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亂象】
廣濟藥業定增案遭否
湖北廣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000952)3月22日召開股東大會。出席的股東(代理人)共 94 人,代表的股份占公司有表決權總股份的 36.3656%。其中,出席現場會議的股東(代理人)共 1 人,股份占公司有表決權總股份的 16.1619%;通過網絡投票的股東(代理人)共 93 人(均持股5%以下),股份占公司有表決權總股份的 20.2037%。《關于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的議案》等定增議案被否決。
廣濟藥業于2015年8月24日公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公司擬以11.20元/股向第一大股東湖北省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湖北省屬國企)及其控制的長江經濟帶(湖北)產業并購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發行不超過4910.71萬股,募集不超過5.5億元,其中3億元用于償還長期借款。本次增發完成后,長投集團及長江并購基金合并持有公司 29.54%的股份。
編輯點評:
中小股東通過網絡投票否決向大股東的定增,富有警示意義:定增方案的公平性及合理性、投資者關系管理是否到位等。
博元退市
3月2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珠海市博元投資股份有限公司(*ST博元)股票終止上市。*ST博元是中國證監會2014年《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實施后,證券市場首家因觸及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情形被終止上市的公司。
上交所稱決定*ST博元退市的主要依據是:“(一)根據中國證監會行政調查情況,公司違法行為十分嚴重。經證監會調查,公司違法行為十分嚴重。從目的上看,公司為掩蓋股改業績承諾資金未真實履行到位的事實,偽造銀行承兌匯票,導致其2011年年報虛增銀行存款、股東權益3.8億余元;從手段上看,公司2011至2014年多次偽造銀行承兌匯票,并虛構票據貼現、置換交易,且多次使用虛假銀行進賬單和虛假銀行承兌匯票入賬;從金額上看,2011年至2014年,公司在其相關定期報告中虛增資產、負債、收入和利潤,金額巨大;從后果上看,公司2010年年報披露的凈資產為-3.62億元,追溯調整后,2010年至2013年連續4個會計年度凈資產均為負值。上述違法事實已由中國證監會通過新聞發布會方式對外公布,公司也因上述違法事實被依法移送公安機關。(二)對公司股票實施終止上市符合中國證監會《退市意見》及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所規定的相關程序和要求。”
證監會《退市意見》第十七條規定,強制退市公司股票應當統一在股轉系統掛牌轉讓。就*ST博元因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給投資者造成的損失,投資者可以自己受到虛假陳述侵害為由,對*ST博元提起民事賠償訴訟。
編輯點評:
自作孽不可活。能否成為消滅退市“不死鳥”、資本市場進化的里程碑事件?
【新思維】
公司治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公司治理并無標準、完美的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且“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公司治理需要積極實踐,不斷的優化。這是《董事會》研究員嚴學鋒為四川省交通廳講授公司治理時發表的觀點。3月18日,嚴學鋒應邀講解中國公司治理實踐,剖析了當今中國公司治理的典型案例及趨勢,如央企改革先鋒中國建材集團、混合所有制企業萬科從職業經理人制度升級合伙人制、民營上市公司美的集團的合伙制、娃哈哈集團的集權管理、騰訊的大股東開明加核心創始人發揮關鍵作用、李寧公司大股東兼董事長李寧甩手過度等。
華為業績強勁增長背后
華為公司3月31日公布2015年報: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3950億元,同比增長37%;凈利潤369億元,增長33%。2011-2015年,銷售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18%,營業利潤年復合增長率25%。
年報稱,華為有17萬多名員工,“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持續改善公司治理架構、組織、流程和考核,使公司長期保持有效增長”。
據年報,華為是100%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股東為華為工會和任正非。公司通過工會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員工持股參與人數為79,563人(截至2015年底),“員工持股計劃將公司的長遠發展和個人貢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長遠的共同奮斗、分享機制”。截至2015年底,任正非的總出資相當于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1.4%。
華為董事會共17人,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輪值CEO制度,輪值CEO在輪值期間作為公司經營管理以及危機管理的最高負責人。孫亞芳1999年至今任董事長,創始人任正非1988年公司成立至今任總裁,任正非之女孟晚舟1993年加入華為,現為CFO。任正非表示,自己的家人永遠不會進入接班人序列:“公司不是我個人的,因此接班人不是我說了算,而是大家說了算。創業之初,我是自視自己能力不行,才選擇了任人唯賢,如果不是這樣,也許早些年公司就被歷史淘汰了。現在公司這么大了,不會再倒回去選擇用人唯親。由于公司是集體領導,許多成功的事,大家不知道帽子該戴在誰的頭上,就摁到我的頭上了。”
編輯點評:
強力員工持股、任人唯賢、持續改善治理——艷羨華為業績的企業,該多學學背后的公司治理?
四川推專職外部董事
四川省3月24日出臺《關于深化省屬國有企業董事會改革建立專職外部董事隊伍的意見》。省屬國有企業建立專職外部董事隊伍,堅持深化改革,兼顧積極穩妥,先選擇有代表性的企業開展試點,積累經驗,再逐步推開。
(一)身份“專職”。專職外部董事受委派到出資企業專門擔任外部董事職務,每名專職外部董事服務2—3戶企業,不得在其他出資企業和出資企業以外的其他單位任職。
(二)能力“專業”。專職外部董事應在法律、財務、金融、生產經營、戰略管理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豐富的實踐經驗,對專職外部董事崗位職能職責認識深刻,對現代公司治理要求把握準確。
(三)履職“專管”。專職外部董事作為出資人代表,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選派、聘任、發放薪酬,并由專門機構進行管理,與任職企業無聘用關系,不在任職企業領取任何薪酬。
(四)職責“專用”。專職外部董事是一支由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遴選、培養和管理的專門隊伍,主要履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發揮在董事會中優化決策和監督制衡的作用,不承擔任職企業其他崗位職責。
履職能力突出的專職外部董事,可按有關規定和程序轉任企業其他領導職務,也可推薦給企業董事會,由企業市場化選聘為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專職外部董事薪酬總體水平參照省屬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平均水平。
編輯點評:
促進外部董事隊伍專職化,建立一支代表國有股權的優秀專職董事隊伍,有利于激勵約束機制到位,進一步健全公司治理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