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摘要:針對近年來縣域經濟轉型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求變化,招遠市以“推動實現更加充分就業和更高質量就業”為目標,堅持穩定就業和擴大就業兩手抓,著力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通過采取政策扶持、培訓助推、創業帶動等措施,提升本地區人力資源管理效能水平。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就業服務;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2-000-01
針對近年來縣域經濟轉型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求變化,我市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將就業作為首要民生工程來抓,為全市就業工作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高度重視,加大投入,就業扶持力度持續加大
一是凝聚力量抓就業。為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積極性,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將就業工作納入全市年度為民服務實事內容,納入全市責任制考核體系,由“兩辦”牽頭,每月對城鎮新增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等重點工作推進情況進行調度,強化部門和鎮(街、區)工作職責,確保了全市就業工作扎實有序開展。
二是廣挖潛力促就業。為進一步深挖就業崗位,提升社會就業吸納力,我市全面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在進行項目論證時優先考慮吸納就業的能力,充分發揮重大產業項目對就業的拉動作用。
三是資金扶持保就業。我市建立了財政補貼創業機制,為創業者提供項目開發、創業培訓、補貼發放及專家服務等。為加大創業資金扶持力度,該市積極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建立了金融機構扶持創業機制,有效破解了創業者的資金瓶頸。
二、構建體系,完善措施,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成效顯著
2009年7月,該市被列為首批省級創業型城市創建試點市,該市從政策扶持、資金投入、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工作考核等方面著手,建立了五大創城工作體系,努力營造了全民創業的濃厚氛圍。
一是完善政策體系,降低創業門檻。自2010年以來,該市先后出臺了《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意見》、《招遠市創業補貼發放實施辦法》等一系列促進就業創業政策,進一步放寬了創業準入條件,加大了資金扶持力度,將小額擔保貸款貼息和創業補貼發放擴大到所有城鄉居民。
二是提升創業技能,培育創業主體。按照“大培訓、大就業”的總體工作思路,該市建立起科學、合理、靈活的創業培訓機制,著眼新興行業和工種,根據社會變化及需求隨時調整培訓內容,提高創業者的創業技能和市場駕馭能力。加快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目前該市所有鎮(街、區)均規劃建設了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基地達到18處,其中開發區皮革城等8處創業基地規模較大,服務完善,已累計入駐個體工商戶1600多家,帶動就業3500多人,凸顯了創業輻射帶動作用。
三是完善經辦服務,打造創業服務網絡。建立了市、鎮、村三級創業服務機構,2009年12月,該市創業指導中心成立,負責全市創業培訓、創業項目的開發、認定及政策落實等工作,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鎮(街、區)及村(居)也都成立了相應服務機構,配備了工作人員,積極做好創業服務、項目推薦、政策落實等工作。
三、關注熱點,突破難點,全力保障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高校畢業生、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困難群體就業工作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按照“就好業、好就業”的工作思路,招遠市委、市政府創新思想,加大措施,全力扶持重點群體就業創業。
一是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扎實做好小額貸款、創業補貼、場所租賃補貼發放工作,優化大學生創業發展環境。定期開展全市人才需求狀況調查,采取現場招聘、網上招聘等形式,為高校畢業生搭建就業平臺,依托山東高校畢業生離校未就業實名登記服務系統,及時提供一對一就業指導和就業信息推介,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近年來我市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均達到90%以上。
二是著力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以春風行動、流動市場招聘等活動的開展為契機,以“送崗位、送服務、送溫暖”為主題,深入開展就業信息進村入戶活動,將用工需求信息匯總印制后,通過村勞動保障協理員在全市724個村張貼宣傳。同時,以鎮(街、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所為平臺,積極開展就業信息服務和技能培訓,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服務農村勞動力就業。
三是全力幫扶促進就業困難群體就業。為了摸清底子,提高就業援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市組織鎮(街、區)對轄區內殘疾登記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登記失業人員等就業困難人員進行了調查摸底,建立了動態管理臺帳,全面掌握就業困難人員現狀及需求,為援助對象制訂援助計劃,明確安置時間和崗位去向,通過開展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幫助實現就業。2010年以來,該市累計幫助1318名就業困難人員、46名零就業家庭人員實現就業,發放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1152萬元,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率達到了100%。
四、創新舉措,強化管理,全面優化就業服務環境
為進一步提高就業服務能力,該市圍繞實現硬件、軟件提檔升級,規劃建設了新的市場大廳和鎮(街、區)工作平臺,大力提升就業服務信息化水平,在全市構建起市、鎮、村三級就業服務網絡。
一是打造一流就業服務平臺。借助該市人社系統搬遷整合的機會,對市人才市場和人力資源市場進行整合,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搭建良好的職業介紹平臺。同時,以鎮(街、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所為依托,推動就業介紹、職業指導、培訓鑒定、失業管理等26項就業服務事項重心下沉,積極打造“半小時”就業服務圈,全面提升了公共就業管理和服務水平。
二是加快就業信息化建設。建起招遠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網和招遠勞動就業網,作為就業信息發布主平臺,市就業服務平臺和鎮(街、區)服務平臺實現了聯網對接、信息互通,在一臺微機上登陸就可以實現政策咨詢、求職登記等操作。2014年7月,該市啟動了大學生微信平臺,安排專職人員在線應答,24小時為求職者提供就業信息查詢服務。
三是優化經辦服務環境。為加強就業服務管理,該市在服務大廳安設了意見箱,在每個經辦窗口擺放了服務監督卡,每名工作人員實行掛牌上崗,公開投訴電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不折不扣落實好“五制”、“四公開”、“三亮明”服務標準,實現經辦服務制度化、標準化、精細化、人性化,傾力打造響當當的就業服務品牌。
參考文獻:
[1]詹志靈.論五創服務體系建構與青年創業[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4: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