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有新
做幸福的傳播者
□孫有新

▲張芳寧攝
幸福是什么?我認為,真正的幸福是“讓人們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而一味地索取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幸福。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一個人最高層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實現的需要。當一個人努力為他人創造幸福的時候,他的價值就會得到社會的肯定和認可,他的人生價值就會得以實現。他的最高層次需要也就得到了滿足,獲得一種高峰體驗——這種高峰體驗,就是幸福。
多年來,我致力于打造班級“幸福文化”,傳播“讓人們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钡睦砟?,努力把幸福帶給我的學生、家長,還有周圍更多的人。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人獲得幸福,教育的過程也要讓人感到幸福。教育的過程應該成為師生共同探索和發現幸福的過程,共同體驗和感悟幸福的過程,共同追求和創造幸福的過程,只有帶領學生去發現幸福、體驗和感悟幸福,并去創造幸福,我們的工作才有價值,我們作為班主任的幸福感才有依靠。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夠健康、幸福地成長,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帶領著學生們一起創建幸福班集體。
我班創建幸福班集體的重頭戲是實施“幸福工程”——生日慶?;顒?。從1999年我帶的第一屆學生開始,“幸福工程”一直傳續至今。17年來,我堅持記住每一位學生的生日,并在學生生日當天的早上,第一時間出現在教室里,向“壽星”送上生日祝福;晚上,我和全班同學一起為“壽星”舉行生日慶祝儀式,儀式簡單卻不失隆重,常常有“壽星”在發表生日感言時感動得熱淚盈眶。2003年8月,我開始給班里的每一位學生寫生日賀信,兩年間共寫了110多封,只是后來由于某些原因暫停,直到2009年8月,我才又開始為每一位學生寫生日賀信,累計至今,總字數超過56萬字。寫生日賀信時,我總想尋求不同的表達方式,為此常常費盡心思,寫一封生日賀信有時需要三個多小時。我不奢望每一封生日賀信都對學生有所幫助,但如果有學生會因為生日賀信的某一句話取得一點點進步,我就心滿意足了。
一場生日慶?;顒?,能給學生緊張的高中學習生活增添一抹亮色,絕對物超所值!這更加堅定了我繼續堅持給學生們送生日祝福的信念。
我并不滿足于讓學生享受幸福,我更希望我的學生們能夠學會創造幸福——為他人的幸福努力付出,并從中收獲快樂。因此,我建議同學們把“讓人們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弊鳛樽毅?,并從讓家人因為自己的存在感到幸福開始。
每接手一個新班,在第一次生日慶祝活動開始之前,我都會鄭重地向學生們發布生日感恩倡議,倡導學生在自己生日那天向爸爸媽媽表達感恩之情。孩子的感恩,令家長頗感意外和驚喜。前不久,我們班林雨晴同學過生日她媽媽看到感恩短信后,給我發微信說:“謝謝孫老師!雨晴有您這么好的老師是雨晴的榮幸,也是我和雨晴爸爸的榮幸。”
為了更有效地對學生們進行感恩教育,我組織學生開展“護蛋行動”,讓學生當一回“蛋爸爸”或“蛋媽媽”,體會爸爸媽媽養育自己的不易;指導學生們制作“成長賬單”,跟父母一起算他們至今為止花費了父母多少投入,使他們認識到“成長賬單”算的不僅僅是經濟賬,還有更多無法算清的賬,比如感情等等;組織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一起參加一場特殊的“親子關系測試”,學生們做《關于“我的爸爸媽媽”測試試卷》,家長們做《關于“我的孩子”測試試卷》,兩場特殊的考試結束后,讓學生們批改爸爸(媽媽)做的試卷,在把自己的試卷與爸爸(媽媽)的試卷進行對比的過程中,他們會明白父母對自己的關心遠遠超過自己對父母的關心。
2001年9月開始,我經常和同學們一起去飛云敬老院開展尊老、愛老、敬老活動。剛開始,我只是在每個周末帶同學們去敬老院,幫老人們打掃衛生,陪老人們聊天;在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傳統節日里,帶領同學們帶上禮物去慰問孤寡老人。后來,我們又開展為老人送生日祝福活動,在老人生日那天,我和同學們帶上蛋糕、雞蛋和水果去敬老院為老人慶祝生日。很多老人其實自己都不記得哪天是自己的生日了,因為他們從不慶祝自己的生日,也少有人給他們慶祝生日。所以,我們的到來讓他們喜出望外,總是激動地對我們表示感謝。同學們從志愿服務活動中,感受到了幫助他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我相信,這些經歷會更加堅定同學們做志愿者的信念,把愛的種子向更多、更遠的地方播撒。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幸福的事業,是一項創造幸福、傳播幸福的事業,也是收獲幸福的事業。播撒幸福的陽光給同學們,讓同學們感受到班主任帶給他們的幸福,并帶領同學們為他人的幸福努力付出,讓學生在奉獻中收獲幸?!谶@一幸福傳遞的過程中,我也成了幸福的班主任。
(作者單位:浙江省瑞安市第五中學)

▲張芳寧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