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 田芳
和諧社會視角下企業文化變革的思考①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 田芳
為順應和諧社會的發展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承擔社會責任、堅持持續創新和堅持和諧發展的原則進行企業文化變革,經過“五階段八步驟”,在企業形成與和諧社會目標一致的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和諧企業文化。
和諧社會 企業文化 變革思考
和諧社會要求企業協調發展,企業協調發展的核心是企業文化,企業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構建和諧的企業文化,構建企業文化的內涵是提升和發展企業文化的關鍵所在,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力量。企業應順應和諧社會發展需求,依據一定的基本原則和步驟,從企業文化變革入手,在企業形成與和諧社會目標一致的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和諧企業文化。
1.1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企業文化變革的主體是企業內部人員和機構,企業文化變革離不開人,變革需要有人來發動,有人來管理,有人來參與,變革后新的企業文化是否能夠發揮其功能,關鍵在于企業全體員工的認同度,新的文化在企業的認知度、認同度越高,這種文化對人的陶冶、激勵、規范、約束功效就會越大。企業文化的變革應朝著員工認同的方向進行,使企業愿景、發展戰略同員工個人的發展相統一,極大地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內驅力[1]。所以變革企業文化,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1.2 堅持社會責任的原則
和諧社會建設為企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僅要對自身發展的盈利負責,而且要對環境負責,對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負責,對社會的良性運作負責[2]。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價值觀,因此,企業必須將企業社會責任在企業文化變革過程中融入到企業價值觀中,使企業自上而下都樹立這個共同的價值觀,然后將其固化到員工工作生活和企業日常經營中,讓社會責任這種約束力,引導企業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益,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和贏得商業信譽,使企業在和諧社會建設中可持續發展。
1.3 堅持持續創新的原則
弘揚和培育創新精神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重要內容。企業文化是會隨著企業主觀和客觀條件以及環境的改變而發展變化的。企業只有堅持不斷創新、堅持與時俱進,才能夠使企業符合市場經濟要求,順應經濟潮流,成為常青樹,永葆青春活力。因此,企業文化變革應順應外部環境和自身條件的發展,堅持持續創新的原則,構建和諧的企業文化。
1.4 堅持和諧發展的原則
企業文化的特點是由企業的內部和外部條件決定的,所以企業文化變革既要關注企業原有文化,又要與社會文化和傳統文化相融合。在和諧社會建設中,企業應以和諧為導向變革企業文化,處理好企業與員工、企業與消費者、企業與競爭對手、企業與自然社會的各種關系,構建企業內部的整體和諧,推進企業外部的廣泛和諧,從而為企業構建和諧的企業文化,推動企業的和諧發展。
企業文化變革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不是一下子可以完成的,而要經過一系列縝密的、系統的、循序漸進的變革步驟,分階段、按程序進行。企業文化變革“五階段八步驟”模型,即:變革需要經過評估、解凍、變革、評價和凍結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又可分為八個步驟,即調查分析現有文化、診斷梳理現有文化、醞釀策劃變革、制定變革方案、實施變革、反饋與調整、總結評價變革后的文化、完善與固化。

圖1 企業文化變革“五階段八步驟”模型
2.1 評估階段
評估階段分為調查分析現有文化和診斷梳理現有文化兩個步驟,是企業文化變革的前期。
第一步:調查分析現有文化。
企業文化變革首先要對現有的企業文化進行調查分析,從而確定現在的企業文化的狀況。“變革成功的關鍵是在考慮可能實施的變革之前準確界定今天你所在的位置?!盵3]有的企業和企業領導者可能知道自己的企業文化處于一種什么狀態,但大多數企業和企業領導者不一定清楚自己的企業文化處于什么狀態。企業文化變革的第一步就是企業的領導者潛下心來分析自己的企業文化,看自己的企業文化是否存在問題,哪些方面存在問題。
第二步:診斷梳理現有文化。
企業文化診斷就是對現有文化進行全面梳理、觀察、透視、分析,發現企業文化中缺失和諧的表現,對其原因進行診斷,一般從企業文化物質層、行為層、制度層和精神層四個方面進行診斷。診斷可以由內部人員做,也可以請外部專家來做,但最好請外部專家。
