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兵霞
摘要:大學生作為意識形態領域發展的重點人群,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以否定改革、頌揚改良,美化帝國主義,否定中國共產黨等形式出現,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嚴重的消極影響。透過現象認識其本質,我們不難看到歷史虛無主義是一種反階級的歷史分析方法,是資產主義意識形態,同時也違背了我們全面、客觀分析問題的研究方法。因此,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引領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注重對大學生社會主義的自信心培養以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刻不容緩。
關鍵詞:歷史虛無主義;本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歷史虛無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思潮,是對社會和時代重大問題的反映,而“虛無主義”以歷史“虛無”的手段來達到其追求的特定目的,歷史虛無主義是“為了重新塑造歷史,而對現有的正確歷史認識和價值標準進行虛化和否定的社會思潮”[1],當前的社會背景下歷史虛無主義以重新反思歷史的名義影響大學生原有正確價值觀,達到否定我們社會主義道路的陰謀。
一、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及其本質
(一)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
1.否定革命,頌揚改良。歷史虛無主義宣稱“清朝雖然腐朽,但是這個形式仍有存在的意義,應該通過當時立憲派所主張的改良來逼著它慢慢的邁上現代化道路;而一下子痛快地把它改掉,……必然軍閥混戰”[2]。我們知道近代中國面臨著帝國主義、本國封建勢力和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他們各自代表本階級的利益,廣大的人民群眾急需擺脫這三重束縛,革命在當時具有其必然性和巨大的歷史作用。然而歷史虛無主義怪罪“革命是由少數的革命家制造出來的”,宣稱革命給社會帶來的只是災難,認為改良是我們國家應該選擇的正確道路。
2.美化帝國主義。比如“侵略有功”論,歷史虛無主義認為是帝國主義一聲炮響給我們國家帶來了近代文明,認為國家的要實現現代化應該遵從殖民國家的要求。又如有的人提倡“全面西化”,認為現代化就是西化,只有把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理念引入中國并加以普及,中國才能充分實現“世界化”、“現代化”和“全球化”。
3.否定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道路。首先歷史虛無主義借以“重新評判歷史”的名義,顛倒領袖人物形象,比如對毛澤東、魯迅等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人加以抹黑,本末倒置,大肆污蔑毛澤東“大搞個人主義”、“獨斷專權”。相反把慈禧、蔣介石、李鴻章等歷史反面人物描述為“歷史的悲劇英雄”。其次,歷史虛無主義否定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重要作用,“認為國民黨才是抗戰的主力,黨領導的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和基本路線,這些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系列錯誤的延續”,[3]從而否定我們的社會主義道路。
(二)歷史虛無主義的哲學實質
1.反階級的歷史分析方法。特定的階級代表特定階級的利益要求,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一文中指出:“以往的全部歷史,除原始狀態外,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因而每一時代的社會經濟結構形成現實基礎,每一個歷史時期的由法的設施和政治設施以及宗教的、哲學的和其他的觀念形式所構成的全部上層建筑,歸根到底都應由這個基礎來說明。”[4]只有牢牢把握這個基礎,用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觀念去分析我們的歷史和歷史事件產生的背景,我們才能正確的認識事物的本質,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歷史虛無主義否定革命,認為“依靠帝國主義就可以實現國家現代化”、“通過封建主義的改良慢慢實現現代化”的觀點的提出是否定階級的分析方法,其本質是以“客觀主義”的姿態掩飾特定的政治立場。
2.資產主義意識形態。“政治思想是社會思潮的核心,不同的政治思想隸屬于不同性質的社會意識形態”。[5]歷史虛無主義否定中國共產黨的功績、否定領袖人物,其最終目的是要消解人們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進而動搖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而達到其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我們國家的分化,最終實現“全面西化”的目的,使得我們國家成為西方國家的附庸。
3.違背全面、客觀的歷史研究方法。正確認識事物,把握事物發展規律要求我們掌握全面的材料,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著手對歷史的分析我們必須掌握全面的歷史材料,從歷史實際出發,分析歷史事件產生的原因。歷史虛無主義極力擴大英雄人物的負面影響而忽視其重大貢獻的做法違背了認識問題抓主要矛盾的分析方法,同時,歷史虛無主義往往斷章取義,“取其一點,不及其余”,甚至無端生事,大作翻案文章,用來歪曲歷史真相,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二、歷史虛無主義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影響
1.造成大學生歷史觀的混亂。歷史虛無主義對大學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其歷史知識的混亂。主要表現在對歷史歷史人物的評價和對當時社會性質的認識問題上,造成對歷史事實認識不清,顛倒是非的后果。其次,對歷史知識的錯位進而導致其對歷史事實的誤判。比如有的學生高度認同是帝國主義的侵略使得中國進入現代化成為可能,認為帝國主義的侵略有利于國家的發展。相反,則對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重大的社會歷史事件有部分同學則持否定的態度。
