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允君
摘 要:引發的不安定因素和群體性事件不時突發出現,甚至有的群體上訪時沖擊、圍堵內部單位大門及單位領導辦公室進行打砸公物等違法行為,給企業治安保衛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加強組織領導,把預防處置突發事件工作納入重要議程,建立長效機制,強化群體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置措施的落實,搞好調查摸底,找準解決群體突發事件產生的根源和措施,加強保衛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快速反映和有效處置要突發事件的隊伍,有效預防和處置群體突發事件。
關鍵詞:煤礦企業;群體突發事件;預防處置
隨著經濟模式的轉換、經濟結構調整的加速,停產、虧損企業增多,政企矛盾、勞資糾紛、刑事案件相互糾纏,使得企業內部的不安定因素呈現錯綜復雜的局面。加之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完善,使得一些職工協議解除勞動合同后生活困難,部分職工心理失衡,成為各種不安定事端誘發的隱患。引發的不安定因素和群體性事件不時突發出現,甚至有的群體上訪時沖擊、圍堵內部單位大門及單位領導辦公室進行打砸公物等違法行為,給企業治安保衛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在突發性事件中有許多是企業治安保衛部門應該有能力預防和控制的,但它需要企業內部治安保衛體系具有強有力的能力,如果平時不注重或加強這方面的演練和隊伍建設以及能力培養和裝備配置,真正遇到突發性事件就難以招架。研究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的對策,已成為當前乃至今后我們在維護煤礦企業穩定和社會大局穩定中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群體突發事件的主要特點
隨著企業內部改革的不斷深化,各種矛盾也日漸突出,群體性事件的發生也將呈上升趨勢。縱觀各類群體性突發事件,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主體的群體性。群體性事件的發生,是不同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某些群眾共同的思想感情,或共同的利害關系,因而在思想語言上比較容易溝通,感情上容易接近,形成共識,產生共同的意愿和要求。二是形式的公開性。群體性事件一旦引發,就具有公開的性質,大張旗鼓地進行。參與人員大多情緒高昂,言行過激,舉止失范,帶有明顯的公開性,并且事發場所往往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三是行為突發性。群體性事件往往在短時間內形成,出乎人們意料而突然發生,帶有一定的偶然性、臨時性和不可預見性。四是整體的組織性。群體性事件往往有一人出頭,百人呼應,極易產生連鎖反應,并且近年來的群體性事件組織化程度越來越高。五是層次的多元性。主要表現在行為人目的的多層次性及參與對象的多層次性。參與者的心態不完全相同,有混水摸魚的,有不明真相的,有好奇湊熱鬧的。總之,參與人員不分男女老少,成員眾多。六是結構的松散性。群體性事件當事者并沒有固定的組織關系,僅是由于某種利害關系臨時聚集在一起,因而極易分散或破裂。
二、預防和處置群體突發事件的具體做法
群體性事件的處置難度相對較大。因其參與人員的錯綜復雜,行為方式的非正常化,甚至非法化,導致一般違法行為與少數人的犯罪行為交織在一起,無形中增加了處置的難度,稍有不慎,就會激化矛盾,造成事態擴大。因此,要預防群體突發事件的發生,并有效處置好。
(一)加強組織領導,把預防處置突發事件工作納入重要議程
群體事件的突發,處置不好或不能及時有效的處置,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切實把預防和處置群體突發事件作為重要工作抓住不放。一是要加強群體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工作的領導,成立群體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領導小組,企業保衛隊伍、公安干警等是處置群體突發事件的主要力量。上下形成一種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領導小組要制定群體突發事件預防和處置預案,布置安排工作重點,明確各自的工作任務。二是要創新預防和處置群體突發事件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機制,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為構建和諧文明穩定的企業做出新的貢獻。三是要積極化解職工內部矛盾、理順職工情緒、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聯系。只要發生矛盾和糾紛,領導小組成員要第一時間到位,了解情況,及時調解,將矛盾消化在萌芽狀態。四是要將職工信訪和上訪反映的情況,以及發生的矛盾如實記錄、做到有據可查。對于情況復雜的信訪問題按程序逐級上報,采取措施積極應對,有序解決,千方百計將群眾信訪問題解決在基層和本部門。
(二)建立長效機制,強化群體突發事件的預防和處置措施的落實
為保持企業和社會的穩定,為企業創造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企業領導要積極應對企業群體性事件,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企業內部利益均衡機制,處理不同群體利益關系。企業在改革發展中,要切實保護職工利益。職工收入差距不能懸殊太大,避免引起矛盾糾紛。在體制改革中,要考慮員工的生活保障制度,對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城市居民的生活保障制度都要落實好。二是加強領導,措施到位。群體性突發事件發生后,企業管理層需要親自到場,果斷指揮,明確責任,人真化解群體性突發事件。三是重視信息,快速反應。強化信息意識,落實責任,建立暢通靈敏有序的信息網絡,做到事先有預報、處理有反饋。對可能發生大規模群體性事件的信息,特別是苗頭性信息進行全面評估和預測,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四是創新就業渠道,讓職工共享改制成果。創新就業渠道,努力創造就業崗位。主動提供一些再就業優惠政策,創新就業渠道,多方面安置分流職工。讓這部分弱勢群體得到社會的呵護,避免激化矛盾。五是建立健全群體性突發事件的預警機制。群體性突發事件帶突發性、偶然性,同時有必然性。不能等事件發生了才想著去預防,需要提前預想和控制,建立建立一套動態的社會預警機制。準確了解發生群體性突發事件的原因及處理過程,及時判斷職工穩定狀況及其發展趨勢,在不穩定因素快速積聚以前,及時采取防范措施。
(三)搞好調查摸底,找準解決群體突發事件產生的根源
群體突發事件的發生不是偶然的,因此,要搞好調查摸底,找準解決問題的根源和措施。一是深入基層,搞好調查。組織人員深入基層,了解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還要主動接近經常上訪人員,做好工作,從源頭上減少問題的發生。二是加強責任,預防為主。制定完善集體上訪及非正常上訪等處置預案,特別是重要期間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三是暢通信息,排處糾紛。以多種形式拓寬信訪網絡流轉渠道,確保信訪收集整理網絡正常運行。以網絡流轉為載體,以信訪數據報表、年度工作意見和總結等形式為手段,全年上報信訪穩定信息,確保公文流轉規范高效。四是責任層層落實,與下屬單位簽訂穩定目標責任書。及時排查對本轄區內的不安定因素,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解決不了的要及時上報,對因調處不力和各單位排查、化解矛盾不及時引發的群眾上訪或集體上訪事件發生的,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層層追究當事人責任。
(四)加強保衛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快速反映和有效處置要突發事件的隊伍
企業保衛隊伍不僅是一支強有力的治安保衛力量,而且是快速有效處置群體突發事件的重要隊伍。它與保障企業國家資產和職工生命財產安全是分不開的,也是促進企業和諧和進一步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從而使企業達到長治久安的有力保障。企業要根據《企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中規定,建立健全保衛機構,選配紀律嚴明、熟悉業務的人員來擔任專職保衛干部,配備相應兼職人員,做到組織落實、人員落實、任務落實,逐步形成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責權劃分明晰、機構設置科學的管理機制。切實加強保衛部門的政治思想、組織、紀律作風、業務建設,通過采取崗位練兵、在職培訓、外出學習等多種渠道、多種形式提高保衛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能,真正起到維護企業內部和諧穩定的中流砥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