2.2 解凍階段
解凍階段分為醞釀策劃和制定方案兩個步驟,從這一階段開始,企業文化變革就進入了實質性階段。
第三步:醞釀策劃變革。
診斷報告擬出以后,等于確定了企業文化是否確實存在不和諧問題,現有文化與期望的文化之間是否存在差距,是否需要變革。如果需要變革就要開始為變革做準備,進入變革的醞釀策劃階段。在這一階段,一是要制定企業文化變革的總體目標,確定和諧的企業文化理念;二是要進行企業文化變革的輿論宣傳;三是要設立企業文化變革的組織機構,確定領導者和成員,并進行分工;四是要對企業文化變革所需的各種資源進行配置;五是要制訂整體實施計劃,并確保變革計劃能落地實施;六是要對企業文化變革的方式做出選擇;七是要確定企業文化變革的重點難點和切入點。
第四步:制定變革方案。
企業文化變革方案要簡明扼要,容易被接受和理解,避免抽象的理論表述和術語堆砌,設定好階段性目標。一個好的企業文化變革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對現有文化狀況進行清晰、準確的認識和簡單的表述、分析;二是變革的具體目標;三是列出變革的領導者和機構,予以公布,使之合法化;四是確定變革的內容;五是變革的詳細實施計劃,包括變革的時限、路徑、策略、措施和具體步驟、階段性目標、變革的支持因素和阻礙因素分析等;六是預算;七是測評反饋系統。
2.3 變革階段
變革階段分為實施和調整兩個步驟,從這一階段開始,企業文化變革進入了攻堅階段。
第五步:實施變革,構建和諧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變革歷時很長,不可能一下子完成,其本身又要經過接受階段、內化階段和外顯階段。企業文化變革開始以后,首先員工要經歷對變革文化從懷疑到肯定、從拒絕到接受這個階段,本階段重點工作第一是為變革設立一個愿景,讓員工對未來充滿希望;第二是作出承諾。然后員工要經歷對變革文化從接受到擁護、從陌生到習慣的轉變的內化階段,此期間主要做好:一是要廣泛參與;二是要充分溝通;三是加強培訓。最后是員工開始把變革后新文化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上,理念性的東西已經通過員工的語言和行為表現出來的外顯階段,這一時期的主要工作是在維持動力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變阻力為動力,鞏固變革的成果,防止變革出現倒退或者反復[4]。
第六步:反饋與調整。
為了保證未來企業文化的質量和實用性,在實施變革的過程要及時收集企業內部和外部對變革的反饋信息,不斷回過頭來看看走過的腳印,及時發現變革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糾正。
2.4 評價階段
第七步:總結評價。
總結評價和繼續提高對文化變革是非常關鍵的。對變革形成的和諧企業文化進行評價和總結,形成評價報告,確定變革的目標是否達到,變革的任務是否完成等,根據評價和總結對下一步變革進行適當調整。對實施效果評價可以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個方面進行,就變革前后的企業經濟效益指標和社會效益指標進行比較,肯定成果并找出不足,及時分析原因并加以解決和調整。
2.5 凍結階段
第八步:完善與固化。
在構建和諧企業文化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這就需要企業對變革后形成的和諧企業文化進行完善,針對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并不斷進行調整,最后形成完整的文化體系和文化模式,然后用各種制度表現出來,加以固化。
以上是在理論上對企業文化變革的實施步驟進行了探討,具體到企業實際操作時會有改變,每一步驟下可能會分出幾個小步驟,也有可能是幾步合成一步實施,無論怎樣,企業文化變革都是由這些步驟鏈組成的。
我國企業應抓住和諧發展的機遇,自覺地審視企業現有的文化與和諧社會的協調程度,自覺地引導企業文化的變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標準去充實和改造自己的企業文化內容,努力構建與和諧社會及企業自身特點相適宜的和諧企業文化,努力打造和諧企業,提高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實現社會與企業發展的共贏。
[1] 易元紅.經濟轉型時期我國中小企業文化變革探討[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09(1).
[2] 劉志軍,陳斌.和諧社會視域下企業發展與社會責任[J].商界導刊,2011(12).
[3] 李繼先.企業文化變革理論與實務[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9.
F270
A
2096-0298(2016)09(a)-156-02
本文系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諧社會視角下湖南民營企業文化變革與創新研究》(12YBB058)的研究成果。
田芳(1964-),女,湖南長沙人,教授,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主要從事企業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