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1949年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報告中指出,奪取全國勝利,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并諄諄告誡當時的共產黨人,越是在和平時期,越要更好地弘揚革命精神,要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飲水思源,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體共產黨員依然要不忘初心,薪火相傳,把長征精神當成傳家寶一代代傳下去,這樣才能經受住新的考驗,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沒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p>
建 設1949-1978
新中國成立
新中國的成立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中國共產黨開始了社會主義改造,初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長征精神的不斷豐富和發展,推動著新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
黨的八大
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表明社會主義制度在新中國基本建立起來,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八大召開為新時期的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朝鮮戰爭、西藏和平解放
1950年,中共中央根據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以及對祖國安全的考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一年后,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堅強的毅力,克服了西藏高原環境帶來的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跨過各種復雜的地形,忍受著饑寒和疾病的痛苦最終進駐拉薩,實現了把五星紅旗插上喜馬拉雅山的進藏誓言。至此,除臺灣省和部分沿海島嶼外,實現了全國各地各民族的大統一和大團結。
1953年,抗美援朝取得勝利,為新中國的建設贏得了和平的國際環境。
革 命
1936-1949
抗戰爆發
長征的斗爭和磨難,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熟提供了歷史機遇。盧溝橋事變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共產黨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強調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眾志成城的長征精神,更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準備了重要條件。
日本投降
8月15日,日本投降。經過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中華兒女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在這八年間,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長征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最高民族精神。
十年建設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新的長征。在這十年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秉持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探索中曲折發展,雖然遭受過挫折,但仍舊取得了很大成就。
國防科技飛躍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科學家們繼承和發揚了不畏艱難的長征精神,在艱苦的環境下從零開始,克服種種困難取得了若干重要成就。隨著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為新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提供了安全保障。1967年,我國成功爆炸第一顆氫彈,進一步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
解放戰爭
蔣介石向全國各個解放區全面進攻,全國內戰由此爆發。在長達四年的斗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推翻了壓在人民身上的最后一座大山,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國性勝利。
中國重返聯合國
第26屆聯合國大會就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立即把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的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的提案進行表決。提案最終以壓倒多數通過,這是中國和廣大主持正義的國家長期斗爭而取得的重大勝利。
改 革
1978-2016
十一屆三中全會
十一屆三中全會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這次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由于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改革開放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作出調整和改變,可謂是新時期的長征之路,是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發展時期的光輝標志。
十三大
完整地概括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上海浦東開發
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東地區的開發,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部分經濟特區的政策。隨后,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戰略部署,制定了“開發浦東、振興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開發方針。
第三代領導集體
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選舉江澤民同志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十六大
進入新世紀后,改革開放仍然要靠艱苦奮斗的長征精神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并不斷豐富艱苦奮斗的內涵。我國在經濟、科技、軍事、文化方面的碩果累累,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明確了進入二十一世紀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進方向。
“十三五”規劃
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這就要求“十三五”規劃要將扶貧開發工作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堅持實施精準扶貧方略。習近平指出,長征永遠在路上,“我們這一代人要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這就需要“不忘初心,走新的長征路。今天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新長征。”
中國恢復對香港、澳門行使主權
我國在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緊接著在1999年12月20日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兩地回歸推進了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長征精神始終同時代精神相結合,支持中華兒女為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的領導下,中國開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