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育真
摘要:指出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是環境監測工作的價值所在,也是各級環境監測站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近年來,我國監測站標準化建設工作進展順利,卓有成效,監測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快速提升。分析了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現狀,針對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措施,以促進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
關鍵詞:環境監測;環境保護;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8-0092-02
1.引言
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環境保護和治理成為全民關注的問題。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是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的基本要求,不過,目前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還存在很多制約因素,對此有必要展開研究,以順利推進環境監測工作的完成,提高環保治理成效。
2.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現狀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是指在環境監測的全過程中,相關人員為保證各種數據和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可靠性等所實施的全部活動或措施,主要包括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改進以及質量監督等。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是環境監測工作的核心。目前,我國形成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的4級環境監測體系,具備較高的環境監測能力,并在飲用水、重金屬、放射源、空氣污染和有機廢氣監測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盡管如此,我國各個地區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并不理想,表面上看已經按照《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定》、《實驗室資質評審準則》開展工作,實際上在監測點位布設、現場采樣、數據統計、數據分析等方面仍不規范,不符合實際工作要求,分析結果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3.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環境監測工作攸關企業發展、經濟發展以及廣大人民的生命安全。目前我國各個地區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監測設備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應急監測設備不能完全發揮作用;監測標準更新不及時,監測方法過于落后,后續的實際監測工作管理較為松懈;環境監測質量監管的意識不強,很多地區的環境監測部門并沒有落實質量監管責任,環境監測的質量管理工作沒有發揮出實效;大部分質量管理文件涉及到質量管理策劃、質量控制,但是對質量管理工作的改進、質量監督涉及較少;環境監測管理的考評機制不合理,考評體系不完善,并沒有嚴格劃分環境監測管理工作的具體標準;測試人員素質偏低,基礎理論、技術水平以及工作經驗與實際工作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4.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措施探析
4.1健全環境質量管理體系
環境監測內容繁多、范圍廣泛,是一項全面、系統、嚴謹的工程,所以應該采用系統論方法,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以保證有法可依、有規可循,切實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為此,首先要增強監測人員的質量管理意識,使他們端正工作態度,把質量管理的內容充分融入實際操作中,嚴格按照法律法規、技術標準以及質量管理體系文件開展質量控制工作,確保監測結果的精準性和完整性;其次,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制定全過程質量管理的工作規劃,并在工作中具體落實,確保管理程序化、技術規范化、監測自動化;另外,要實行內部控制與外部監督相結合,強化質量監督管理,建立環境監測質量責任制,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并針對履行職責的結果實施相應的獎懲。
4.2做好環境監測認證考核
完善環境質量管理的認證考評機制是落實各項監測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相關部門要完善環境監測站計量認證強制考評機制,以此推動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順利運行,如此一來,監測站的全部工作都被納入到質量管理體系中,監測人員責任明晰,有據可查,監測過程相互制約,數據傳遞規范有序,監測質量管理貫穿在整修工程之中。同時,上級監測部門要從實際出發,建立一套科學的、可量化的考評體系,以考核監測站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確保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4.3改善環境監測儀器設備
環境監測工作的專業性、科學性較強,要想進一步提高環境監測水平,必須根據技術發展和實際需要,改善環境監測設備。各級環保部門要盡可能爭取地方財政部門的支持,把環境監測站的經費開支納入同級財政年度的經費預算中。增加資金投入。同時,充分了解市場,根據儀器市場的發展趨勢和環境監測的實際情況,完善購置儀器的調研、審批手續,系統地購買相應的儀器設備,進行儀器沒備的升級,以進一步提升環境監測技術裝備水平。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儀器設備的維護和維修.核對和捌試儀器的靈敏度,并不斷改進環境監測技術,加強監測人員運用和掌握先進技術設備的能力,最大化發揮儀器設備的功用,使我國的環境監測更加標準化和同際化。
4.4提高工作人員專業水平
環境監測部門要立足于環保工作的發展,制定各自的長遠目標,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首先,要制定相應的人才引進汁劃,補充專業對口的技術人員,擴充環境監測人員的隊伍,使監測隊伍成為一支高素質的、有戰斗力的團隊;其次,要設立人才培訓的機制,落實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提高監測人員的責任心,增強監測人員的質量控制意識,不斷提升環境監測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同時,要求技術人員以能力建設為基礎,充分了解監測技術的前沿科技動態,不斷更新環境監測手段,積極改進監測的技術方法,提高自身的監測能力和技術水平。把質量管理工作滲透到每一個工作環節,實現科學技術規范化、監測方式多元化、信息資源網絡化。
4.5加強環境監測數據管理
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的“生命線”,加強監測數據管理是確保監測質量的關鍵。為此,應根據不同污染的監測內容,嚴格遵循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合理確定監測項目,科學制定監測方案,以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標準性和可靠性。在監測過程中,必須認真核實使用儀器的檢測情況,確保監測的規范性和監測的時效性,仔細確認數據的原始性、數據的合理性、信息的完整性等,監測人員要善于分析和總結數據產生偏差的原因及影響,在監測的各個環節消除數據誤差,確保監測數據得到有效控制,以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環境保護提供完整的數據支持。
4.6落實環境監測監督檢查
要想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環保部門以及環境監察機構的相關工作人員必須端正環境質量臨管的態度,對環境監測質量提高認識,明確其重要性.承擔起質量監管的責任,從而保證各項工作的規范性、有效性。相關部門要完善管理體制和法律機制.進一步落實責任追究制,確保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責任到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對于不予重視、領導不力,結果造成監測站出現重大質量事故的行政主管領導,對于人為干涉、修改監測數據的授意者和實施者,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觸犯刑法的,應追究刑事責任。
5.結語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合理與否,對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環境質量水平的提升等都會產生重要影響。環境監測是一項繁重、嚴謹的工作,也是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復雜工程,環境監測部門必須在實踐和操作中不斷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最大限度提升環境監測水平,以確保環境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