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
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家庭結構的改變和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城市空巢老年人比例不斷上升,如何滿足這部分老年群體的養老需求成為全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城市中,相比傳統機構養老等方式,社區養老方式對于應對城市空巢老齡化問題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本研究以社區養老服務供給方式為研究出發點,依據對大連地區的實地調研數據,從經濟、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四個方面對城市空巢老人社區養老服務需求進行分析,總結了影響城市空巢老年人社區養老服務需求的主要因素,并以此提出了解決城市空巢老人養老服務需求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老齡化;空巢老人;社區養老;養老需求
中圖分類號:C97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02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進程與家庭結構的變化,我國老年家庭空巢化問題嚴重,為解決日益龐大的空巢老年群體養老問題,2011年國務院印發了《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與《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兩份文件,其中重點提出要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社會福利發展模式,重點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大力促進社區照料服務發展[1]。隨著空巢老人數目的快速增長,空巢老年人對社區服務要求越來越多,對社區的依附性也越來越強。分析城市空巢老人養老需求,有針對性地發展城市社區養老服務模式,對于解決城市空巢老人養老問題有著重要意義。
一、調查方式及樣本來源
本次調查以大連城市地區為調查范圍,采用問卷隨機抽樣調查和訪談的方式進行,共發出問卷310份,回收問卷300份,問卷回收率為96.7%,其中有效問卷為292份,有效率為97.3%。被調查空巢老年人中男性占45.57%,女性占54.43%。調查對象多為高齡老人,7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占總樣本的一半以上,調查樣本中,不同性別的空巢老人在年齡分布上較為均衡,調查的女性空巢老人的年齡略低于男性空巢老人。
二、城市空巢老人養老需求現狀分析
(一)城市空巢老人經濟需求分析
經濟需求是老年人生存與發展的基礎,老年人的養老支付能力與老年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醫療保健等方面的養老服務需求密切相關[2],空巢老人較之一般老年群體由于子女不在身邊,其養老服務需求呈現更加多樣性,相應的空巢老年群體對于經濟方面的需求也更加明顯。調查發現,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空巢老人僅占樣本總量的7.59%,月收入超過1500元的被訪空巢老年人占比達36.7%。數據表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空巢老年人的養老支付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多數城市空巢老人在經濟方面可以獨立自主,有一定的養老支付能力。
(二)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照料養老服務需求分析
隨著老年階段的到來,老年人群各方面機能明顯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出現弱化,對他人幫助的依賴性越來越高,對生活照料服務需求也隨之增加[3]。調查發現,空巢老人在生活照料方面最需要得到的幫助是家政維修服務,這部分空巢老年人占67.09%,有22.78%的空巢老年人選擇日常照料。空巢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邊,且身體機能下降,因此需要專業的服務供給部門為空巢老年人提供此家政服務。日常照料服務則多針對高齡、體弱的空巢老年群體,這部分空巢老年人行動不便,日常起居生活需要有人幫扶照料,高齡空巢老人獨自生活且行動不便,居家日常照料服務是高齡、體弱空巢老人生活照料服務的需求方向,同時考慮到服務的規范性與便捷度,今后社區定會成為這項服務的最佳載體。
(三)城市空巢老人醫療保健養老服務需求分析
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人身體各項機能不斷下降,患病的概率與風險不斷增加,對于醫療保健方面的養老服務有極大的需求[4]。調查發現,在社區醫療服務需求方面,選擇健康質詢服務的空巢老年人占36.71%,選擇上門醫療服務空巢老年人占31.65%。數據表明,當前空巢老人更加注重疾病的預防,希望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有及時的了解,城市空巢老人預防保健意識明顯增強,同時,空巢老年人缺乏家庭養老幫扶且患病行動不便,空巢老年人希望在家中得到醫療護理。相對于傳統的醫療機構醫療護理養老服務,城市空巢老人更傾向于社區居家養老醫療護理,同時在醫療護理的過程中空巢老人更加關注醫療護理的便捷程度與家庭式的醫護人文關懷服務。
(四)城市空巢老人精神慰藉養老服務需求分析