2.扭曲大學生價值觀。(1)消解民族意識,當代大學生生活在國家解放這樣安逸的社會環境中,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極大物質滿足,卻淡漠了民族榮譽感,缺乏對民族文化和民族發展歷史的了解,以至于歷史虛無主義乘虛而入,導致大學生對我們國家發展的歷史進程和歷史真相的認識產生偏差。(2)扭曲大學生是非評價標準。歷史虛無主義重評歷史,運用大學生獵奇的好奇心理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實“惡搞”、“譏笑”、“貶損”,顛倒是非,使得大學生是非曲直評價標準混亂。(3)急功近利的人生態度。虛無主義運用多種宣傳方式大肆宣揚資本主義制度的優勢,崇尚“金錢至上”、“貪圖享樂”,當代大學生受其潛移默化的影響,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滋生,只關心個人享受,不顧長遠利益和集體利益。
3.動搖大學生的政治信仰。首先,對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動搖。目前有部分學生認為我國應該實行指導思想的多元化,甚至有人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的謬誤。種種跡象表明部分大學生受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對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產生不堅定的信念。其次,對中國共產黨的不信任。歷史虛無主義“丑化”中國共產黨領袖人物,否認中國共產黨在抗戰過程中的重大作用的行徑,同時大學生對照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少數黨員干部貪污腐化的事實對號入座,使得大學生進一步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再次,對社會主義道路的不自信。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利用我國發展轉型期存在困難的機遇,通過各種傳播渠道宣稱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失敗論和過時論”,促成歷史虛無主義又一次蔓延,受外界思想的影響以及部分大學生由于價值觀尚不成熟、叛逆的性格特征使得其對社會主義道路及其不自信。
三、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影響的對策
1.發揮思想政治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實踐性的教育課程,首當其次是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前沿陣地,因此,我們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首先,要在相關課程中加強唯物史觀的教育,大學生對歷史知識呈現“碎片化”的趨勢,使得歷史虛無主義乘虛而入。因此,我們在加強歷史知識學習的同時要始終貫穿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以促使其能夠實事求是的認識和分析歷史問題。其次,注重對社會問題、社會思潮的解讀。歷史虛無主義引起大學生的關注是因為其相關理論符合大學生好奇的心理容易受其影響,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要增加社會問題、社會思潮專題講解,引導大學生對錯誤的社會思潮要堅決反對,以歷史事實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加強大學生對社會思潮的辨別能力。
2.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大學生價值觀。大學生受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主要是因為當前我國社會處于重大轉型時期,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導致其認同歷史虛無主義。因此,我們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礎,只有我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社會和國家發展的力量,有效的解決大學生面臨的教育、就業、住房等現實問題,最大化的實現社會的平等和公正,建成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本上讓大學生認識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消除歷史虛無主義錯誤認識的思想根源。
3.注重培養大學生對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信心。第一,培養大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信心。歷史虛無主義慣用斷章取義的手法來抹黑中國共產黨,作為大學生我們要學會全面客觀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方法,堅持矛盾分析法,認識到部分黨員其自身存在的問題和對社會的貢獻孰輕孰重,認識到存在問題的黨員干部是多數還是少數。近代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國家擺脫了帝國主義的侵略、解開了封建主義的束縛,廣大的人民群眾實現了自由;在黨的領導下我們進行了改革開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第二,堅信社會主義道路。“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凝聚著廣大人民群眾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是我們對國家富強和人民生活美好的向往和憧憬,在社會重大轉型時期我們不能自己亂了陣腳,要堅定社會主義道路信心,主動揭露歷史虛無主義表象背后分化我國的真實目的。
[參考文獻]
[1]姜強強.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4月.
[2]李澤厚.探尋語碎[M],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369.
[3]陳朝芳。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危害及對策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年3月.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9頁.
[5]陳朝芳。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危害及對策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5年3月.
[6]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正確看待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個不能否定”的重要論述.201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