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喬新生
警惕一些單位的“內部人控制”現象
文_喬新生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國反腐敗進入了新的階段。從雷霆萬鈞的打老虎行動,到中國共產黨加強紀律道德建設,無疑顯現出中國共產黨將反腐敗進行到底的決心。不過,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一些地方的反腐敗斗爭似乎遇到了“天花板”,反腐敗的重拳似乎打到了棉花堆上,一些地方和單位反腐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中國共產黨通過修改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把國家的法律和黨的紀律以及共產黨員的道德行為準則區分開來,其目的就是要嚴明紀律,以更高的標準要求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修改后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從六個方面全面規范了中國共產黨黨員的行為。《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對于黨員日常生活行為準則作出了非常明確的規定,但是,紀律處分規范能否落到實處,有的人仍然心存疑慮。
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地方的組織部門缺乏公信力,因此,許多黨員、群眾雖然了解黨員干部的腐敗行為,但是他們不敢也不愿意向組織部門舉報。使得一些地方的組織部門在選拔任用領導干部的過程中,征求群眾意見的環節變成了走過場,以至于許多黨員領導干部帶病提拔。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要通過加快黨內民主建設,讓那些在基層工作的優秀黨員在民主選舉的過程中脫穎而出。
同時,黨委領導下的首長負責制需要具體的操作規則。我國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首長負責制,可是,在一些地方單位,黨委領導下的首長負責制變了樣,出現了“內部人控制現象”。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些單位批評與自我批評、密切聯系群眾的良好作風不夠強,一些單位黨委凌駕于黨員群眾之上,他們不是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而是把黨員群眾當作管理的對象。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出路就在于,盡快完善我國法律制度建設,把黨委領導下的首長負責制變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規范,一方面充分發揮黨委的領導作用,另一方面充分發揮黨員、群眾的監督作用,只有這樣,才能防止一些黨委負責人恣意橫行,為所欲為。
筆者認為,應當盡快修改我國現行法律制度體系,將加強黨的領導變為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規范。一方面規范各級黨組織的行為,防止一些地方黨組織負責人將個人意志凌駕于集體意志之上;另一方面必須充分發動群眾,以民主生活會的方式,監督黨組織負責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黨組織的作用;也只有這樣;才更有利于我國的反腐敗持續深入地進行下去。
此外,還需盡快制定專門的反腐敗法,將我國現行法律制度體系以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行之有效的規范,變為國家系統的反腐敗法律制度體系,為我國反腐敗提供更加可靠的法律依據。需要明確的是,反腐敗法不是對我國現行刑法以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簡單重復,而是要在系統歸納整理的基礎之上,建立我國專門的反腐敗法律制度體系。只有解決我國體制機制以及法律制度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推進反腐敗標本兼治。
此外,筆者認為,貫徹落實現代自治原則,也是整治單位腐敗現象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向。當前在我國一些單位反腐敗之所以雷聲大雨點小,根本原因就在于,這些單位內部出現了既得利益集團,一些單位負責人相互抱團取暖,為了對付上級檢查和中央巡視組的工作,尋找各種理由,為單位腐敗現象推卸責任。部分單位負責人打著整改的名義,歪曲事實真相,轉移視線,推卸自己的責任。筆者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出路就是應完善現代自治制度,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充分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才能發現單位內部存在的問題,才能防止出現“內部人控制”現象。比如在高校方面,筆者建議盡快修改我國的高等教育法,這樣才能防止一些單位負責人欺上瞞下,繼續大肆從事腐敗活動。
同時,必須推動一體化的改革,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當前我國貪污受賄腐敗現象有所減少,但是,濫用權力腐敗現象卻依然不可小覷。一些單位的負責人特別是一些事業單位的黨委書記,利用一些地方人事制度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巧立名目,變相錄用不合格人員。教育部巡視組在對某高校進行巡視的時候發現,該高等院校為了應付教育部的檢查,一次性錄用上百位教職員工,結果導致單位人浮于事的現象十分嚴重。不僅如此,一些高等院校的黨委書記直接任命處級領導干部,把自己的親朋好友安排到各個要害部門。凡此種種,都充分說明,必須盡快推動一體化的改革,強化對企事業單位的管理,約束企事業單位負責人手中的權力。
必須建立精簡高效的反腐敗隊伍,打一場反腐敗長期戰爭。我國紀檢監察機關應當在反腐敗的過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政府審計、稅務、工商等部門應當起到積極配合作用,司法機關在反腐敗過程中應當起到維護社會正義的作用。
從世界各國的情況來看,“內部人控制”的現象普遍存在。即使一些發達的法治國家,仍然存在“內部人控制”的現象。如一些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國有公司制造虛假財務報表,騙取國家獎勵現象時有發生;甚至一些號稱最廉潔的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也存在著關聯交易、內部利益輸送的現象。中國在反腐敗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借鑒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先進經驗,另一方面也應根據我國的國情,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筆者認為,針對我國現實生活中一些地方、單位欺上瞞下“內部人控制”的現象,一方面要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地完善我國法律制度體系。
筆者建議,應從內部和外部著手,盡快完善我國反腐敗的體制機制和法律制度體系。從內部角度來說,應當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讓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接受黨員群眾的監督;從外部角度來看,應當加快我國體制改革的步伐,通過機構改革,建立高效的反腐敗隊伍;通過完善法律制度體系,制定專門的反壟斷法,讓每一個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腳下有一個看得見的紅線,真正做到不敢貪,不能貪。
(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