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周二中(江蘇常州)
誰掉了隊?誰丟了棒?
文_周二中(江蘇常州)

2011年5月份,筆者所工作城市的某區區委書記卸任,臨別時,該同志在全區領導干部會議上作了即席講話。他說:“這五年是我們各級干部施展才華的最好時期,更是我本人人生道路上最有作為的時期。”這是事實。他同時寄語后來者,“我們共產黨的事業,就像是一場接力賽,必須要一棒一棒地跑下去。但你接到這一棒時,要珍惜組織給你的信任、歷史給你的機遇和人民給你的重托,你要把這一棒認認真真地跑好,不要掉隊,更不能掉棒。”
這番話言者諄諄,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不知別人聽后作何感想,反正筆者是有所感觸的。當時,筆者寫一篇雜感《“不掉隊、不掉棒”》投給本地媒體,原以為編輯也會像我一樣對該區委書記的話心有所動,會盡快編發。不料編輯不僅不發,還在QQ上與我探討,大意是該區委書記現在高升了(當了市人大副主任),這樣的話不可全當真,我們也不宜過早地對他的工作下結論等等。
編輯不發稿,我也沒辦法,此事遂寢。
沒想到編輯的眼光真銳利,事情還真被他說中了。2015年12月2日,經江蘇省委批準,常州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沈瑞卿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2016年2月6日,江蘇省檢察院依法決定對沈瑞卿立案偵查。
說到這里,大家也都明白了。
2016年3月份,常州全市各部門都相繼召開干部會議,通報沈瑞卿一案,通報中用了沈瑞卿問題“帶壞一大批干部”“影響極其惡劣”等字眼,這又一次讓筆者始料未及。
就在沈瑞卿被立案偵查不久,江蘇省常州市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常州市武進區委副書記、高新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凌光耀(正處級),常州市農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吳小琴(副處級,以前任武進區嘉澤鎮黨委書記)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并采取強制措施。后兩人的落馬與沈瑞卿不無關系。
話說到這里,我們不禁反思:那些口口聲聲叮囑后來者“不要掉隊,更不能掉棒”的人,而自己卻在若干年后露出了狡猾尾巴,這到底是誰掉了隊?誰丟了棒?
當年,白居易寫過一首《放言·贈君一法決狐疑》的詩:“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其實也就是告訴人們,對待一個事物也好,看待一個人也罷,時間是最公正的法官,說得好或者做得不錯,也許都不能真正說明問題,只有時間才會最終讓清者清濁者濁。
而有的人,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當面大談廉潔,背后大搞貪腐,最終淪為時間的笑柄。漂亮的話、好聽的話、正確的話大家都會說,都可以講得唯美動聽;可當這些話說出了口,便會被鐫刻于時間的年輪之上,并不會隨風而散。當有一天,你的言行不一曝光于眾目睽睽之下時,總會有人想起你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的某句“謊言”。
深圳市原市長許宗衡說:“我要做一個清廉的市長,不飄浮,不作秀,不忽悠,不留敗筆,不留遺憾與罵名!”結果隨著他的貪腐內幕被掀開,罵名接踵而至。河南省交通廳原廳長張昆桐的前任因貪腐問題被查,他一上任就向省委領導立誓、向下級宣示:“一定要吸取前任廳長的教訓,下大力氣狠抓黨風廉政建設,讓廉政在全省公路上延伸!”然而,短短5年時間,他就因為貪腐走上了通往監獄的公路。
這樣的“騙子”多了,這樣的謊言多了,還會有多少人相信呢?筆者曾經為沈瑞卿的“一腔肺腑”而感慨萬千,此時同樣感慨萬千。到底誰才是掉隊者?誰才是丟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