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勇
摘要:培養選拔大批優秀年輕干部,始終是我們黨領導軍隊建設在不同歷史時期高度重視并常抓不懈的重大戰略任務。習近平從事關黨的事業薪火相傳、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事關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高度,提出要高度重視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確保軍隊各級領導班子始終充滿活力、后繼有人。同時在認真梳理歸納優秀年輕干部成長進步特點規律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要求,為他們健康成長提供了基本遵循。
關鍵詞:習近平;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
2016年3月13日,習近平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新跨越。講話中,習主席進一步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人才則是創新的核心要素,這就將培養造就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型軍事人才隊伍作為加快改革創新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新跨越的當務之急突出出來。其中,優秀年輕干部作為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的生力軍、接班人,基層一線具體建設者、急難險重任務的主要承擔者,其培養選拔的工作至關重要,事關黨的事業薪火相傳、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我們黨領導軍隊建設在任何歷史時期都要高度重視并常抓不懈的重大戰略任務。
習近平一脈相承、一以貫之的繼承和延續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關于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重要思想,并在此基礎上根據新的歷史特點和時代特征,在理論和實踐層面進行了豐富和發展,在數次會議和多次講話中就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重要意義、當前現實、特點規律、教育管理及年輕干部的自我約束和自我修養進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闡釋,初步形成了新形勢下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思想理論脈絡。
一、做好培養選拔年輕干部的工作要正確認識年輕干部的突出特點
習近平強調要正確認識年輕干部的特點,才能使工作有針對性,真正抓住當前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的要害。他在在中央黨校二〇一〇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指出:“干部隊伍建設正處于重要時期。‘七零后、‘八零后干部正在成長起來。現在在職的領導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大都學歷層次較高,專業知識較好,思想活躍,視野開闊,富有開拓精神,給黨和人民事業注入新的生機活力。同時也要看到,現在在職的領導干部相當一部分人沒有直接參與新中國成立以后進行的社會主義革命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許多人沒有‘文化大革命這樣嚴重挫折的親身經歷,更年輕一些的干部也沒有改革開放初期的工作經歷。由于缺乏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和艱苦復雜環境的考驗,一些干部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主要是:政治上理想信念不堅定,是非觀念模糊;思想上追求個人利益至上,違背黨的宗旨和紀律;組織上拉關系、找靠山、搞小圈子,個人凌駕于組織和群眾之上;工作上為了個人所謂政績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不惜勞民傷財;作風上丟掉了艱苦奮斗的傳統,圖享受、擺闊氣,嚴重脫離群眾;廉潔上對自己要求不嚴,用人民賦予的權力謀取私利,等等。”反映在部隊中高級年輕領導干部身上則突出表現為:“一些年輕同志缺乏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系統學習,缺乏對黨的優良傳統的深入了解,缺乏艱苦環境和復雜斗爭的鍛煉,對于黨指揮槍的極端重要性往往認識不足、認識不透。”
二、做好培養選拔年輕干部的工作要端正對待年輕干部的正確態度
進入新時期以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的年輕干部走上各級領導崗位,為黨和國家事業注入生機和活力。為了保持黨和國家事業的連續性,為了保持領導班子新老交替的穩定性,必須繼續源源不斷地、大量選拔年輕干部。
習近平認為樹立正確的培養觀是各級黨政班子和領導干部必須解決的問題,一定要牢固樹立“事業至上”的觀念,像老一輩革命家那樣,從全局和戰略的角度度出發來看待培養選拔接班人的問題。他在2013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強和改進后備干部工作,著眼黨和國家事業五到十年乃至更長遠的發展,完善政策制度,拓寬來源、優化結構,改進人選產生方式。這是我們肩上的一個重大政治責任。要認真落實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隊伍建設規劃,抓緊建立各級領導班子后備干部隊伍,特別是要選好一把手后備人選,使班子形成合理的梯次配備。”
