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勤
(上海圖書館 上海 200031)
特定資料標識和載體類型比較分析
丁建勤
(上海圖書館 上海 200031)
特定資料標識和載體類型是文獻編目的重要描述事項。ISBD特定資料標識覆蓋了RDA載體類型和特定資源的非載體類型;RDA載體類型和特定資源的非載體類型均規定了相關術語,而ISBD特定資料標識的術語不是規定性的。對ISBD和RDA的比較分析表明,中文編目應綜合考慮ISBD和RDA的規定,以對特定資料標識的存廢和術語選用作出科學合理的判斷,構建統一的資源描述標準。
特定資料標識 載體類型 《國際標準書目著錄》 《資源描述與檢索》
特定資料標識(Specific Material Designation,簡稱SMD)和載體類型(Carrier Type)是文獻編目的重要描述事項。《國際標準書目著錄》(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簡稱ISBD)將包括特定資料標識在內的資源數量(載體形態項第一著錄單元)明確為必備著錄單元,我國國家標準《文獻著錄 第1部分:總則》(GB/T 3792.1-2009)和《中國文獻編目規則(第二版)》①同樣將其規定為必備著錄單元,《資源描述與檢索》(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簡稱RDA)則將載體類型列為核心元素。
一般來說,特定資料標識是與“一般文獻類型標識”(General Material Designations,簡稱GMD,直譯為“一般資料標識”)相對應的。所謂特定資料標識是“表示資源所屬于的特定資料類別(通常是物理對象的類別)的術語”[1]230。而載體類型則是指“結合資源內容的瀏覽、播放、運行等所需中間設備的類型,反映存儲媒介格式和載體裝置的分類”(RDA3.3.1.1條款)[2-3]。一般資料標識被資源內容和媒介類型取代后,ISBD依然保留特定資料標識,RDA則以包括載體類型在內的組成資源的單元類型取代特定資料標識。
2013年6月,《資源描述》國家標準研制工作啟動,擬以ISBD 統一版結構為主,參考RDA關于載體表現(manifestation)層的描述規則,構建載體表現層統一的資源描述標準[4]。因此,深入分析包括特定資料標識和載體類型在內的ISBD和RDA的異同,將有助于中文編目規則的完善。
2.1單元、子單元
ISBD和RDA均承認資源數量(extent)由單元、子單元構成。ISBD明確資源數量是“組成資源的單元和/或子單元的數量,如印刷文字資料的卷和/或頁、幻燈條片的畫幅、音像資源的持續時間或播放時間”[1]235。RDA 3.4.1.1條款則規定,“數量是指組成資源的單元和/或子單元的數值和類型。”[2]ISBD5.1.3條款、RDA3.4.1.7條款對子單元做出了專款規定。
RDA3.4.1.1條款規定,“單元是指組成資源的物理或邏輯組成部分,如一卷、一盒卡式錄音帶,一卷開盤電影膠片,一張地圖,一個數字文件”,“子單元是指單元的物理或邏輯分部,如一卷中的一頁、縮微平片的一幀、一個數字文件中的一條記錄”[2]。ISBD沒有單元、子單元的明確定義,但其5.1.1條款規定,“載體形態項的第一個著錄單元列舉構成資源的物理單元的名稱和數量。”[1]136由此可見,RDA在概念上較ISBD更寬泛(即不僅包括物理組成部分,也包括邏輯組成部分),也更符合實際情況,如一幅地圖單元由物理意義上的多張分切圖拼合而成。
2.2載體類型
RDA 3.4.1.3條款要求記錄資源數量時應描述載體類型[2],RDA規定的載體類型主要有音頻載體、計算機載體、縮微載體、顯微載體、放映圖像載體、立體載體、無中介載體、視頻載體等。
應注意的是,RDA 3.4.1.3條款將地圖、樂譜、靜態圖像、文本、三維形式(如模型、標本、玩具等)等資源的單元列為例外,要求按其他術語(筆者姑且稱之為特定資源的非載體類型)②進行描述。應指出的是,上述例外僅包括印刷、手稿、圖形和實物等,其他媒介仍然可能需要描述載體類型。換言之,RDA資源數量中的單元類型包括載體類型和特定資源的非載體類型兩類,當然也可能是組合描述。
例1:
2盒式錄音帶
說明:載體類型
例2:
1明信片
說明:特定資源的非載體類型
例3:
6地圖在1張上
說明:組合描述
當單元描述特定資源的非載體類型時,在合適的情況下子單元依然需要描述載體類型。
例4:
1縮寫譜(2冊)
說明:“縮寫譜”為特定資源的非載體類型,而“冊”則為載體類型。
2.3特定資料標識
ISBD不采用載體類型這種表述,依舊使用特定資料標識。從ISBD 5.1.2示例來看,特定資料標識包含了RDA的載體類型和特定資源的非載體類型,詳情如表1所示。
ISBD 5.1.2條款規定,“組成資源的物理單元的數量用阿拉伯數字與特定資料標識一起著錄。”[1]136從ISBD上述示例可以得出,資源數量只能著錄數值和特定資料標識。換言之,RDA資源數量中的單元類型包括載體類型和特定資源的非載體類型,而ISBD則為特定資料標識。ISBD 5.1.2條款同時規定,“如果特定資料標識不能精確描述物理載體的數量,則著錄組合說明。”[1]137當然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省略單元或特定資料標識,直接著錄子單元(如“194頁”)。

