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斌
(廣東省信宜市中醫院內二科,廣東 信宜 525300)
黃芪建中湯治療胃潰瘍療效觀察
黃 斌
(廣東省信宜市中醫院內二科,廣東 信宜 525300)
目的:觀察黃芪建中湯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7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35例。對照組行常規西藥治療,觀察組按照中醫辨證分型給予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結果:總有效率觀察組91.43%、對照組8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隨訪半年,潰瘍復發率觀察組5.71%、對照組17.1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黃芪建中湯治療胃潰瘍能快速改善臨床癥狀,減少復發。
胃潰瘍;黃芪建中湯;對照治療觀察
胃潰瘍是臨床消化內科常見病、多發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反酸、噯氣、慢性疼痛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胃潰瘍的發病率逐年提高,胃潰瘍易導致胃出血、潰瘍穿孔、幽門梗阻等多種并發癥。目前,臨床上針對胃潰瘍(Hp陽性)的治療主要還是采用藥物治療,常規的西藥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治療效果好,但仍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采用中醫辨證分型,用黃芪建中湯治療胃潰瘍取得了良好的成果[1]。我院收治胃潰瘍(Hp陽性)就不同的治療方法治療,報道如下。
共70例,均為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患者,均符合胃潰瘍診斷標準,經臨床癥狀、胃鏡及病理檢查確診,潰瘍活動期經檢查Hp均陽性,臨床表現為腹痛、解黑便45例,腹痛為漸進性25例,伴有惡心嘔吐7例,無明顯腹痛11例[2]。。隨機分為兩組各35例。觀察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40~75歲,平均(57.2±6.7)歲;病程3個月~3年,平均(19.8±3.4)個月。對照組男16例,女19例;年齡42~73歲,平均(56.8±6.5)歲;病程5個月~3年,平均(20.1±4.2)個月。兩組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等資料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西醫診斷標準參照《臨床診療指南-消化系統疾病分冊》《實用內科學(第12版)》,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內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脾胃虛寒型胃痛,因脾虛胃寒,失于溫養而發生疼痛,胃痛隱隱,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受涼后發作或加重,舌淡苔白,脈虛弱或遲緩。
排出標準:嚴重意識障礙,嚴重肝腎功能疾病,不簽署同意書。
兩組均給予糾正血容量不足、飲食與休息護理,胃出血給予靜滴止血藥物治療。
對照組給予阿莫西林膠囊(山東魯抗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3034)1g,克拉霉素片(浙江京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652)0.5g及奧美拉唑腸溶片(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831)20mg口服,所有藥物均按照每日2次給予持續治療2周[4],治療2周后停用抗生素,將奧美拉唑劑量調整為20mg,日1次。
觀察組給予黃芪建中湯治療。黃芪20g,大棗10個,白芍15g,桂枝10g,生姜10g,炙甘草10g,飴糖30g,煎水取汁,入飴糖待溶化后飲用[5],并隨訪半年。
兩組均持續治療2個月,并隨訪半年。
治愈:反酸、噯氣、腹痛、腹瀉等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胃鏡檢查可見潰瘍面完全愈合。有效:癥狀及體征有所緩解。無效:癥狀及體征無變化或加重,胃鏡檢查潰瘍面減少小于50%。
以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s )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用(%)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兩組復發率比較。隨訪半年,潰瘍復發率觀察組5.71%、對照組17.14%,兩組復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 6.4550,P<0.05)。
胃潰瘍病因包括幽門螺桿菌(Hp)感染、藥物及飲食、胃酸及胃蛋白酶、應激精神因素、遺傳因素、胃運動異常及其他因素。易出現胃出血、潰瘍穿孔、幽門梗阻等并發癥。作為消化性潰瘍中最常見的潰瘍類型,慢性胃潰瘍具有反復發作的節律性上腹痛的臨床典型特點,患者常因噯氣、返酸、灼熱、嘈雜等或上腹隱痛、灼痛或鈍痛等癥狀入院。因此,有效的治療和正確的護理是保證治療效果,防止復發的關鍵[6]。目前,臨床上針對胃潰瘍(Hp陽性)的治療主要還是藥物治療,常規的西藥主要有阿莫西林膠囊、克拉霉素片、奧美拉唑腸溶片等。
阿莫西林是一種最常用的半合成青霉素類廣譜β-內酰胺類抗生素,殺菌作用強,穿透細胞膜的能力也強[7]。克拉霉素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對革蘭陽性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奧美拉唑為質子泵抑制劑,是一種脂溶性弱堿性藥物。但多種西藥長時間服用常引發惡心、脹氣、腹瀉、便秘、上腹痛、頭暈乏力等不良反應[8]。
黃芪建中湯方中黃芪補脾益氣,桂枝、生姜溫脾散寒,白芍、大棗、炙甘草緩急止痛,飴糖補脾緩急。《金匱要略》指出,胃納不佳,時寒時熱,喘促短氣,容易汗出,以黃芪一兩半、桂枝、生姜各三兩、芍藥六兩,炙甘草二兩、大棗12枚、膠飴(飴糖)一升,黃芪等6種煎水取汁,入飴糖待溶化后飲用。黃芪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之功能,能改善人體的新陳代謝,有抗衰老的作用。大棗補脾。桂枝和生姜能夠發汗解肌,溫經通脈。白芍、甘草斂陰、緩急止痛,以煎水入飴糖后能補中緩急,用于脾胃虛弱,里急腹痛。然脾胃虛弱,中焦運化失職,氣機壅滯,也會影響肝之疏泄功能,酌加柴胡、枳殼等具有疏肝解郁理氣之品以達和胃行氣止痛之效。
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總有效率觀察組較對照組高,且隨訪半年潰瘍復發率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這也說明根據中醫辨證分型用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脾胃虛寒型胃潰瘍的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黃芪建中湯治療脾胃虛寒型胃潰瘍能快速改善臨床癥狀,減少復發,安全有效。
[1] 魏桂雙.中藥黃芪建中湯與常規西醫治療胃潰瘍臨床療效比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4):1524-1525.
[2] 程剛.黃芪建中湯治療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胃潰瘍32例[J].陜西中醫,2013,34(1):20-21.
[3] 楊翠娥.黃芪建中湯聯合奧美拉唑治療胃潰瘍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19):3862-3863.
[4] 劉愛萍.研究黃芪建中湯治療胃潰瘍50例的臨床療效[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14(2):280-280.
[5] 曾永東.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脾胃虛寒型胃潰瘍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15,25(30):118-119.
[6] 馮青青,周虎,樊拖迎,等.加味黃芪建中湯抗大鼠乙酸胃潰瘍的作用[J].臨床軍醫雜志,2011,39(5):818-820.
[7] 樊拖迎,白雪連.加味黃芪建中湯對慢性胃潰瘍模型大鼠潰瘍愈合質量的影響[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5,13(11):1001-1004.
[8] 羅大倫.胃潰瘍虛寒癥的調理方法--黃芪建中湯[J].家庭科學·新健康,2015,22(7):36-36.
R256.337.31
B
1004-2814(2016)09-0866-02
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