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石見 鄒有峰
摘要:民生連著民心,以胡錦濤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十分重視民生問題的解決。本文探析了胡錦濤民生思想的現實依據和兩個大的貢獻,即一個是提出了科學發展觀,一個是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關鍵詞:民生思想;現實依據;行動指南;理想追求
胡錦濤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基礎,立足于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國情,在領導中華民族建設特色社會主義和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吸取中國傳統民本思想的精華,繼承和發展了前三代領導集體的民生思想,在保障和解決民生問題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發展中面臨的現實問題是胡錦濤民生思想的現實依據
自黨的十六大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正如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的:“我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躍升到第二位,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臺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臺階,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臺階,國家面貌發生新的歷史性變化。人們公認,這是我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實惠更多的時期”。成績可喜,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階段,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但在發展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影響民生保障和解決的矛盾問題:首先,不發展和發展中、發展后引發的矛盾問題同時存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總結為:在我國現階段,“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依然薄弱,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深化改革開放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了我們保障和解決民生問題的根基。其次,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問題凸顯。當前,我國在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法司法等各領域都存在一些不同程度問題,部分群眾生活沒有根本性好轉。這些問題直接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處理不好,會影響到社會安定有序,甚至會使黨的執政根基受到動搖。再次,思想文化領域和黨建中的矛盾問題尖銳。當前,在思想文化領域,還存在一些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等現象。在黨建領域,一些干部領導工作作風不正,工作能力不強,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少數黨員干部為人民服務衣食淡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奢侈浪費現象突出。由此引發矛盾和沖突的風險加大,不及時解決,會嚴重影響黨的執政地位和形象。最后,腐敗問題頻繁發生。當前,個別領域消極腐敗現象頻頻發生,激起民憤,如任其發展,或反腐工作長期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都會嚴重影響國家的安定和長治久安。
以上這些困難和問題,實質上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當前人民群眾對我國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領域的期望,是一些亟待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
二、科學發展觀是胡錦濤解決民生問題的行動指南
以胡總書記為代表的黨中央在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進一步明確了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通過“繼續推動科學發展”來“促進社會和諧,繼續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為中華民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保障解決民生找到了新的出路,提供了全新范式。
1.科學發展觀為解決民生問題提供了根本價值取向——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以胡錦濤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領導集體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價值取向。胡總書記曾經指出:“我們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覀円Π褟V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興辦人民群眾希望辦的實事好事,使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成為不斷為民造福的過程,成為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的過程,……成為不斷保障人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權益的過程,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泵鞔_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睆纳鲜稣撌鲋锌梢钥闯?,保障和解決民生問題本身就是科學發展觀的題中之義和價值取向。科學發展觀處處閃爍著重視人、愛護人、關心人和解決人的問題的思想。
2.科學發展觀為解決民生問題提供了根本途徑——科學發展
解決民生問題的根本途徑在于科學發展。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指出:“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边@一論述,一方面強調了保障和關注民生在人及人類社會的解放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明確指出了民生的保障和實現的根本途徑是“生產物質生活本身”。而“生產物質生活本身”實質上就是發展,離開發展,人類的生存發展、“創造歷史”都無從談起。
新世紀,應當如何發展才能真正解決好民生呢?以胡錦濤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并要求把其全方位貫徹落實到社會主義事業中,要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把握好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全力以赴搞建設、謀發展,使得社會生產力不斷得到解放和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平發展”不斷實現,打牢“物質生產”這個前提,把解決民生問題落到實處,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3.科學發展觀為解決民生問題提供了基本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
科學發展觀最終落腳點是人,而現實人的發展的最終目標是自由而全面發展,自由發展、全面發展等理念正是科學發展觀所倡導的理念要求??茖W發展觀正是本著人的全面發展、協調發展、自由發展來進行的,正如黨的十八大報告所講“必須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實現發展的全面性;同時,“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實現發展的協調性;還要“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發展的可持續性。而由此可見,全面協調可持續不僅僅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學發展觀指導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
4.科學發展觀為解決民生問題提供了根本方法——統籌兼顧
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在發展中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統籌改革發展穩定……,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各方面利益關系,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這本身就是在解決民生問題,如果我們能在發展中切實做到這幾個統籌,就能有效化解許多矛盾,減少民生問題的產生。因此,統籌兼顧既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也是保障和解決民生的根本方法。
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解決民生問題的理想追求
在實現科學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達到一種什么樣的狀態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和解決好民生問題呢?以胡錦濤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社會建設理想,為解決新形勢下的民生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方向。
首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胡錦濤總書記在2005年中央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所要構建的是一個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根據這個總要求,從城鄉、區域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等九個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黨的十七大將這九個方面的目標任務從教育、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醫療、社會管理體系等六個方面進行了概括,并提出了具體要求和解決途徑。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深化和發展十七大的思想,將其進一步概括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創新人才培養水平明顯提高,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就業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縮小,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扶貧對象大幅減少。社會保障全民覆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住房保障體系基本形成,社會和諧穩定”。由此可以看出,我黨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始終圍繞著教育、就業等民生問題來進行,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來關注解決??梢赃@樣說,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終是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點工作和重要內容。
其次,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條件
“構建和諧社會的核心問題是解決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顧問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胡錦濤總書記也充分認識到當前諸多民生問題實質上都是由于群眾切身利益受損、不均衡導致的。因此,解決民生問題應該在社會建設中解決群眾切身利益的均衡上下功夫,最終才能帶來社會和諧。他指出: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與社會建設緊密相聯,必須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七大報告中強調:“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建設和諧社會。”十八大報告中進一步強調,“加強社會建設,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鉀Q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庇纱丝梢?,黨中央都相當關注群眾切身利益,把推進群眾切身利益向和諧方向發展,實現民生“五有”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來奮斗。把解決民生問題提到推進社會和諧的高度全面部署,明確了只有不斷解決好群眾的利益問題,才能使民生問題得以解決,也才能推動社會公平正義的發展,最終從根本上改善社會不和諧因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2-11-18(1-3).
[2]胡錦濤.努力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到新水平[J].求實,2009(1).
[3]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鄔旭東,施光躍.中國共產黨民生思想的歷史與現實考察[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9).
[6]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編.毛澤東思想基本著作選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