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博+梅祥娣
摘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會計工作作為當前單位內部管理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互聯網+”時代下正面臨著重大挑戰,也為會計工作創造了一定的機遇。就目前而言,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對于會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會計機構以及人員為順應發展要求不斷進行自我完善,以便能夠滿足“互聯網+”時代對于會計工作的相關要求,提升會計工作的效率以及質量。本文從“互聯網+”時代對當前會計工作所造成的挑戰著手,探究“互聯網+”時代下會計機構以及人員的變化發展趨勢。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 會計機構 人員變化 趨勢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互聯網逐漸成為人們日常工作以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對于會計工作而言,互聯網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隨著社會步入到了“互聯網+”時代,對當前會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確保會計工作能夠適應“互聯網+”時代對于會計工作的相關要求,會計機構以及會計從業人員需要抓住“互聯網+”時代的機遇,積極迎接挑戰,實現自身的變革發展,從而提升會計工作質量和效率,使得會計行業能夠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
一、“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對于會計行業的要求
(一)會計數據載體要求
對傳統意義上的會計工作而言,數據載體較為單一,由以往的紙質載體逐漸發展成為了磁介質載體,進而發展到了后期的光電介質載體。雖然數據的載體發生了深刻變化,數據的儲存量以及傳輸的速度都實現了飛躍,但是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之下,會計行業在工作過程中,數據載體不能夠僅僅局限在較為封閉式的載體當中,需要充分利用好“互聯網+”的優勢,逐漸朝著“云計算”以及“大數據”等空間載體發展,提升會計數據信息的儲存量。
(二)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進行會計信息使用的過程當中,相關的使用者更為重視非結構化的數據信息,財務數據信息和結構化的數據實現了非結構化數據信息的有機結合,使得會計信息與決策之間的相關性愈加密切。同時,利用快速的信息網絡,能夠確保會計信息在各個單位及管理層之間實現便捷傳輸,使得會計信息更加及時、有效。而且會計信息的識別逐漸開始由信息系統進行智能識別,有效地避免徇私舞弊現象的出現,使得會計信息質量得到了明顯提升。
(三)對業務操作模式的要求
在以往會計工作過程中,日常業務操作往往集中在做賬、報表以及成本核算等多個方面,是一種較為靜態化的財務會計管理模式,缺少對會計信息的動態化分析。而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之下,現階段會計工作除了需要做好較為基礎的環節之外,還需要充分利用好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功能,綜合分析各種類型的會計信息,實現信息的比較匯總,從而使得會計自身業務功能,如分析預測、規劃發展等,得到充分發揮,促進會計工作質量的提升。
二、“互聯網+”時代下會計機構以及人員所面臨的挑戰
“互聯網+”時代對于會計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會計機構以及相關的從業人員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現有瓶頸難以突破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會計”逐漸出現并得到了廣泛的推廣,使得傳統會計結構發生了改變,明顯促進了會計工作效率的提升。就目前而言,互聯網會計本身具備實時性、全面性、開放性以及智能性等眾多特點,不僅對傳統意義上的會計工作產生了影響,更為會計機構職能的提升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然而,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之下,會計工作并不僅僅是傳統會計工作模式的復制,更是一種會計工作的高度升華,但是由于現有會計工作的概念模式、思維理念以及理論設計等相關的瓶頸難以突破,使得會計機構的發展面臨著重大的挑戰。
(二)會計工作人員思想觀念有待改進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之下,會計信息的使用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在使用會計信息過程中需要更加準確、及時以及全面,這就對會計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隨著互聯網形態下的市場經濟競爭日漸激烈,會計工作人員綜合素質顯得愈加重要。然而,在實際的會計工作當中,由于受到長期傳統會計工作理念的影響,絕大多數會計工作人員并沒有正確認識到“互聯網+”對于會計工作的相關要求,仍舊按照以往的思路進行工作,使得會計工作無法與“互聯網+”時代的要求相適應,致使會計工作的質量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三、“互聯網+”時代下會計機構的變化
