加強與不同城市場館合作、交流。與昆明、成都、重慶形成信息共享、產品貿易、技術相互支持的西南會展平臺。這樣可以打破區域壟斷,參觀者、參展商和展覽公司可以從中獲得最大的資源信息,保障各方利益。多館共同辦展,可以提高場館利用率、增加展會收入、打造西南聯合辦展的會展品牌,滿足參觀者在一個地方就可以飽覽多省展會,實現聯動消費、聯動收益。實現多省合作,減少競爭壓力、相互取長補短、互利共贏。
(四)培育會展專業人才
德國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尤其是會展專業人才的培養。目前貴陽市高等學校開展會展人才培養,但是師資力量薄弱,重視理論教學,忽視會展的實踐教學。社會上通過傳統方法或者是互聯網方式的培訓也五花八門。會展業是“朝陽產業”,而少有的會展人才渴望獲得系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不斷對會展知識進行更新,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重視會展人力資源的教育與培訓,借鑒德國漢諾威成立專門培養會展人才學校,系統學習會展知識。結合貴陽實際發展情況,在貴陽甚至貴州其他地區的高校逐漸開展有關“會展經濟與管理”本科專業。貴陽必須快速形成會展人才培養體系,高薪聘請會展教育專家來到貴陽對專業教師和學生進行培訓,培養一批專業型、復合型、可操作性強的會展人才,讓他們具有會展服務意識、團隊合作精神。不斷為貴陽會展業的發展輸送大批專業人才。
(五)加強高科技在會展中的作用
要使貴陽會展業成熟起來,必須適應時代發展趨勢,運用科技將會展業成功包裝,互聯網的發展日新月異,大到運用互聯網進行科技研發,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微信支付,都需要運用互聯網科學技術。科技辦展將各類產品展示在世人面前,使得各類產品通過科技更具有生命力,反過來,貴陽會展業為高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廣闊舞臺和發展空間,同時,高科技的引進和人才的介入促進會展業蓬勃發展。以上海大虹橋國家會展中心發展模式為例,實現的線上的虛擬會展,同時又配合著線下的實體會展,上海世博會抓住互聯網科技,將其運用到會展活動中,開辟出另一個會展展示平臺,給觀眾一個不一樣的會展體驗,這種虛擬會展是我國現代會展的典范。它能夠擴大世博會影響力的范圍,也能夠大大節約辦展成本,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運用科技辦展,使得辦展手段多元化,實現線上線下同步辦展。
結語
貴陽會展所面臨的問題,軟硬件設施不齊全、會展人才缺乏并且經驗不足、會展形象特色不夠明顯。貴陽交通系統亟待完善,與會展相關的酒店、旅游、餐飲等服務的質量和數量有待提升。貴陽會展要把其他省份的競爭壓力轉化為與其相互學習的發展潛力,汲取它們會展發展優勢,同時要有會展發展的國際化視野,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對于會展人才的培養,也要與國際接軌,積極參加國際會展人才培訓,引進高級會展培訓師,成為國際會展會員,為貴陽市會展業發展創造一切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期刊
[1]黃玉妹.我國會展業發展的問題與策略—基于德國會展業之借鑒[J].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2.
[2]沈焰.從德國會展看中國會展業的差距[J].當代經濟,2014.
[3]毛慧姝,楊濤.全球化視野下貴陽國際會展業發展比較研究[J].貴陽學院學報,2014.
[4]李恩東.貴陽市會展產業發展研究[J].電子學報,2010.
(2)專著
[1]貴陽市十二五規劃綱要[R].
[2]貴陽市會展業發展規劃(2012-2015,初稿) [R].
(3)學位論文
[1]管欣欣.德國會展主辦模式案例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1.
[2]黃撰.歐洲會展經濟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04.
[3]張紅衛.長沙會展業發展的戰略研究[D].長沙:中南林學院,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