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
【摘要】作為商業銀行一個新型中間業務,銀行理財產品近幾年在我國發展迅速,銀行理財業務已成為銀行業發展的新熱點,跨行業、跨市場的理財產品日益豐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本文對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和特點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描述,從理財產品現狀入手,探析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式。旨在促進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健康發展,對未來的銀行理財產品發展奠定理論基礎。
【關鍵詞】商業銀行 理財產品
一、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分類
(一)依據客戶投資后獲取收益的不同劃分
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指的是商業銀行根據既定標準面向客戶定期給出收益的一種理財產品,該產品中的投資風險的承擔者為銀行,抑或是銀行根據與客戶協商的內容,給予客戶最低收益底線并且承擔風險的理財產品;非保證收益理財產品又細分為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和保本浮動理財收益產品。
(二)依據投資市場不同劃分
一是打新股類理財產品,指的是將一定的資金匯集起來,利用這些資金和渠道來推動新股申購中簽率的提升,這些申購中簽的新股在二級市場上被再次出售,中間形成的差價便是理財產品的收益。
二是債券類理財產品,指的是銀行將所籌集到的資金在收益穩定的市場中進行投資,投資對象主要為央行票據和企業短期融資債券,銀行在獲得利益后,將一定的利益分配給投資者,到期償還投資者本金的一種理財產品。
三是結構性理財產品,指的是把固定收益證券所固有的特點和衍生交易所固有的特點結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種新型的理財產品。
四是信托類理財產品,也被業內學者稱之為銀行合作理財產品,指的是在信用等級較高的銀行或者金融機構進行投資的信托產品,這種產品按照資金運營模式來進行分類,主要包括浮動收益型信托產品和固定收益型信托產品。
五是QDII指的是取得資質的境內投資機構來管理境外理財投資的組織,一般指的是擁有代客境外理財業務管理資格的商業銀行。
二、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存在的問題
(一)同質化較嚴重
第一,產品目標客戶單一。當下國內大部分商業銀行中的目標客戶均定位在擁有資產總額在十萬之上的大客戶;第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差距不明顯。大部分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一般均在同期存款收益率之上的某個標準上;第三,產品不具備一定的附加值;第四,產品營銷模式與營銷渠道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這種粗放式營銷模式很大程度上阻滯了理財產品市場的發展。
(二)產品創新落后市場需求
因為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政策和環境的影響,商業銀行在新產品上的開發水平和速度和市場需求不相符合。商業銀行在理財產品上進行了大量的發行,但是依然無法滿足市場中對理財產品的需求。一部分銀行將現有理財產品進行組合再次推向市場,能夠對產品進行真正創新的銀行非常少。
(三)高素質的理財產品經營管理人員匱乏
理財產品是否能夠成功的打入市場,和理財產品經營管理人員的素質存在聯系。假如這些人員不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不具備系統的專業知識以及豐富的操作經驗,則是無法有效的將理財產品成功的推向市場的。
(四)法律法規監管體系不完善
在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監管上,現有的法律體系不完善,大部分是憑借“條例”、“規定”、“意見”、“辦法”等文件的身份存在的,這些文件并不具備較強的法律效力,自然也無法對理財產品進行全方面監管。
三、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加強理財產品研發
國內商業銀行在推出新的理財產品時,需要注重研發力量的投入,來結合市場需求提供更為詳細的理財產品,進一步實現理財產品與客戶需求的契合。產品創新,需要結合產品結構、客戶需求、銀行特征以及投資方向這四個角度進行分析。
(二)完善金融法律監管體系
理財屬于經濟活動,則需要為這項經濟活動的開展打造一個有效空間,減少或者規避人為因素的影響。監管組織要在監管上下功夫,針對某些給市場正常發展帶來擾亂的行為進行制止和管制,為理財產品的有效發展提供健全的空間。
(三)培養專業理財人才
人員素質的提高上有兩個方式,第一是是針對內部現有的工作人員展開培訓,第二是引進外部優秀人才。在內部理財人員的培訓上,需要不斷豐富其業務知識,健全其知識系統,不斷推動其職業道德素質的提升和執業能力的提高。在外部人員引進上,需要健全職業資格準入制度,實現人員的持證上崗。
四、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發展方向未來展望
(一)結構性理財產品將是設計推廣的重點
結構性理財產品,顧名思義,是銀行為了調整理財產品的總體結構而推出的一種理財產品,這種產品的既定結構與市場中的實際需求之間的契合程度決定了該理財產品的收益水平,所以這種理財產品是否實現有效發展,很大程度上由理財產品市場的總發展態勢所決定。
(二)投資標的上傾向于更專業化
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受到銀行管理人員對金融市場判斷的影響,管理者是否能夠對金融市場進行科學的判斷,關系到理財產品的獲利與否。所以需要銀行在對理財產品進行設計的時候能夠將主要的精力放在某幾種產品的開發上,而不是十幾種甚至幾十種理財產品的開發,這樣才能夠保證對金融市場分析工作的精準化,才能夠實現理財產品向著專業化的方向邁進。
(三)浮動收益部分傾向于增加
在幾年前,有的投資者就算是眼睜睜的看著所擁有的股票因為市場價格下跌而大幅度受損,也不會購買低于銀行存款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但是在最近的幾年中,理財產品知識在得到推廣后,更多的投資者開始意識到銀行理財產品和銀行存款不是一回事,其收益不可能永遠高于存款收益這個道理。
參考文獻
[1]吳燕雁.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現狀和發展趨勢淺析[J].2010,7 (5):18-23.
[2]陳晶萍,韓霄.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營銷策略探析[J].2006,6(11):12-29.
[3]蔡漢明,徐艷玲.個人理財業務開展的國內現狀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