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
摘 要:本文主要是把保險扶貧開發工作和壽縣的發展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探索保險業助力國家扶貧開發工作的方式。在介紹了壽縣地區發展現狀和普遍的風險存在的基礎上,結合保險公司扶貧開發工作的基礎性原理,分析并參考了廣東省、四川省和云南省的保險扶貧經驗的基礎上。從風險防范和產業扶貧兩個方面進行探索。在實現對貧困地區輸血的同時幫助壽縣地區建立造血的功能,以期實現可持續發展,防止返貧,提高扶貧開發工作的效率。
關鍵詞:保險扶貧;風險防范;產業開發;壽縣發展
前言
改革開放在取得巨大的成就同時也造成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據2015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按照每人每年 2300 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扶貧標準計算,2015 年農村貧困人口 5575 萬人。在2015年11月29日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強調: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2016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工作時強調,扶貧開發是我們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工作,是最艱巨的任務。
一、 扶貧開發工作概述
(一)中國目前的扶貧工作現狀
中國目前的貧困標準按照2010年價格為每年2300元,即每天約6.3元。按照2015年8月3日的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約為每天1.015美元。而按照世界銀行劃定的國際貧困標準,其極端貧困標準為1.25美元。即我國目前的貧困標準低于國際極端貧困標準線。按照2012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的數據,我國目前的592個貧困縣,其中217個分布于中部,375個分布于西部,且有些區域形成集中連片困難區域,對于扶貧開發工作帶來了巨大的難題。
(二)安徽省目前的扶貧工作現狀
依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2012年的數據,安徽省目前共有19個國家級貧困縣,主要分布于皖西山區,皖南丘陵地區和皖北地區。壽縣位于皖西地區,與霍邱縣形成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其周圍還有六安市裕安區、金寨縣、舒城縣也屬于國家級貧困縣(區)。整體來說,皖西地區的扶貧開發工作壓力巨大。
(三)壽縣目前的發展狀況
壽縣隸屬于安徽省淮南市,并與六安市、合肥市接壤。與霍邱縣形成集中連片困難地帶。截止到2015年末,壽縣國土面積2986平方公里,耕地178萬畝,下轄25個鄉鎮,137萬人。
據壽縣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下稱“公報”)顯示:2015年末,壽縣gdp總量為130.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42.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6億元(其中工業產值2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2.3億元。三大產業占GDP增加值比重為:32.4︰27.6︰40。
三大產業中第三產業占比最高,但是壽縣的第三產業中批發零售業占比最高,為21%。而壽縣擁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2015年壽縣景點門票收入僅為1595萬元。
壽縣處于北方和南方的交匯地帶,淮河從壽縣境內流過。因此壽縣的農業作物兼具南北方特色。2015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4.22萬公頃。其中:小麥面積10.65萬公頃、稻谷面積10.8萬公頃、油菜籽面積0.57萬公頃。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82億元,因此說壽縣為農業縣是準確的。
壽縣所在區域并無大型礦產資源。截止2015年,境內無高速入口,無火車站。南部毗鄰新橋機場,淮河水道壽縣段水航運條件差。客觀上不具備發展工業的條件。故2015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27.98億元,輕重工業增加值比例為68︰32。工業生產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服飾業,農副食品加工等方面,無優勢重工業。
二、 保險業助力地方扶貧開發工作的方式
保險業作為金融業經營風險的專業機構,在向貧困地區發展面臨的風險提供保障具有技術上的優勢。隨著扶貧開發工作的不斷推進和“保險扶貧”概念的提出,國家在政策方面給予保險行業參與扶貧開發工作提供了諸多便利。而且國內已有保險公司就扶貧開發工作進行了有益的嘗試。這些嘗試可以為后繼者進入扶貧開發領域提供借鑒。
我國目前的貧困地區多位于農村,務農為居民主要的收入來源。目前中國普遍實行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個體農業單位生產規模小,實力弱,抵御風險的能力差。而且農民家庭對于風險缺乏認識和有效的化解手段。從而導致這些地區在面臨一些災難和變故的時候在短時間內耗盡積蓄造成貧困。由于缺乏化解風險的有效手段,不得不采取采取風險自留的方式,造成風險的積聚,對扶貧工作造成巨大威脅。
(一)助力重大疾病風險保障
貧困地區的居民面臨最為嚴峻的一項風險就是大病風險。據向俊波在2016年兩會上透露,在我國 7000 萬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占到42%,共有1000 多萬人患有慢性病或大病。貧困地區的群眾在一旦患上重大疾病往往需要耗盡家財去救治,造成因病返貧。目前貧困地區主要通過“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來對貧困地區群眾的大病風險提供保障。但是“新農合”只能提供較低水平的保障。相較于貧困地區群眾面臨的困境,“新農合”提供的保障水平是不夠的,需要商業保險公司的參與。且截止到2015年末。壽縣全縣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的人數達111.56萬人,占全部人口的81.3%,并不能為所有家庭提供保障。
(二)助力財產損失風險保障