表1 ISBD 示例與RDA單元類型及其術語對照表
RDA 3.4.1.3條款要求,記錄資源數量時應按規定的術語描述載體類型(RDA 3.4.1.5條款允許“如果著錄機構首選,可用通用術語代替”)[2]。RDA規定了音頻載體、計算機載體、縮微載體、顯微載體、放映圖像載體、立體載體、無中介載體、視頻載體等載體類型術語。
ISBD 5.1.2條款規定,“特定資料標識的術語不是規定性的,可以用適合所著錄資源和著錄語言的術語著錄。”[1]136應注意的是,ISBD預備統一版編有附錄C“推薦的一般資料標識和特定資料標識”,ISBD預備統一版建議將該附錄作為構成英語記錄列表的基礎[5-6],但ISBD 2011年統一版取消了這一附錄。限于篇幅,筆者以ISBD預備統一版附錄C電子資源、地圖資源、印刷文字資料對應的特定資料標識,結合ISBD 2011年統一版5.1.2“特定資料標識”條款相關示例,與RDA計算機載體、地圖資源、無中介載體進行比較分析。
3.1ISBD電子資源與RDA計算機載體
ISBD預備統一版附錄C“電子資源”一般資料標識對應編列了13個特定資料標識。RDA 計算機載體則編列了8個類型。對比其術語,4個存在詞型差異,1個為ISBD特有,4個為RDA特有,ISBD細分的有6個,ISBD電子資源特定資料標識和RDA計算機載體術語對照情況如表2所示。應指出的是,ISBD一般使用“電子”(electronic),而RDA則用“計算機”(computer),其實質含義并無太大差異。應注意的是,ISBD有時也會使用“計算機”(computer)。
此外,ISBD將DVD-Audio(DVD-唱片)、DVDVideo(DVD-視盤)同時列入“錄像資料”一般資料標識對應的特定資料標識。

表2 ISBD電子資源特定資料標識和RDA計算機載體術語對照表
3.2地圖資源
ISBD預備統一版附錄C“地圖資源”一般資料標識對應編列了9個特定資料標識,RDA也編列了9個“地圖資源”特定資源的非載體類型。無論是數量還是詞型,基本一致(見表3)。
3.3ISBD印刷文字資料和RDA無中介載體
ISBD預備統一版附錄C“印刷文字資料”一般資料標識沒有編列對應的特定資料標識,但ISBD 2011年統一版5.1.2“特定資料標識”條款有卷/冊示例。RDA“無中介載體”編列了卡片(card)、翻轉圖(flipchart)、物體(object)、卷(roll)、張(sheet)、卷/冊(volume)6個載體類型。
4.1特定資料標識的存廢
鑒于ISBD和RDA均取消了一般資料標識,若強調特定資料標識與一般文獻類型標識的對應性,中文編目可以考慮不再保留特定資料標識這一著錄單元。筆者建議在引進“資源數量”單元和子單元的基礎上,明確單元類型(包括載體類型和特定資源的非載體類型)。若繼續保留特定資料標識,筆者建議將特定資料標識劃分為載體類型和特定資源非載體類型兩類,從而保證資源描述國家標準和中文編目規則在“資源數量”單元類型范圍的界定上,兼容ISBD和RDA,實現以ISBD為主,參考RDA,構建載體表現層統一的資源描述標準。
4.2術語選用

表3 地圖資源ISBD特定資料標識和RDA特定資源的非載體類型術語對照表
RDA要求記錄資源數量時,應按規定的術語描述載體類型,特定資源的非載體類型也要按規定的術語描述。ISBD則明確特定資料標識的術語不是規定性的,可以用適合所著錄資源和著錄語言的術語著錄。
筆者建議在進一步比較ISBD和RDA的基礎上,結合中文編目實踐,科學合理地確定包括載體類型和特定資源的非載體類型在內的中文術語。例如,選擇使用“電子”還是“計算機”?鑒于ISBD和中文編目一般使用“電子”③,筆者建議資源描述國家標準和中文編目規則優先考慮采用“電子”這一術語。又如,保留或取消ISBD 細分的CDROM等。
本”則較為特殊。
③ ISBD 2011年統一版“內容形式和媒介類型項”和國家標準《信息資源的內容形式和媒體類型標識》(GB/T 3469-2013)中的媒介(體)類型術語均選用“電子”(electronic),而RDA 媒介(體)類型術語則選用“計算機”(computer)。
注 釋:
① GB/T 3792.1-2009 稱之為“文獻數量和特定文獻類型標識”,《中國文獻編目規則(第二版)》稱之為“數量及特定文獻類型標識”。② 個別情況下也可能描述載體類型,如RDA 3.4.5.14條款,而“文
[1]ISBD評估組,國際圖聯編目組常設委員會. 國際標準書目著錄(2011年統一版)[M].顧, 譯.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
[2]RDA發展聯合指導委員會.資源描述與檢索(RDA)[M].RDA翻譯工作組,譯.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160-166.
[3]RDA toolkit[EB/OL].[2016-05-10].http://access.rdatoolkit.org.
[4]宋 文. 《資源描述》國家標準研制綜述[EB/OL].[2015-10-27]. http://olcc.nlc.gov.cn/download-wdxz.html.
[5]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ISBD Review Group.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 (ISBD)(Preliminary Consolidated Edition)[EB/OL].[2016-05-09]. http://www.ifla.org/publications/ifla-series-onbibliographic-control-31.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Specific Material Designation and Carrier Type
Specific material designation and carrier type are important description items in cataloging. ISBD specific material designation includes carrier types in RDA and non-carrier type of specific resource. In addition, there are related terms for carrier types in RDA and non-carrier type of specific resource,however, ISBD specific material designation terms are not prescriptive. On the basis of ISBD and RDA comparison, we make analysis on specific material designation reserving or abolishing and term selection for Chinese cataloging,and estabilsh a unified resource description standard.
Specific material designation; Carrier typ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ISBD); 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RDA)
G254.31
A
丁建勤 男,1964年生,現工作于上海圖書館采編中心中文采編部。
2016-0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