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唐軍全
攸縣:加強農村“三資”管理,推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文_唐軍全
農村資產、資源、資金歷來是廣大農民群眾十分關注的熱點、焦點,也是農村基層干部違法違紀問題的易發多發部位。近年來,湖南攸縣針對“三資”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創新機制為動力,以規范管理為手段,以服務經濟為目的,不斷加強監管,從源頭上有效遏制了村級財務混亂、經濟合同不規范、集體資產流失等現象,預防了腐敗問題的發生,有力推進了農村黨風廉政建設。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從制度入手,從規范抓起,為村級資金使用、資產經營、資源處置織好“籠子”,減少工作中的主觀性、隨意性和盲目性。
統一流程,避免主觀性。村級資金管理從票據、申報到審批、公示;村級資產資源經營(處置)從方案擬定、資產評估到審議批準、招標實施;村級工程(采購)從項目申報、項目審批到項目招標、項目實施、項目獎補等等,都制定了系統、周詳、嚴密的流程圖。凡未按規定流程進行操作的一切項目,鄉鎮“三資辦”均有權不予給付,并嚴格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統一標準,避免隨意性。堅持“減少彈性、量化指標”的原則,明確規定村(社區)日常開支備用金最高不超過5000元。所有支出項目5000元以下由村主任審批、支部書記審閱,5000元以上需經村支兩委成員共同研究再提交村監委會主任審查,1萬元以上需事先由村支兩委和村務監督委員會共同研究同意,20萬元以上需事先提請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資產資源經營處置1萬元以下,需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招標,報鄉鎮“三資辦”備案;1萬元至10萬元須經村支兩委和村務監督委員會審議通過,在村級項目招(投)標管理小組指導下實施;10萬元以上必須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形成決議,再經鄉鎮黨委、政府批準后實施。項目工程概算10萬元以上或年度累計工程達20萬元以上須呈報鄉鎮黨政聯席會議審議通過后再予以審批;工程概算50萬元以上的項目必須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形成決議。
統一文本,避免盲目性。由縣鄉兩級有關部門負責指導全面規范合同簽訂,對村級采購、村級工程建設施工、村級借貸、村級集體房屋租賃、村級集體資源承包(租賃)、村級土(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等統一制定合同藍本,并要求上報鄉鎮“三資辦”存檔備案,從而進一步明確了雙方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堵塞了合同文本漏洞,保障了集體資產收益,杜絕了集體資源的流失。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拿出來曬一曬,就會少一些霉變,多一些干凈成分,少一些水分,多一些干爽。在村級“三資”管理中,我們突出以“公開”為重點,增強管理的透明度和班子的公信力。
列“菜單”,公開計劃。按照“四議兩公開”原則,所有村(社區)每個年度、每個季度需要購置些什么固定資產,準備興辦什么企業或者準備開發什么資源,集體有多少收入,收益如何分配等等,均要求年初列出“菜單”,制訂詳細的計劃表,并向村民公布,以征求大家意見。
列“清單”,公開招標。所有村級資產資源的經營處置都要列出“清單” ,明確其名稱、數量、用途、方式、價格等內容,在7天前進行公告。凡是工程(采購)造價在3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項目,均需所在鄉鎮項目管理小組監督指導實施公開招標;50萬元以項目,上在縣招投標中心公開招標,對嚴格按照三資管理辦法規范操作的村級工程項目,經驗收合格,均可享受獎勵補貼。
列“詳單”,公開收支。對于上級財政轉移支付、一事一議籌資、土地補償、民政資金、村組黨員干部補助及獎勵、村級辦公經費、現金及銀行存款、村級債權債務等23類財務收支狀況,要求逐一列出明細“詳單”, 做到每一分錢都能“收有來源,支有出處”。對公開中群眾提出的意見和問題,村支部、村委會負責人及時給予解答和解決。用好“板子”,強化“三資”管理責任性
強化基層黨委主體責任。攸縣有關部門專門出臺農村三資管理考核辦法,將“三資”管理納入了鄉鎮(街道)4+4重點工作季度考核“一票否決”范圍;定期下發工作通報,按季考核排名;加大權重,將考核結果作為鄉鎮(街道)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考核的重要內容,與單位評先評優、主要領導提拔使用掛鉤,增強了各鄉鎮(街道)抓好“三資”規范化管理的責任感和嚴肅性。
強化基層紀委監督責任。針對一些基層紀委工作人員不愿擔當、怕得罪人的思想,一方面將“三資”管理監督工作納入鄉鎮紀檢監察業務工作考核范圍,做到與基層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相結合,與鄉鎮紀委書記工作津貼發放相結合。另一方面加大交辦、督辦力度,強化基層紀委一線監督、全程監督,對工作不重視、措施不得力,致使 “三資”管理監督不力的,進行通報批評;對工作不到位,“三資”管理混亂的,實行“一案雙查”,既追究當事人的責任,也倒查追究領導責任。
突出查糾典型問題。嚴查“三資”管理和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坐支、挪用、貪污、處置不當、分配不公等違法違紀案件,選擇一批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典型案件,以縣紀委監察局查辦為主,縣與鄉相結合,加大查處力度,發揮震懾作用,對一般性違紀問題交由鄉鎮紀委查辦,從而有效約束村干部行為。
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試行,全縣村級“三資”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推進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規范管理,遏制了違規違紀現象。全縣305個村(社區)有257個村(社區)對“三資”進行清查核實,增強了“三資”管理和處置的透明度。收支行為得到逐步規范,不合理支出不斷減少,節約了資金,賬目清晰,有效遏制了村干部違規違紀現象。
(作者系攸縣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