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官員讀書:要以思想自覺引領行動自覺
文_本刊記者

2016年2月3日下午,合肥市2015年“十大書香機關(guān)”“十大書香企業(yè)”“十大書香家庭”“十大讀書之星”頒獎儀式在市政務中心舉行。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成為當天的大贏家:該法院被評為“書香機關(guān)”,研究室趙晨還榮獲“讀書之星”稱號。
合肥市全民閱讀活動組委會辦公室工作人員夏冬波告訴本刊記者,此次活動由合肥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牽頭,市直機關(guān)工委等12家單位聯(lián)辦,自2014年啟動以來,活動已成功舉辦兩屆,今年還將繼續(xù)開展下去。
據(jù)悉,去年全民閱讀活動內(nèi)容豐富,市級主題活動共舉辦20項,各縣市區(qū)共舉辦120項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參與人數(shù)高達數(shù)十萬人次,有效地促進了廣大市民特別是黨員干部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正是因為他們不讀書,才導致他們的思想覺悟低下,只關(guān)心個人得失,只顧自己享樂,卻忘了身上的責任,看不到群眾的疾苦,更忘了對黨紀國法的敬畏,看不到貪污腐敗的悲慘下場。
毫無疑問,作為黨政干部,必須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只有多讀書,才能開闊眼界,拓展思維,才能更好地勝任工作,更高效地為民辦事。然而,我們從新聞報道中,卻看到了大量不讀書的官員,尤其是因貪腐落馬的官員,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讀書。“偌大的豪宅里,卻遍尋不見一本書。”這是廣東省紀委辦案人員對深圳原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蔣尊玉印象最深的一點。辦案人員對蔣宅進行搜查時發(fā)現(xiàn),作為一名正廳級領導干部,蔣尊玉家中書柜里擺放的不是圖書,而是名貴煙酒、玉器、字畫等,放在床頭的唯一一本書刊還是“少兒不宜”的淫穢色情讀物。
還有許多貪腐官員落馬后,在反思自己是如何落到今天這個下場時,也都不忘提一句:放松了學習。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說,自己本應該為中國夢多做貢獻,但是因為“放松了自己的學習,放松了思想上的警惕”,所以才走上了犯罪道路;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fā)科“晚年放松了學習,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出現(xiàn)了問題,導致了思想滑坡,黨紀、法紀標準降低失守”;金華市原副市長朱福林是學者出身,原本身上還有一些書卷氣,教育別人時常講“情懷”,然而當上領導后,他卻把“情懷”丟到了一邊,“覺得政治學習都是一些陳舊的大道理,與時代脫節(jié),所以完全放松了對世界觀的改造”……
對于落馬官員大同小異的“懺悔”,很多人認為這是他們在作秀。但是,不讀書的害處卻是顯而易見的,正是因為他們不讀書,才導致他們的思想覺悟低下,只關(guān)心個人得失,只顧自己享樂,卻忘了身上的責任,看不到群眾的疾苦,更忘了對黨紀國法的敬畏,看不到貪污腐敗的悲慘下場。
夏冬波對本刊記者說:“坦誠地講,公務員的各種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學習不夠。開展‘書香機關(guān)’的評選活動,也正是希望通過評選調(diào)動起黨員干部讀書的熱情。”而合肥中院能夠獲評“書香機關(guān)”,也與該院堅持“以文育人、文化興院”有關(guān)。近年來,合肥中院大力推進“學習型法院、學者型法官”建設,以打造高素質(zhì)法官隊伍為根本,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營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
很多官員其實并不是沒有時間,而是從思想上就不重視,認為讀書無用,內(nèi)心根本就沒有讀書的想法。
對于這個問題,很多官員都喜歡用“工作忙,沒有時間”來解釋,以至于“不讀書”成了一個“光榮的缺點”——不是我不想讀書,而是我為了工作,犧牲了自己讀書的時間。這個理由多么動聽啊!但實際上呢?這些沒時間讀書的人,卻往往有時間出入各種娛樂會所,喝酒、唱歌、打牌,忙得不亦樂乎。
上中學時,我們都學過《孫權(quán)勸學》一文,說的是三國時期,吳國將軍呂蒙以“軍中多務”為由不讀書。孫權(quán)卻表示,并不是要你學成博士,不過是多瀏覽涉獵,了解歷史罷了,“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呂蒙這才開始學習。后來,魯肅與呂蒙交流時,大贊其“非復吳下阿蒙”。宋朝的大文豪歐陽修說:“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歐陽修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勤奮寫作,最后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反觀現(xiàn)在,一些官員卻說自己沒時間讀書,難道不可笑嗎?
對此,夏冬波一針見血地指出,很多干部其實并不是沒有時間,而是從思想上就不重視,認為讀書無用,內(nèi)心根本就沒有讀書的想法。
當然,并不是所有黨員干部都不讀書,實際上,喜好讀書的公職人員也有不少。福州鼓屏路的曉風書屋可謂是福州市的一座“文化地標”,本刊記者曾經(jīng)出差福州,還專程拜訪過該書店。在電商沖擊下,鼓屏路曉風書屋能夠至今存續(xù),和福建官員喜愛讀書不無關(guān)系。曉風書屋的讀者群中,大部分為政府工作人員和高校老師。據(jù)曉風書屋創(chuàng)始人許志強介紹,福建省原副省長汪毅夫經(jīng)常光顧鼓屏店,長樂、福清等地的市長一來曉風書屋,甚至會買好幾千元的書,此外,福建省農(nóng)業(yè)廳對該書店也很支持。而今年年初,本刊記者還在南京的先鋒書店偶遇了正在書店購書的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先鋒書店工作人員介紹說,項先生很愛讀書,是書店的老朋友。
現(xiàn)供職于江蘇常州市發(fā)改委的周二中也是一位很愛讀書的官員,其父生前是小學校長,極好讀書。受父親的影響,周二中自小就對書本有著濃厚的興趣。時間一長,量變成質(zhì)變,所看所學的東西就成了自己成長的營養(yǎng),一輩子受用。他說:“讀書人的精神是純潔的,在生活與工作中,他自會取舍,他知道哪些是人生最重要的東西,而哪些可以放下。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對你是無用的,而讀書是你辨別有用與無用的一個途徑。”
當然,從世俗的角度來說,讀書也是有用的。還是以周二中為例,他從最初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教師到縣政府機關(guān)當公務員,直到后來出省考到蘇南工作,這些其實都是得益于讀書。說讀書無用,那是大錯特錯的,這只能說明你讀錯了書,或者是讀而未用。
在周二中看來,現(xiàn)在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都上了一個大臺階,但我們更要注重讀書。“耕而廢讀,禮儀遂亡。”禮儀若失,我們又怎么能尊貴得起來呢?“除卻讀書都讓人”,這是清代一位官員的話,今天的為官者如果也能做到這樣,想必也就少了一些“因嫌官帽小,致使枷鎖扛”的傷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