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克威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8-000-02
摘 要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水平不斷上升,企業規模越來越大,企業數量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市場競爭越來越強烈。因此,如何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在市場上擁有更多的主動權日益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簡要論述了當前我國存在的幾種企業管理模式,基于我國的管理文化特點深入分析企業管理模式。進而探討了符合我國管理文化實際特點的企業管理模式,提出了利用我國管理文化特點來規避企業發展中不良條件,利用優勢來提高企業管理模式完善企業管理水平。
關鍵詞 管理文化 企業管理模式
從國際上看,經濟規模和經濟水平都趨于先進的一些國家都是基于適合本國的實際情況和管理文化特色而形成一種企業管理模式。由于我國當前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對于一些具體的發展理論還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當前,我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二十幾年,今天中國企業對國際上的很多經典企業管理模式進行了效仿和研究。當前我國的管理文化特點下企業管理實踐已經表現在實踐中,我們已經擁有了探索、分析、研究總結我國文化特點的企業管理模式的基礎。企業整體的發展還沒有到一個成熟的階段。對于本國的管理文化特點認識還不夠透徹,現有的企業管理模式與我國的管理文化的銜接還有脫軌之處。
一、管理文化與企業管理模式
(一)管理文化
管理文化屬于組織文化的一種,在運用到企業管理中就是企業內涵的代表。一般說來,社會文化分為三個方面:可見、可區別認定的結構性文化、表現出的得到支持的文化以及潛在基本假設文化。潛在基本假設是指:文化能夠充當一個過濾器的功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特定文化環境中的人們判斷事物的標準和生活方式的習慣、對于可接受事物的判斷標準。潛在基本假設理論與現實中的經濟、管理以及企業行為之間存在著強力配合和互相解釋的功能。理論界廣泛接受了這一理論,同時實驗數據的實驗結果同樣支持這一理論。此可謂對管理文化的經典界定。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工作人員在企業的運行模式中工作和學習,長此以往與企業管理之間存在一種聯系漸漸演化成整個企業的意識形態。企業的明文規定與這種主觀意識共同構成了企業管理模式。在我國這種主觀意識形態多數是基于傳統的倫理標準相一致,同時與我國的傳統的思想觀念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基于我國傳統的倫理道德元素和約定俗成的傳統意識反應在現代企業管理當中的文化形態就是管理文化。
(二)企業管理模式
當前,我國現存的企業管理模式主要是多元化管理理念進行企業管理。企業管理就是利用企業管理文化來指導整個企業進行科學運作,最終在獲得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競爭能力。目前,我國企業管理模式普遍處于不成熟的階段。通常都是以家族核心進行組織機構的擴建和完善或者是通過合伙人模式來進行企業創建和發展,這種模式應該稱為親情管理模式和合伙人管理模式。在我國經濟水平還沒有提高之前,親情化企業管理模式以及合伙人模式是參與市場活動中大多數企業的管理模式。這兩種企業管理模式有較好的凝聚性到那時缺乏明確的權責管理。新時期的形勢下,運用科學的權責管理模式能夠符合企業發展的規律和實際,科學系統的管理模式能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企業的完善和發展,積極推動企業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創新。
二、我國管理文化特點的企業管理模式
(一)有序自主模式
根據我國傳統文化延續下來的長幼尊卑等觀念都是我國對于秩序的遵守的表現。在現代企業當中按照一定的秩序里進行企業的管理固然沒有問題,適當的有序的管理是對于企業來說是確立規矩的重要環節。“無規矩不成方圓”的理念下進行企業管理不僅使企業管理模式更有據可循,同時還樹立一種健康科學的理念來完善企業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在適度遵守“有序”的理念的同時,企業要加強自主能力,充分發揮企業工作人員主觀能動性,激發工作人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推動企業不斷升級創新,在獨立自主的道路上不斷追求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二)關系往來模式
自古以來我國社會重人情往來,人際關系在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關系往來是中國社會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人際關系也是文化傳統中的集體觀念的一種表現。對于企業來說,形成一種適度的關系往來模式對于企業管理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利用地理位置和親屬關系等等的關系結成的鄉黨、家族團體或者是學派之類的關系團體對人際關系和個人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在企業中的運用就是將企業中的工作人員結成關系網中的一員,增強集之間的合作和團隊互助活動,增進企業內部人員之間的凝聚力。在這一模式中,現代企業選擇的管理模式是與傳統文化相一致的。健康的關系往來模式是為了提高企業內部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加強人與人之間的默契,提高工作效率,發揮個人在集體當中的潛力,最終推動企業管理模式的不斷完善,推動企業不斷發展,提高綜合實力,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三)風險規避模式
通常情況下,傳統教育中的中國人一般都是小心謹慎的性格。這是由于中國傳統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趨利避害的思想。風險規避是我國管理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在商場上,一般以風險的大小來表現管理模式的特點。在一些新技術開發或者是投資風險很大項目,企業一般會陷入深度猶豫之中,因為于風險的不確定性導致大多數企業害怕風險帶來嚴重后果,危及自身的企業。另外一層原因是,規避風險本身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現代企業應該具有的素質和要求,進行相關的技術開發或者產品投資都需要企業進行細致地考察和深入分析,在分析利弊權衡損益之后進行科學判斷,才能夠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和完善。
(四)時尚求變模式
在中國傳統文化和長期以來國人的意識里,不斷進取的性格和意識在人生發展的道路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今現代化企業從管理模式到運行模式都有著清晰的現代化痕跡,但是同時原有的思想也反映在企業文化當中。在不斷發展創新的意識推動下,在競爭心理和進取精神催促下不斷完善的企業管理模式在追求更高層次的改革和創新。我國企業通過塑造企業管理文化,將企業的規章制度與創新理念相結合,激發企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在不斷完善自我的同時促使企業管理模式上的創新。不斷追求時尚、打破一成不變的管理模式成為我國企業管理模式轉變的重要原則和要求。
三、結語
綜上所述,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現代中國企業需要轉變企業管理模式,構建科學的管理理念和運行模式,提高市場競爭力。在國內外的市場大環境下不斷完善企業自身的發展水平,依靠科學有效的企業管理模式來獲得市場,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我國企業管理的不斷升級,探索本國文化特點進行企業管理模式升級已經成為了歷史的發展趨勢。當前我國管理文化特點下有序自主、規避風險、關系往來、時尚求變的企業管理模式是適合我國當前企業發展,同時也符合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的企業管理模式。構建高效、健康、有序、創新的企業管理模式是我國企業努力成熟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國企業不斷完善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參考文獻:
[1]劉鑫.適合我國管理文化特點的企業管理模式構建[J].商場現代化,2014.33.
[2]萬文靜.淺述適合我國企業管理模式的管理文化特點[J].知識經濟,2014.19.
[3]邱州鵬.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對中國現代企業管理的啟示[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1.
[4]李曉蕾.淺談中國企業管理文化的回歸[J].時代金融,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