隨著老年期生理機能的老化及社會角色的轉變,容易產生消極悲觀的情感,調查發現,41.77%的空巢老年人需要社區設置養老活動室,養老活動室作為最基本的精神養老設施,有近一半的被調查對象表示社區需要設立養老活動室,表明當前社區精神慰藉養老服務不到位,空巢老人基本精神慰藉方面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此外,有20.25%的空巢老年人希望社區能夠開設老年興趣班、培訓班,7.59%的空巢老人希望能夠有人陪同聊天,數據表明,首先養老娛樂設施是養老精神娛樂開展的基礎,在老齡化大背景下,社區應不斷完善養老娛樂活動設施,來滿足老年人基本的精神娛樂需求。
三、城市空巢老人養老服務需求的對策建議
(一)引導社會資本投資社區養老服務
當前,雖然社區養老服務供給能力有了顯著的提升,但相對于城市空巢老人龐大的養老服務需求,社區養老服務業依然體現出明顯的滯后性,究其原因,發展資金不足是阻礙城市社區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少有社會資本投資社區養老服務行業,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社會資本對社區老年人養老需求內容缺乏了解,對社區養老服務業發展前景缺乏判斷;二是,缺乏開展社區養老服務的基礎物資基礎,在一些城市老居民小區,缺少作為養老服務開展的平臺即設施用地;三是,缺乏與社區合作的有效途徑,社區養老服務作為一項社會福利事業,多數社區街道或物業都有一定的開展,因此社會資本需要與社區進行一定的合作。因此,綜上內容,需要政府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通過財稅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社區養老服務業。
(二)政府引導打造省級連鎖社區養老服務品牌
相對于國外社區養老服務產業,我國社區養老服務業缺乏行業發展的標桿,即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品牌企業,這種缺失不僅降低了老年消費者對社區養老服務的信心,還不利于整個社區養老服務業建立統一的服務標準。社區養老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作為應對空巢老齡化的有效途徑,需要政府引導、扶植有實力的社區養老服務企業率先建立起品牌企業。我國目前各個省份的養老狀況、經濟狀況各異,同時考慮到我國目前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現狀,因此在政府的主導下建立省級連鎖社區養老服務品牌,是規模化發展社區養老服務產業的合理選擇,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帶動全省社區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同時統一化、標準化的服務模式也有利于盡快建立整個社區養老服務行業的行業標準。
(三)對空巢老年人進行差異性適度補貼
當前我國政府機構多采用政府為老年人購買養老服務、政府承辦社區養老服務或委托非政府實體承辦等方式間接對空巢老年群體進行經濟補貼,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空巢老人的養老壓力,但這種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體現在缺乏靈活性,鑒于我國空巢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方向多樣化的發展趨勢,要求政府改變現有的福利提供形式,直接向空巢老年群體提供經濟補貼以增強空巢老年人的養老支付能力,但這種補貼應該是有差異性的補貼,這具有兩層含義,一是當前空巢老年人群體間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應優先幫扶低收入空巢老年群體。二是養老服務補貼應該是一種適度性的補貼,補貼的標準應充分參考物價的變動及老年人工資水平的變動,依據財政能力與空巢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的變動,制定養老服務補貼的上限及下限,進而建立一種有約束力的補貼彈性變動機制,使得這部分福利撥款使用效率不斷提升。
(四)多方面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質量
當前我國社區養老服務業處于市場拓展階段,如何增強老年人對社區養老服務的消費信心,增加老年人對于社區養老服務的需求量,對于社區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應盡快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質量。一是要提升社區養老服務的便捷程度,主要表現在首先要提供方便的服務聯系方式。其次要縮短養老服務到位的時間,這方面主要依靠專業的機動人員和便捷的交通工具。二是要提升養老服務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可以適當提升服務工作人員的收入待遇,以吸引具有專業資質的工作人員,同時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要建立服務人員培訓機制,定期安排服務工作人員到醫療機構、醫科大學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老齡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1-09/23/content_6338.htm.
[2]高紅.城市老年人社區居家養老的社會支持體系研究——以青島市為例[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
[3]陳平.城市養老模式新探——以南京市鼓樓區為例[J].江蘇社會科學,2010(3).
[4]楊春.對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可持續發展的思考——以南京市為例[J].人口學刊,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