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農產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構建供銷電商經營體系服務現代農業發展
河北省農產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以大宗農產品交易、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經營性與公益性兼顧的第三方交易平臺。自成立以來,其始終堅持為農服務宗旨,積極創新經營服務方式,通過搭建“農交匯”電商平臺,努力探索網上交易、終端配送一體化經營的商業模式。不僅打造了系統上下貫通、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電商平臺,也促進了當地農產品流通和現代農業發展。

河北省農產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是河北省供銷合作社的全資企業。由公司負責運營的“農交匯”電商平臺2013年6月正式上線,主要功能設計是以大宗農產品交易、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經營性與公益性兼顧的第三方交易平臺。按照中發〔2015〕11號文件和全國總社關于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的工作部署,在河北省供銷合作社的正確領導、大力支持下,公司始終堅持為農服務宗旨,積極創新經營服務方式,努力探索網上交易、終端配送一體化經營的商業模式,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穩步增長,逐步形成促進農產品流通、帶動農民增收的電商經營體系。
第一,科學謀劃業務發展的突破口。經過不斷改進完善,公司目前設置了大宗農產品交易(現貨即期)、現貨交易、視頻展銷、招標拍賣等多個業務板塊。根據業務板塊開發及實現盈利的難易程度,先易后難、分步啟動,首先上線了大宗交易業務,把提高公信力作為立足點,不斷完善交易規則,培育市場品牌,贏得了廣大交易商的信賴和好評,很快實現了盈利,社會影響也在不斷擴大。
第二,因地制宜探索能夠發揮自身優勢的業務模式。為引領帶動地方供銷合作社加快發展電子商務,自主開發了能夠發揮供銷合作社系統優勢、線上線下有效結合的現貨交易O2O模式。一方面,與地方供銷合作社合作,設立市、縣分中心,為其設置自主管控、維護的頁面,獨立展示、銷售當地名優特農副產品、民俗產品;另一方面,發展鄉村服務站,培養農村電商“能人”“帶頭人”,組織農民、市場主體進行農產品聯銷、農資團購、日用消費品團購。這既促進了上下聯合合作,又有效拓展了農村電子商務市場。
第三,強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創新。通過讓利放權、寬進嚴管,吸引社會涉農產品的生產商、采購商、倉儲商、交易商、物流商等積極參與,合作共贏。把供銷合作社的組織優勢、品牌優勢和民營企業的市場開拓優勢有效結合起來,正確處理參與各方的利益關系。目前已發展法人會員服務中心4211個、交易商會員40491個,覆蓋了全國絕大部分省份,也為開拓現貨實物交收業務奠定了堅實的客戶基礎。
第四,積極與“供銷e家”電子商務平臺對接。認真落實河北省供銷合作社與中國供銷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的合作框架協議,積極與“供銷e家”協商,共同整合河北省供銷合作社系統的四大流通網絡體系,逐步拓展農副產品及涉農產品產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增加包括金融及物流運輸在內的一系列增值服務。
第五,努力培養團結奮進的員工隊伍。大力實施“以人為本、人才興企”發展戰略,在注重發現、培養現有內部人才及提高人才隊伍素質的同時,根據企業發展所需,大膽引進外部人才,優化團隊的知識結構、專業結構、年齡結構,培養志同道合、敬業奉獻、開拓進取的員工團隊。
第一,農產品交易額和平臺經營業績快速穩步提升。交易平臺上線運營以來,交易額持續上升,有效宣傳推介了21個河北特色農產品,《經濟日報》以“好果品賣到全國去”進行了宣傳報道,深州黃冠梨、安平白山藥、遷西板栗等上線交易后,銷售、出庫量顯著上升,促進了實物交收和線下交易。目前,交易平臺已躍居全國同類農產品交易場所第三、河北省第一,不僅自身正常運營、實現盈利,還向河北省供銷合作社上交了股東分紅。

第二,打造了系統上下貫通、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電商平臺。立足供銷合作社系統特點和工作實際,現貨交易模式解決了一家一戶單獨網上購銷缺乏手段、配送難及成本高的問題;解決了各市、縣供銷合作社單獨建平臺投資大、運營維護成本高、人才缺、資源浪費的問題,初步形成了全省供銷合作社共同做電商的品牌效應、規模效應。該模式上線運營9個多月來,已開通市、縣級分中心70個、村級服務站2500多個,培訓農村電商“帶頭人”1.5萬人次,實現農產品、農資和日用消費品訂購、預訂、團購6000多萬元,正帶動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流通方式由“扁擔”到“鼠標”的轉變。
第三,促進了當地農產品流通和現代農業發展。視頻展銷為全省64個名特優農產品進行著全天候、無地域界限的免費宣傳,目前正在改版為網上現代農業展銷會;增加河北名特優農產品、民俗產品的傳說、典故欄目,進行大力宣傳;分中心名錄不搞競價排名,以河北版圖和滾動展出的方式,讓各分中心得到均等展示。
公司運營三年多來,已成為省政府實施“三個一百”領軍企業工程中的“百家現代服務業”企業之一、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中國供銷電商發展聯盟副理事長單位。下一步,公司要積極融入“供銷e家”麾下,與全國各地供銷合作社及社會眾多的農產品和涉農產品供應商、采購商、物流商等廣泛開展多形式、全方位的聯合合作,把“農交匯”平臺打造成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全國知名電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