(一)促進會計服務平臺的發展建設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使得各行業在互聯網中實現了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行業的創新以及服務能力,為了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相關要求,會計機構逐漸建立了相應的會計服務平臺,利用開放式的財務共享模式,使得大數據信息得到了有效聚攏,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服務空間。在“互聯網+”時代之下,為會計行業建立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提供了相應的技術支持,服務平臺在建設過程當中主要是以信息技術、云計算以及大數據等為重要支撐技術,以會計工作業務流程為基礎部分,使得會計工作的組織結構以及工作效率得到了明顯優化,降低了會計工作運行成本,實現了資本節約,為相關單位以及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導。同時,在“互聯網+”時代中,會計機構通過服務平臺,能夠有效實現對財務工作的內部控制,使得資本運行中的風險大大降低,有效提升了資金運作的效率。
(二)實現了全程參與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以往會計機構工作僅僅局限在對企業資金流的分析工作中,缺乏對企業業務的必要重視,使得財務工作無法與業務同步進行。而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會計機構的工作能夠實現全程參與,貫穿業務流程中的各個環節,使得信息流、物流以及資金流實現了有機統一,促進了會計工作的提升。同時,會計機構在開展工作時,能夠利用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模式對信息進行分析,提升會計工作分析預測的準確率,為企業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資料參考。
四、“互聯網+”時代下會計人員的變化
(一)自身知識儲備得到提升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逐漸加快。雖然會計工作人員本身已經具備較為雄厚的專業功底,尤其是在經過長期實踐之后,會計人員都形成了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但是部分會計人員也出現了墨守成規的現象,缺乏積極主動的學習心態,對于知識更新存在抗拒心理。然而,在“互聯網+”時代下,新的會計管理知識不斷更新,新的技術以及觀念穿插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會計人員需要逐步調整好自身心態,積極學習先進的會計知識,不斷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提升自我素質,從而更為靈活地應對好“互聯網+”對會計工作人員的要求。
(二)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在“互聯網+”時代發展中,計算機技術逐漸應用到了會計工作的各個環節,會計工作人員需要在具備專業知識的基礎之上,逐步學習并掌握好信息技術,為從事“互聯網+”會計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主要是由于在“互聯網+”時代下會計工作人員不能夠很好地掌握計算機知識,就很難順利地開展會計工作,并且,會計人員不僅僅單純地承擔著信息的輸出與加工,還有著信息分析的職責,為決策者提供必要的數據參考。因此,會計人員在“互聯網+”時代下,逐漸朝著兼具會計專業知識以及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轉變,使得現階段會計工作的效率得到明顯提升。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對于現階段的會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會計工作逐漸發生著深刻變革,尤其是在會計機構以及人員素質方面,面對“互聯網+”時代的相關要求,會計服務信息平臺以及全流程的會計服務模式逐漸出現,而會計人員也在逐漸更新著自身的知識,朝著兼具專業知識以及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轉變,使得“互聯網+”時代下的會計工作效率得到了明顯提升,促進了會計行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基金項目: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科研基金項目“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創新研究”(RJ201516)
參考文獻:
[1]苑玉敏.網絡時代提高會計人員整體素質的探討[J].生產力研究,2010,(2):219-220,228.
[2]柳自敏.試論信息時代的網絡會計特征及網絡會計理論[J].管理觀察,2010,(30):188-189.
[3]徐日初,霍金宏.網絡時代會計發展的趨勢及挑戰[J].華章,2014,(5):59-60.
[4]金秀花.網絡時代會計發展的趨勢及挑戰[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5):43-45.
[5]王旭東.網絡會計的現狀與未來發展[J].甘肅科技縱橫,2010,(1):35-36,148.
[6]孫保生.淺析網絡會計的現狀與發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6):194.
[7]劉笑楠.網絡會計模式探索[J].商情,2012,(28):35.
(作者單位: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