習近平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站在為祖國未來負責的角度,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加強對青年工作的領導,認真研究新形勢下年輕干部的特點規律,為廣大青年成長成才、建功立業創造良好環境和目標,幫助和支持廣大青年在時代的舞臺上展現風采、發光發熱。號召全黨要不拘一格、慧眼識才,放手使用優秀青年人才,為他們奮勇創新、脫穎而出提供舞臺。而且要一以貫之,絲毫不能放松,“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近,我們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動員廣大青年為之奮斗。”
三、做好培養選拔年輕干部的工作要科學認識年輕干部成長的特有規律
干部成長是有規律的,年輕干部從參加工作到走向成熟,成長為黨和國家的中高級領導干部,需要經過必要的臺階、遞進式的歷練和培養。
“基層蹲苗”規律。干部“墩墩苗”沒有壞處,只有把基礎搞扎實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墩苗”是指中國農民在長期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一種苗期管理措施,其作用在于磨礪幼苗,促使植株在幼年期生長健壯,提高后期抗逆、抗倒伏能力。年輕干部培養選拔過程中,在事業開展的初期階段必要的鍛煉甚至“磨礪”可以說是挑戰期,更是機遇期,一旦在幼苗期經歷過了風霜雪雨的考驗,勢必會拓寬事業成長的空間,厚積而薄發,一步步成長為黨和國家需要的棟梁之才。
對于黨和國家需要的人才自身來說,“墩苗”更是長久之策。人才成長需要流動交流來增長才干,但是不能流動過于頻繁,無論從心性鍛煉、才干增長方面都是有害無利的,特別是對那些剛走出校門不久的青年學子,在基層實踐崗位上特別需要有一段相對的穩定期。這就是人生的“墩苗期”。如果能不人為地打斷其自然生長歷程,讓他們干熟悉且擅長的工作,使其沿著一定的發展軌跡生長,是對人才的有效栽培,所以“墩苗”應該成為干部人才培養選拔的良好機制。
“臺階鍛煉”規律。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強調優秀年輕干部培養不能唯臺階論,但必要的臺階也是要的,一步登天在現在這個時代是行不通的。對那些看得準、有潛力、有發展前途的年輕干部,要敢于給他們壓擔子,有計劃安排他們去經受鍛煉。鍛煉應該是多崗位、長時間,沒有預設晉升路線圖的,要讓年輕干部在實踐中“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習近平不僅指出了加強年輕干部實踐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指出實踐鍛煉更有利于提升年輕干部的黨性修養和實際能力。
他還要求各級黨委及組織部門必須注重在實踐中錘煉和檢驗年輕干部,培養年輕干部必須把基層鍛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早把有潛質、有闖勁的優秀年輕干部放到基層第一線,放到急難險重的崗位去歷練。這一點說是習近平自身的感悟也不為過,在尤里·塔夫羅夫斯基所著的《習近平:正圓中國夢》,對于習近平的成長軌跡是這樣描述的:
三十“而立”,整個縣(正定縣)治理得井井有條。
四十“不惑”,所領導的省(福建省)銳意改革。
五十“知天命”,應對逆境(臨危入主上海市),蓄力“騰飛”。
六十“耳順”,“明辨是非”,領導國家排除一切阻力,堅定不移向前發展。
習近平也正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從基層一線走上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崗位,為廣大年輕干部樹立了看得見的成長榜樣。
“超常提拔”規律。對年輕干部中確有真才實學、成熟較早的,也要敢于大膽破格使用,不能縮手縮腳。要敢于打破干部隱性壁壘,對經過長期考驗、基層經驗豐富、各方面比較成熟的優秀年輕干部,大膽放到重要和關鍵崗位使用;對不敢擔當、不愿作為、坐等提拔、熱衷于自我設計的干部能夠及時調整出去。認真總結競爭性選拔年輕干部工作的成效和經驗,深入了解不足和問題,研究進一步促進競爭性選拔年輕干部工作的措施和辦法,增強公開選拔工作的科學性,真正把德才素質好、工作實績突出、群眾公認度高、發展潛力大的優秀年輕干部提拔使用起來。“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培養選拔年輕干部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可以說大膽破格使用人才是習近平對于干部隊伍建設重視的一個突出表現,在正定期間,習近平起草、審定的《樹立新時期的用人觀點,廣招賢才的九條措施》中就明確指出要大膽啟用和廣泛接受“出身不好”、“社會關系復雜”、“曾當做‘資本主義典型批判至今仍不被重視的”各類人才,這在1983年那個風云初定的年代,破格使用人才的魄力可見一斑。
[參考文獻]
[1]王士彬、杜獻洲、安普忠.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新跨越[N].解放軍報,2016-03-14(1).
[2]總政治部.習近平關于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選編[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4.14.
[3]習近平.習近平致全國青聯十二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六大的賀信[N].解放軍報,2015-07-25(1).
[4]孫秀艷.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不斷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N].人民日報,2014-01-07(1).
[5]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05(2).
[6]尤里·塔夫羅夫斯基.習近平:正圓中國夢[N].學習時報,2016-01-18(3).
[7]李章軍.以改革創新精神做好培養選拔年輕干部工作[N].人民日報,2009-0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