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琛
企業準入單一窗口、注冊資本認繳制、先照后證、集中登記、簡易注銷……在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上海自貿區在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的諸多試點,激發出境內外投資者的熱情。
截至今年4月底,累計新設企業3.5萬家,其中新設外資企業超過5500家,新設外資企業的平均注冊資本(1500萬美元) 接近內資企業 (5000萬元) 的2倍。擴區一年來,全市近一半外資企業落戶在自貿區,新設外資企業數占比從自貿區掛牌初期的5%上升到近一年來的20%。這些數字足以說明各類市場主體對上海自貿區的認同度正不斷提高。
『先照后證』登記制
除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的企業登記前置許可事項外,試驗區企業向工商部門申請營業執照后即可從事一般生產經營活動。如企業需從事許可經營項目的,可具體分為兩種情況:經營項目屬于企業登記前置許可事項的,在取得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后向工商部門申領營業執照。其他經營項目,則需在領取營業執照后向主管部門申請辦理相關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然后才能開展該項目經營活動。
意義:“先照后證”登記制的試行將幫助企業先獲得主體資格,再憑營業執照申請營業資格,有效解決長久以來困擾企業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該舉措將有利于企業降低市場準入成本,破解“審批難”的困局,推動各部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
除法律、行政法規對公司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另有規定的外,其他公司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試行認繳登記制后,工商部門登記公司注冊資本,不登記公司實收資本。除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對特定行業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外,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500萬元的規定;并不再限制首次出資額及比例、貨幣出資比例、出資期限。
意義:在試驗區內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由企業股東對認繳出資自行約定,不再受最低注冊資本限額、貨幣出資比例規定以及出資期限等規條約束,實現了投資者“一元”注冊資本設立公司的愿望,進一步降低了準入門檻,為創業初期處于融資困境中的企業有效松綁,體現了工商登記改革“寬進”的理念。
外商投資廣告企業項目備案制
作為一次轉變管理模式的有益嘗試,上海市工商局出臺的《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將試行外商投資企業廣告企業項目備案制,全面放開外商投資廣告企業的準入限制,對申請經營廣告業務的外商投資企業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取消對投資方主體資格、廣告經營業績的條件限制,取消投資方成立和運營的年限要求、取消外商投資廣告企業設立分支機構在注冊資本和廣告業績方面的要求。在辦理時,將試驗區內外商投資廣告企業的項目審批和設立分支機構的審批改為備案制。
意義:借鑒國際通行規則,對外商投資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是建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自貿試驗區的一項重要試驗內容。《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已不再將外商投資廣告企業作為禁止或限制的行業,因此取消對外商投資廣告企業的限制是大勢所趨。
企業準入單一窗口
“企業準入單一窗口”是指由工商部門統一接收工商、試驗區管委會(即經授權的外資審批或備案部門)、質監和稅務部門的申請材料,通過部門間內部流轉完成審批或備案流程,再由單一受理窗口統一向申請人發放各類審批結果文書或證照。企業可通過中國上海門戶網站(www.shanghai.gov.cn)或在試驗區綜合服務大廳提交申請,各相關職能部門對登記申請進行審查,其中工商部門在3個工作日做出登記決定。質監、稅務部門自工商部門做出核準決定之日起1個工作日核發證照。內資企業及屬于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列表(負面清單)外的外商投資企業可在4個工作日內領取到包括營業執照、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等在內的各類證照。
意義:方便試驗區申請對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實現了登記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