貧困地區絕大部分位于農村,農業收入是家庭主要收入來源。我國目前農村實行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經濟基礎薄弱。且由于農業生產對于自然環境的高度依賴性,脆弱的經濟基礎使得農民家庭在遭受自然災害時候幾乎沒有抵抗能力,只能依賴外界的援助。壽縣作為農業縣,農業生產對于壽縣的發展和農民家庭經濟的維持起到的是“壓艙石、穩定器”的作用。壽縣2015年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4.22萬公頃。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82億元。但壽縣地形南高北低,壽縣的大型農場和優質農田多集中于北部,縣治所位于壽春鎮也位于壽縣北部,每年雨季都面臨供水的威脅。
(三)助力意外傷害風險保障
貧困地區居民會在農閑時出外務工。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技能培訓使得貧困地區的居民到了城市之后多從事一些工作強度較大,風險水平較高的工作。客觀上增加了外出務工人員的風險。由于上述人群的工作特點,很難享受到所在城市的社會保險保障。故而上述人群迫于經濟壓力往往采取風險自留的方式。一旦風險發生,外出務工人員將會面臨毫無保障的困難局面。
(四)助力融通金融市場
扶貧工作不應該是簡單的輸血,更重要的是為貧困地區“輸入一部分血液”后幫助其建設其“造血”功能。這就要求政府在開展扶貧工作時針對幫扶地區制定符合其特點的發展規劃。保險公司的本質是金融企業,對于保險公司來說促進資金融通也是其一項職責。以保險公司的方式向貧困地區提供擺脫貧困的“第一桶金”對于保險公司和貧困需要幫扶的地區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 保險公司助力壽縣地區扶貧開發的措施
(一)加強保險知識宣傳,提高居民風險意識
壽縣商業保險公司數量少,影響力小。主要集中在壽春鎮,對于廣大的農村地區影響力微乎其微,群眾保險意識的淡薄。保險公司參與壽縣扶貧開發需要聯合壽縣政府加強風險知識宣傳和保險知識普及,提高居民的風險意識,樹立保險意識,為保險公司的進入打下基礎。
(二)依據壽縣扶貧開發的需要開發保險產品
1、依據壽縣特點開發大病保險
壽縣人口死因順位前五位為: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損傷中毒和心臟病。這類疾病治愈難度大,花費高,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難以承受。保險公司可已有的大病保險基礎上進行條款調整使之符合壽縣的需求。而針對壽縣地區范圍較小,風險較為集中,保險產品費率較高的問題可以參考中國人保在云南昭通與當地政府合作開展實施的民政醫療救助補充保險的方式。即保險公司與壽縣政府合作進行風險保障。壽縣政府通過劃撥財政資金和使用扶貧開發資金對于貧困人口購買商業保險予以補貼,對于城鄉低保、農村五保、重點優撫對象等特困人口的保險費由縣財政承擔。在對壽縣居民進行大病保障的同時照顧到保險公司的利益,充分調動保險公司參與壽縣扶貧的積極性。
2、依據壽縣需求開發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壽縣人口眾多,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無法吸收眾大量勞動力。農民多選擇外出務工且形式多為“老鄉幫帶”,缺乏有效保障。故而保險公司可以根據壽縣地區外出勞工的流向和職業特點進行產品設計,參考中國人壽在四川開發的“國壽農村小額扶貧貸款借款人意外傷害保險”和“國壽農村小額扶貧貸款借款人定期壽險”這兩款保險產品,推出符合壽縣特色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三)提高現有保險產品的保障水平
目前壽縣有國元農保經營農業保險。因水稻種植周期短,價值高,風險較大,故而水稻保險最關乎農民利益,在現行水稻保險中,保險公司依據水稻生長期設置賠付額,最高每畝地不超過470(元/畝)。除農作物財產外,普通農民家庭財產中家庭固定資產占據了很大的比重。如農民家庭的房屋,農業機械等,單位價值高。面臨的盜搶,意外事故等風險較高。但是目前農業保險影響力較小,一方面保險公司需要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了解保險,另一方面,提高保障水平,提高農業保險的吸引力。
(四)融通壽縣金融市場
壽縣擁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深厚的人文古韻。這對于壽縣發展旅游業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且集中分布在以壽春鎮為中心的周邊,距淮南市區近,在最近的行政區劃調整中壽縣被劃歸淮南管轄,這使得壽縣可以和八公山地質公園、茅仙洞等打包宣傳。而且淮南近年來面臨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壓力,而壽縣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這使得淮南可以圍繞壽縣特點打造壽縣特色的旅游品牌,更好的推進壽縣提出的“南工北旅”的發展戰略。同時,保監會、國務院扶貧辦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保險業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的意見》,明確了保險公司在產業脫貧等方面的作用,并設立了中國保險業產業扶貧投資基金用以扶持貧困地區的產業發展。保險公司可以在立足自身和壽縣的發展特點,參考廣東省獨樓村和四川省旺蒼縣的保險扶貧經驗,依據地區開辦設立“小額扶貧貸款保證保險”等險種,拓寬居民融資渠道。并通過對居民財產進行保險提高居民財產的信用等級,增強居民財產的流動性,使得居民在面對旅游業發展機遇時可以以更為方便和低廉的成本獲取資金進行創業,恢復造血能力。(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 楊國才.特殊民族的貧困治理何以可能?——評張志遠的《多民族聚居地區貧困治理的社會政策視角》[J].社會建設,2015-12-20
[2] 劉永富.確保在既定時間節點打贏脫貧攻堅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的重要論述[J].社會治理,2016-01-15
[3] 許憲春.取得巨大新成就的收官之年[N].經濟日報,2016-03-01
[4] 江波.安徽省壽縣2005-2009年居民死亡原因分析[J].安徽預防醫學雜志,2011-04-20
[5] 江波.安徽省壽縣2005-2009年居民死亡原因分析[J].安徽預防醫學雜志,2011-04-20
[6] 壽縣政府辦.安徽省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OL].壽縣政府網(www.shouxian.gov.cn),201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