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8-000-02
摘 要 黨支部作為黨的最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陣地。通過健全黨支部工作運行機制,開展標準化黨支部創建工作,達到組織設置合理、規章制度健全、職責任務明確、組織生活規范、主題活動鮮明、工作機制完善、作用發揮顯著的標準,從而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關鍵詞 國有企業 從嚴治黨 黨支部 標準化 戰斗堡壘
一、國有企業基層組織開展標準化黨支部創建的重要意義
建設學習型黨支部,把牢黨員干部思想“總開關”。在新的形勢下,把黨支部建設成為學習型黨支部,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責任。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要求,以提高黨支部思想政治水平為基本目標,通過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開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教育,開展黨章、黨史國史教育,開展黨的紀律教育,開展國企改革形勢教育,引導黨員堅持馬克思辨證主義思維能力,不斷在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建設服務型黨支部,踐行黨的根本服務宗旨。“服務”是黨支部建設的永恒的主題,黨的十八大重申了黨的根本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建設服務型黨支部首先要增強黨支部和黨員的服務意識,始終把服務企業改革發展作為核心、服務職工群眾作為根本。要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職工生活實際,逐步使黨支部組織功能定位實現由教育、管理、監督向服務的轉型,從黨員管理、教育、幫扶和組織生活等方面拓展服務黨員功能,從政治引領、思想教育、文化建設、人才建設等方面拓展服務范疇,通過深入一線,服務基層,服務員工,促進黨員作用發揮,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建設創新型黨支部,助力國有企業全面深化改革。黨的十八大要求廣大黨員同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中。支部黨建工作的創新,體現在黨建基礎工作、評價標準、激勵手段的創新,研究最新黨建工作理論,優化黨建工作水平。支部實踐創新,在于發揮黨員的自身先進性,尤其是面對繁重艱巨的國企改革任務,倡導支部、黨員積極作為,勇于創新,圍繞當前國企提質增效新要求,圍繞基層組織安全生產經營中的難題創新思路,樹立創新思維,努力向技術創新要效益,向深化改革要效益,向管理改善要效益,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有活力、有較強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市場主體,使黨員在推動企業健康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創建“三明確四規范”的標準化黨支部工作實踐
(一)統一內容標準,提高創建水平
一是建立創建標準。為了確保基層黨支部標準化創建有章可循,設備管理中心黨委下發了《關于開展標準化黨支部創建達標工作的通知》,圍繞“三明確四規范”要求,設定了完善組織機構設置、健全規章制度、加強日常黨務工作等6項重點任務,細化了26項重點內容和42條標準措施,明確了各黨支部工作重點,確保黨支部工作有序、規范運行。
二是建立健全支部制度。將黨支部工作職責、黨支部書記和黨支部委員工作職責、“三會一課”制度、黨組織關系管理等制度全面重新修訂,下發了黨建制度匯編。同時,要求各黨支部在充分承接上級黨組織黨建制度的基礎上,本著“結合實際、配套完備、簡明易行、注重實效”的原則,以支部為主體建立健全了黨務公開制度、黨員承諾踐諾制度、黨員思想匯報及談心談話制度等9項黨支部基本制度,并組織黨員大會進行了討論,確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各黨支部定期組織黨支部書記和委員學習制度,掌握制度內容和相關工作程序,以制度為準繩,規范有序地開展黨務工作。
三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簡單易行、務實管用的評價體系和考核辦法,能有力保障創建活動順利推進,取得實效。設備管理中心黨委制定了《黨建精神文明考核表》和《標準化黨支部建設重點任務實施細則》,幫助黨支部工作理清工作脈絡,重點任務明確,什么時候該干什么、怎么干做到一目了然。將標準化黨支部創建成效納入季度黨建考核,加大監督檢查和跟蹤落實力度。對工作制度落實執行不嚴格、不規范的支部加大查處力度,嚴肅追究支部書記責任。
(二)依托黨建信息平臺,構建黨支部標準化云平臺
一是政治生活規范化。應用黨建信息平臺,以黨員自我教育五步工作法為主導,建立了基層黨組織嚴肅政治生活的實現形式,構建了黨員承諾、踐諾、對標、評價、提升,再承諾、再踐諾、再對標、再評價、再提升的螺旋式上升循環運行的載體,形成了基層黨組織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一體化運作,信息化運行,自動化考核的機制。
二是學習系統全面化。解決了黨員學習時間不統一、學習資料不準確、學習不方便、學習熱情不高、學時難考評,學和不學一個樣等實際問題。從2014年8月開始,設備管理中心黨員在線學習率100%,人均學習時間逐月增加,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階段,學分平均分達到378分,對《黨章》、《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讀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學習率達到100%。
