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洪菊
(海口經濟學院,海南海口571127)
論聲樂教學中的高位置聲音
賈洪菊
(海口經濟學院,海南海口571127)
一個良好的高位置聲音是靠演唱者不斷地練習正確的方法得來的,聽起來應該是松、通、圓、豎、明暗適度、色彩豐富的,最重要的是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在正確的方法指導下,聲音能夠貫穿全場,體力消耗和聲帶負荷不大。一個聲音,如果沒有它統一的聲音位置就像軍隊沒有指揮,聲音會變得“凌亂不堪”聽者也就失去了聽辨的方向。聲音位置的存在為好的聲音增添了耀眼的光彩,沒有聲音位置的聲音,聽起來是枯燥乏味的。因此,良好的聲音位置是歌唱的重要組成部分。
聲樂;高位置;訓練;重要性
學習聲樂要求聲音集中,就是要有高位置,聲音是通過聲波的形式傳送的,他不存在我們口中所講的位置問題,聲樂學習中講高位置是一種形容或習慣,它實際指的是有頭腔共鳴的聲音位置,有頭腔共鳴的位置就是有高位置的聲音。當我們的聲音有了充分的豐富的頭腔共鳴時,其他腔體的共鳴也比較容易得到,這種聲音柔和、明亮又輕巧靈活便于運用,吐字也較清楚,音準也較好。如何找到聲音的高位置便成為我們學習聲樂過程中不得不去解決的問題。可知我們要想唱好一首歌必需找到高位置,那么怎么樣找到高位置呢?要找到聲音的高位置,是嗓音調整過程中關鍵因素之一,它可能是最復雜的任務。舊意大利學派說,最低的音應當和高音一樣發聲。著名歌唱家、教師卡米羅·艾維拉爾(1845—1899年,原籍比利時,曾任彼得堡及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要求從最低音到最高音用同樣的方法形成聲音,他用獨特的俄語說:“把胸排在頭上,把頭排在胸上”。他用他獨特的俄語的方式肯定所有的共鳴器官同時參與工作的必要性,肯定它們的混合運用。
任何嗓音的音域中的每個音都應該具有整體共鳴的色彩,高位置的聲音比較多地在頭部共鳴器官中共鳴,隨著往低唱時要加強胸腔共鳴;使用各共鳴器官的比例是在咽腔調整的,咽腔和口腔本身也是最重要的共鳴器官,它是上部共鳴器官與下部共鳴器官的連接環節,要訓練高位置的聲音,應當時刻記住,聲樂學習的主要任務是在嗓音的全音域中都保持各頭部共鳴器官的活動,初學者很難理解高位置用其內容,所以必須先學會“正確的歌唱呼吸方法”,其次通過哼鳴練習來找到聲音的位置
獲得良好的聲音位置,要從以下幾點考慮:
1.呼吸的訓練。歌唱中所運用的呼吸是一種有意識的強力呼吸,動作與身體勞動時的呼吸大致相同,只是加了幾個吸氣肌肉群的幫忙,使胸腔更加擴大而已。歌唱中的呼吸是隨著不同樂段而變化的(句子的長短)。練習時,大部分采用胸腹式聯式呼吸進行歌唱。胸腹式聯合呼吸,是對氣息的一種綜合訓練,既避免出現胸式呼吸所造成的氣息短淺,同時也不會出現腹式呼吸所造成的聲音沉悶;胸腹式呼吸對聲音高位置的保持起到了良好的支持作用,是構成聲音位置的關鍵所在。
要學會吸納、吐氣方式,用腹式呼吸,而不是直接張閉口呼吸或者只用鼻子呼吸。其次,學會發聲的時候讓聲音貼著音壁出來,而不是從喉嚨出來,形象點說,就是對著鏡子可以看到口腔里軟腭(熟稱小舌頭)立起來,而不是口張大而已,感覺自己頭頂到腹部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子;練聲的時候會感覺到頭頂有東西要穿透出去的感覺。
2.口腔的合理運用。口腔的充分打開和喉頭的穩定程度,是獲得良好聲音位置的又一個因素。口腔和咽腔的打開要適度,這樣才會使氣流和共鳴通道暢通無阻,使聲音位置的保持有了一定的空間。練習時,口腔的打開要盡量放松,尤其是下巴,有人提出“就像沒長下巴一樣”,可見它的放松程度。
3.咬字的練習。歌唱時的咬字器官是由唇、齒、舌、牙、喉五部分構成的,在歌唱過程中這幾部分器官的配合及運用要恰到好處,這樣才有利于聲音更好的發揮;每一個字根據歌曲的要求來調節它的松緊度,就像有專家提出的“咬字,如同老虎在叼住它的孩子(過于松或緊都不行)”。
4.歌曲對聲音高位置的幫助。不同的歌曲對聲音位置的要求不盡相同,聲樂學習有它的特殊性,往往因個人的嗓音條件不同,選擇曲目和學習方法也不同。根據我們每個人自己的聲音特征選擇相對應的聲樂曲目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正確的理解聲音高位置的概念。同時它也要求我們的聲樂教師既要掌握因材施教、個別對待的原則,又要遵循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的客觀規律。可以說聲樂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
一個良好的高位置聲音是靠演唱者不斷地練習正確的方法得來的,聽起來應該是松、通、圓、豎、明暗適度、色彩豐富的,最重要的是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在正確的方法指導下,聲音能夠貫穿全場,體力消耗和聲帶負荷不大。一個聲音,如果沒有它統一的聲音位置就像軍隊沒有指揮,聲音會變得“凌亂不堪”聽者也就失去了聽辨的方向。聲音位置的存在為好的聲音增添了耀眼的光彩,沒有聲音位置的聲音,聽起來是枯燥乏味的。因此,良好的聲音位置是歌唱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習聲樂是為了更好表達藝術情感,不要為了聲音而聲音,聲樂不等同于發聲,發聲只是聲樂的一個小部分,而這個聲音一定要有整體感“從氣息到支持、從口腔到咬字、從聲音到高位置”,都要有科學的訓練方法。好的聲音位置就像一朵花的“芯”,練習過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聲音位置是在不斷地努力中摸索出來的。在歌唱訓練中,我們要科學地掌握聲音位置與其他演唱方法的結合,相信聲音會達到人們所追求的理想效果。
J616
A
1005-5312(2016)02-0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