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兆堂
(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1)
公路橋梁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的探討
禤兆堂
(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1)
主要對公路橋梁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進行論述,并針對橋梁施工管理問題,對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的基本內容進行分析,且根據筆者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和相關知識做出以下探討,希望你給予相關專業讀者借鑒。
橋梁施工;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應用
1.1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特點
(1)基礎施工。主要指對連續墻、大型沉井等項目的施工。其中地下連續墻是大跨徑連續橋梁建設的基礎,其施工質量對橋梁整體結構產生重要影響,其主要施工工序包括混凝土澆筑、接頭工程、鉆孔成槽等內容。在深水承臺施工中,則需要充分認識到水流、水壓等要素對孔樁的影響,并根據這種影響提出針對性的處理措施。在大型沉井施工中,技術人員需要做好基礎處理、清基封頂等工作,保證沉井施工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2)上部結構施工。大跨徑連續橋梁上部結構施工分為斜拉橋索、梁段等,澆筑施工是保證上部結構施工效果的重要因素。
(3)索塔施工。在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過程中,索塔施工主要被分為泥土索塔施工、鋼索塔施工兩部分,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并將相關材料加工結束后統一運送到施工現場,切實保證橋梁施工質量。
1.2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中技術控制要點
(1)應力控制。在橋梁施工過程中,應力對橋梁整體結構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常見的橋梁應力包括收縮應力、溫度應力、施工荷載應力等,對這些應力進行有效的控制,能顯著優化橋梁施工建設后期的受力情況,使其相關標準與設計規范相一致。常見的應力控制措施包括:①通過預埋應力元件,實時測量橋梁結構的應力情況,詳細掌握橋梁整體結構的應力情況;②及時發展橋梁結構的實際應力與理論應力之間的偏差,在了解偏差原因后,及時采取有效處理措施,并將兩者的偏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
(2)線性控制。從當前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過程來看,常見的線性質量問題就是橋梁撓曲變形,導致出現該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該故障發生后,會導致橋梁結構無法正常合攏,由此可見,對橋梁進行全面的線性控制十分重要。
在線性控制過程中,首先要遵照“施工→測量→識別→修正”的基本流程展開施工控制,在發現質量問題后,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同時在循環施工過程中,要重點控制主梁應力、標高等常規參數,必要時可借助多種新型設備開展原始資料采集。最后,可以借助優化算法的相關內容,及時調整線型施工中存在的誤差,并進行相應的控制。
2.1工程項目基本概況
該項目位于我國南方某省市,位于當地河流上游,屬于交通部建設的重點項目。該工程于2006年正式開始建設,在2010年全面通車。該橋梁采取了3*67.5+72.5+926+73.5+3*67.5的九跨連續半漂浮雙塔混合料斜拉橋,主橋長度約為1 470 m,橋梁橋面寬度約為36.0 m,設有2%的雙向橫坡。
2.2施工設計
在該橋梁的施工設計中,主梁中跨采取了PK斷面鋼箱梁,斜拉索采用平行鋼絲斜拉索,主跨鋼混結合梁段采用整體節段吊裝,其余梁段采用懸臂拼裝,邊跨混凝土梁采用支架現澆施工,并依靠“鳳翎”的結構合理搭配中塔柱、中下塔柱連接段。整個施工過程中,采取C50混凝土為主要施工原材料,在上塔柱索塔錨固區設置鋼錨箱,建立了混凝土-鋼組合結構。
2.3施工方法
(1)搭設柱墩外側承力架。該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發現,由于該項目的整體規模較大,導致在施工中經常出現壓力增大現象,增加了施工難度。針對這一情況,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及時的在柱墩外側預埋一個承力架,用以緩解懸臂端所承受的壓力。該托架以工字鋼為主要材料,并根據橋梁標高合理控制了承力架高度。
(2)主橋架安裝。在澆筑結束后,不斷向前移動掛籃,并焊接墩柱與主橋架,保證橋架能在最大程度上承受變形壓力。
(3)將主橋架前移至工字鋼前段。待墩柱與主橋架的焊接結束后,將主橋架移動到工字鋼的前段支架位置。在這個過程中,橋梁結構能有效傳遞壓力,保證懸臂所承受的荷載僅為原有箱梁質量的1/4~1/5。經過上述處理,該橋梁的懸臂端荷載過大的情況得到改善,并且未發現墩身出現變形現象,為橋梁施工的有序進行奠定良好基礎。
(4)固定外側模板、底板。一般在橋梁施工過程中,橋梁的外側模板大小是統一的,但在施工過程中也需要結合工程的具體要求對外側模板位置進行加固處理。該項目中,所有的外側模板、底板等均為統一定制的鋼模板,在固定之后,相關管理人員還指派技術人員進行二次檢查,判斷外側模板、底板等是否粘連緊密。
(5)控制合攏段施工。對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而言,合攏段施工是整個工程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予以高度重視。
該項目的合攏段施工主要分為以下內容:①該工程合攏段施工的關鍵就是對中跨、邊跨等進行澆筑,在澆筑施工前,施工單位與當地氣象部門取得聯系,全面了解該階段的氣溫條件,并選擇當日低溫溫差最小的時間段展開澆筑施工。整個澆筑過程在2 h內完成,并向澆筑材料中添加膨脹劑,降低溫度應力等對施工質量的影響。②澆筑過程中首先澆筑邊跨地段,待混凝土達到邊跨設計強度之后,拆除輔助模板。再按照這個過程開展中跨進方面的澆筑施工。
一般情況下,中跨部分的合攏就是要保證兩側懸臂的對稱性,并在合攏的過程中統一處理兩端的受力情況。針對這一橋梁,相關人員在質量控制中重點分析了混凝土結構的應力情況,并按照下列公式展開了計算:

在上述公式中,σ彈代表荷載作用下混凝土結構的彈性應力;ε彈帶包荷載作用下混凝土結構的彈性變形應變;E代表混凝土的彈性模量。
而該項目在該公式的指導下,為保證自身混凝土彈性的統一性,嚴格按照統一的標準展開混凝土級配處理,相關資料如表1所示。

表1 案例項目混凝土配合比資料表(1 m3混凝土)
主要分析了橋梁施工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的相關內容,并結合實際工程案例,對其施工方法進行分析。從案例工程的施工效果來看,該工程項目在經過上述處理后,在施工過程中及其后期運行階段,未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并且日常保養結果顯示該橋梁的整體結構性能良好,說明上述技術具有良好的應用性。
[1] 余春,姜華貴.橋梁施工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的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5,(8):137.
[2] 邢偉夫.橋梁施工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29):109-110.
[3] 蔣峰.橋梁施工大跨徑連續橋梁施工技術的運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5,(6):40.
U445
C
1008-3383(2016)09-0097-02
2016-03-01
禤兆堂(1986-),男,廣東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交通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