三是組織生活記錄規范化。解決了支部黨建工作做什么、怎么做、誰來做、何時做、如何做好的問題。2016年上半年各黨支部開展黨內活動127次,通過系統及時記錄并公示參加活動情況,解決了黨員領導干部不認真參加雙重組織生活的問題,為衡量黨內政治生活是否開展、是否嚴肅,提供了一個標尺。
四是黨員身份明亮化。解決了黨員自我要求不嚴混同于一般員工群眾的問題。黨員亮明身份,針對黨員承諾喊口號、表決心、假大空、隨意化,庸俗化問題,對照先進性要求圍繞不適應、不符合、不到位的問題做出整改承諾,立下軍令狀。從2015年開始,要求全體黨員結合承諾主題、崗位職責等按季度進行承諾,并對照個人承諾及黨員職責進行兌現承諾,逐項進行月度履職踐諾。
(三)分解落實指標,強化日常動態管理
一是強化基層黨支部班子建設。按照“三同時”要求及時健全、調整黨支部設置,完善基層支部班子建設,嚴格配齊各支部成員。落實黨支部書記抓支部黨建的第一責任,努力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支部各負其責,全體黨員共同參與的黨建大格局。為確保創建工作有序開展,設備管理中心領導班子成員分別作為聯系點領導劃入基層黨支部,按照一崗雙責要求,了解黨支部創建情況,分階段給予指導。
二是規范日常黨務工作。建立了支部工作定期研究部署和總結匯報機制,規范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按期召開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抓好作風建設,每年組織開展1次支部工作述職述廉和黨員群眾評議工作,并且,堅持談話提醒,黨支部書記、部門經理對關鍵崗位人員進行提醒;保障黨員民主權利,加大黨務公開力度,推行支部重大事項黨員先知道、重大決策黨員先討論、重要文件黨員先傳達的黨內“三先”工作機制;加強對黨員的日常教育管理,建立黨員定期思想匯報和談心談話制度,支部班子成員每年與所在支部的談心談話不少于2次;嚴格黨員發展,為入黨積極分子指定專門的培養聯系人,按季度組織考察,并堅持將政治標準作為發展黨員的首要條件。通過嚴格落實標準化黨支部建設內容及標準,嚴格制定黨支部各項規章制度,促進黨支部工作經常性、規范化和制度化。
三是將“兩學一做”融入創建活動。加強黨員日常教育管理,通過黨建平臺在線學習、集中學習、黨課教育等方式,組織黨員學習黨章、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組織原文學習習近平講話,通過有效形式和載體,自覺向中央看齊,做合格黨員。
四是持續開展黨建主題實踐活動。持續開展“黨員示范崗”和“我是黨員,我是干部,向我看齊”等活動,將主題實踐活動作為黨建工作融入工作、進入管理的重要載體。通過黨員“亮身份、亮崗位、亮職責、亮承諾”,從民主評議和業務工作兩個方面發揮作用。組織黨員圍繞重點任務進行技術攻關、科技創效、降本增效,把黨員的先進性體現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揮黨員在當前企業經營形勢下帶頭攻堅、帶頭示范、帶頭服務的作用,使每名黨員都成為職工群眾的“一面旗幟”。
(四)突出試點先行,發揮標桿作用
一是在開展創建活動中,為了使基層黨支部學有方向,超有目標,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要求7個黨支部嚴格按照標準化黨支部創建工作標準,分制度建設、工作規范、驗收整改三個階段,逐步扎實推進。
二是確定了2016年11月底達標4個,2017年6月底前全部達標的創建目標,年度進行綜合考評,對年度考評得分達到90分的支部命名為標準化黨支部,年度考評達到95分的支部命名為標桿黨支部,標準化黨支部創建考核情況與部門評選樹優情況掛鉤。凡連續兩年未達標或當年考核綜合排名在支部總數50%以后的支部,取銷其參加當年各類先進評選的資格。
三是堅持示范引領,組織標桿黨支部總結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經驗,進行現場經驗交流。對創建難點問題進行剖析,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立,通過選樹典型、經驗介紹等方式,鼓勵基層黨支部積極探索。
三、開展“標準化黨支部”創建活動的成效
(一)黨組織號召力進一步提升
在標準化創建過程中,設備管理中心黨委堅持將生產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作為黨支部工作的著力點,組織黨員開展特色主題實踐活動,通過活動涌現出了一批黨支部工作目標明確、黨建園地富有特色、黨員崗位定責明顯,黨員作用發揮突出的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加的基層黨支部。
(二)黨員模范作用進一步發揮彰顯
通過開展創建“標準化黨支部”活動,激發黨員自我提高的內在動力,黨員的工作職責心明顯增強、思想作風和業務素質明顯提高,涌現出一批立足崗位發揮先鋒作用的優秀黨員,影響并帶動了職工隊伍建設,使職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三)黨建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
通過開展創建“標準化黨支部”活動,使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經營更加緊密,也使企業黨建工作的活力大為增強,黨組織和黨員在投身改革發展事業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J].2010.
[2] 廖曉文.服務型黨支部建設[M].中共黨史出版社,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