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改榮
【摘要】小學語文教材中語文活動部分傳承著語文訓練的一貫思想,卻因其中滲透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的培養、訓練與鞏固更注重其活動形式。語文活動中訓練的主導思想和訓練方式靈活多樣,有利于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較為全面的提升。為達到這一目標,教者的設計和指導要縱觀全局,要充分研究、挖掘教材,注重活動準備環節的可操作性,便于學生明確目標和自主完成活動準備。活動前期的精心準備是語文活動現場良好表現的基礎,也是語文活動得到科學合理延伸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小學語文活動 靈活多樣 有效落實
小學語文教材中,“交流平臺”“口語交際”“展示臺”“綜合性學習”等都屬于語文活動范疇之內的部分。它們傳承著語文課一貫的訓練思想,但其活動形式和訓練方式卻又有別于一般的語文課,它要求將語文課中所學習到的知識、能力滲透和鞏固于活動中。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語文活動中必須要切實體現出“活”和“動”這兩個特點來。
首先,語文活動的主導思想要活,訓練的方式要活。
把語文活動當作一般的講授課或者閱讀課來完成,無疑是一種偷懶的應付行為,也是學生最不歡迎的,因為這種做法曲解了教材編排的初衷。
因此,教者必須要明確一點:語文活動要給學生更大的空間,更多的自主性,更多的自由度,而教者呢?只要把握住訓練所要落實的那個“點”即可。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口語交際“勸說”這一活動中,教者只要把握住“讓學生學會勸說”這一基本出發點,明確本次活動的目標,在此基礎上提出比較具體的要求即可。方式呢,就讓學生自己做主。為了展示自己勸說的效果,學生會選擇在情境中來勸說,自己創編一個小品片段:爸爸又一次吸煙,媽媽上前勸說卻無效,自己“出馬”,巧妙勸說取得成功。你會發現,一旦調動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的創造能力常常會出乎你的意料,這樣一來,學生的收獲其實就不僅僅是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了,同時,創編的能力,和同學合作能力,現場的表現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其實,這就是綜合能力的提升。
第二呢,就是“動”。語文活動想要真正落實,離不開老師和學生的“動”。
教者需要的“動”是縱觀全局的,要著重體現在對整個活動的設計和把握上。活動前,充分研究教材,挖掘本次活動訓練主旨,找出可以達成的訓練點,以及適合的落實方式;其次,要細致地布置下去,讓任務具有可操作性。其中的每個環節都要考慮周到,切忌大而化之,泛泛而論。比如,在進行五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這一單元時,學生要搜集整理哪些資料,課前做哪些簡單的小調查,才能在交流時有話可說呢?教者要提前想到具體的任務,比如-----調查家人最常采用的交流方式,簡單詢問采訪家人,他們最喜歡的聯系和交流方式,詢問他們喜歡的原因……這些準備并不復雜,但是如果事先不能預想到,在活動中就會“卡殼”,就會無物可言。另外,教者要盡可能多的考慮活動的方式,給學生做一些建議或者提示,讓學生準備的時候可以范圍更廣些,方式更多樣些。
學生的“動”,涉及的也很多。一是要根據教材要求和老師的提示、建議進行選擇和確定目標。比如在進行五年級上冊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走進漢字王國”時,有一個展示和交流的環節,其實那是單元學習后的一個總結性的展示,展示的形式不加限制,可以用文本形式,比如小組合作,完成一本關于漢字知識和趣味的小小的“書”,或者是一系列的圖片資料佐以文字說明的展示;也可以是一個關于語言類的文藝作品的展示:比如以小品的形式演一個漢字諧音故事,或者講一則因錯別字而鬧出的笑話,或者是一個號召大家認真學習漢字,嚴肅對待祖國語言文字的演講……選擇和確定之后,學生要進行更多的準備才能夠精彩展示,這要求他們自由組合式的合作,分工,具體而準確地完成。比如要完成那個關于漢字知識和趣味的小冊子,就需要有一個整體策劃,接下來進行內容搜集選編、分布,文字整理謄抄,插圖繪畫,封面設計等等一系列的付出。這些“動”才是這一語文活動真正的目的,也是這次語文活動最為精華的部分。學生在這一實際付出中,收獲的東西有些是有形的,比如最后呈現給我們的那本小冊子,更多的東西卻是無形的----自由組合時的合作,搜集內容和整理時的判斷、協商,認真完成時的那種精細操作,完成后的成功喜悅之感……如果沒有動起來,沒有真正的付出,且不說展示時無物可展示,又從何處獲得這許多只有付出之后才有的真切感受呢?什么是鍛煉?什么是落實?什么是體驗?什么是合作?我想這就是了。
前期的準備是隱形的“動”,但卻是展示不可缺少的基礎。而展示時的“動”主要體現在學生現場的表現力----儀表和肢體語言、言語表達、語言及情緒的感染力、和同學的互動力等等。這時候,教者只要事先安排妥當,便幾乎可以以一個觀眾的身份出現。在這整體安排中,讓能力較好的學生來負責現場秩序的操控,(相當于一個主持人),這樣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展示并不是結束,要想達到真正的整體訓練和提升,后邊的“動”也不可輕視。展示之后的交流和評議,此其一也。在整個活動的參與中,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感悟?展示過程中,誰給你以最深的印象?為什么?按照這樣的提示,讓學生大膽交流,做個口頭總結。其二是拓展和延伸---以本次活動為素材,讓學生完成一次小練筆,認真反思自己在活動中的得失,做到真正有收獲。
語文活動想要真正落實到位,就一定要從“活”和“動”兩個方面來認真對待。我相信,長此以往,堅持認真訓練,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一定會得到有效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