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力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8-000-01
摘要隨著我國大力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中資企業走出去步伐進一步加快,企業合規管理已成為中資企業走出去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文從“底線思維”出發,就如何提高企業合規管理水平探索一二,希望起著拋磚引玉作用。
關鍵詞底線思維 中資企業 合規管理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另外從國際外部大環境上看,貿易保護主義日益抬頭,某些國家頻繁使用國家安全審查、反壟斷審查以及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等方式,對走出國門的中資企業在市場準入、稅收等方面采取歧視性政策。因此結合海外中資企業的實際情況,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在全球市場經濟中發揮更大的市場作用的同時其市場行為也將受到更嚴格的法律監管。面對這樣一種新常態的出現,必然要求中資企業既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以適應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也還要加強合規管理,熟悉掌握并有效運用國際規則和所在國法律,運用“底線思維”方法,不踩法律紅線,不破行業底線,以規避法律風險。
一、“底線思維”是合規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合規”一詞是由英文“compliance”翻譯而來, 意思就是遵守規則。合規的范疇是很廣的,包括遵守那些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也包括更廣義的誠實守信和道德行為準則。事實上企業合規管理已經發展成為一些如西門子等國際知名公司防控風險的主要措施之一,使企業在市場上有強的競爭力,能持續經營,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所謂要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就是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涉外中資企業合規管理工作,自然要做到自有一桿法律的“秤”,只要運用好“底線思維”,才能保證合規管理工作持之以恒有效開展起來。
二、“底線思維”是保證企業推行合規管理有效手段
當前各國政府都在不斷加大對企業合規經營的法律監管,對違規企業處罰力度不斷加大,處罰金額數億美元甚至十幾億美元的案例不斷出現,金額十分巨大。近期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FTC)在長達17個月的反壟斷調查之后,準備對高通開出最多1萬億韓元(約59億元人民幣)的創紀錄罰單。而美國依據《反海外腐敗法》處罰的案例也越來越多。如果涉外中資企業喪失“底線思維”去違規從事經營,就有可能遭受來自國內外的司法調查和處罰,造成巨大損失,甚至面臨倒閉關門的后果。許多已經發生的合規案例告訴我們均是人們“片面追求不當利益”的思維引起的。因此只有運用“底線思維”,才能根治這種固有的“疾病”。
三、“底線思維”是推動合規融入經營管理的關鍵
合規管理必然涉及到員工執行力。就是要由員工運用“底線思維”來提升中資企業的合規管理水平。運用 “底線思維”方法,推動合規全面融入企業經營管理中,需要結合實際從以下幾方面建立有效保障機制。
(一)牢固樹立法律觀念和法律意識,運用“底線思維”查找合規風險源。要樹立法律和風險意識,善于排查各種潛在風險源,找出常態與危機的分水嶺,守住各種風險的底線。“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備而無患。做好當前合規管理工作,需要我們心無旁騖,埋頭苦干,同時也需要打開視野,周密思考。寧可把潛在的合規風險想得更復雜一點,把形勢看得更嚴峻一些,我們才能準備得更充分,做到心中有數,防患于未然。“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征穩馭舟”。海外中資企業,要時刻以“底線思維”應對經營問題,要掌握運用好所在國政策法律和國際規則,學習項目所在國關于外資準入、勞動用工、法律救濟等方面的規定,確保經營行為依法合規。
(二)動員企業全體員工的力量,在經營中始終繃緊“底線思維”這根線。合規無小事,要想真正的解決經營管理中問題,除了需要具有較強超前的法律和風險意識之外,更需要員工的廣泛參與,必須通過合規宣傳和教育的渠道,培養員工的底線意識,對踐踏合規底線的行為敢于說不,杜絕一切可能的風險,積極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每一名員工都必須參加全員培訓。在組織制修訂企業規章制度時,在制度審議前,須對規章制度是否符合合規管理要求進行審查。在組織開展對外交易時,須按規定對交易相對方的合規表現以及是否與企業員工存在利益關系進行審查。在組織開展企業收購、兼并、市場營銷等活動時,須及早聯系合規管理部門參與相關方案、合同等的研究論證,對其是否符合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法律法規進行審查。
(三)“底線思維”依靠制度,各項合規管理制度健全以及管理流程規范是運用“底線思維”方法的依據。“底線思維”要求我們,在企業合規管理中,應按程序、按規定、按合規制度辦事,依法決策不踩紅線,合規經營守住底線,管控風險強化維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用制度約束不合規行為”。要注重健全完善合規規章制度,形成規則統一、行為規范、程序嚴密的內部制度體系,同時注重合規制度的可操作性,明確具體、實在管用。在合規制度執行上,突出“底線思維”,要健全制度實施的評估、監督機制,有效督促制度執行,維護制度權威,使依法辦事、按章操作成為決策者、管理者和普通員工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覺習慣。
(四)運用“底線思維”強化監督檢查,確保合規管理無死角。中資企業應全面建立合規舉報平臺,明確舉報方式,鼓勵每名企業員工通過該平臺對發現的任何違規問題和責任人員進行舉報。企業應采取有效措施對舉報人的身份嚴格保密,保護舉報人不受打擊報復。領導干部和關鍵崗位人員應對相關合規事項向合規管理部門進行登記報告。
綜上所述,通過“底線思維”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合規管理水平,才能達到全員自覺誠信合規,企業樹立良好信譽,提升企業品質的效果。總之一句話,善用“底線思維”可以更好地規避中資企業各類風險、防范潛在風險,不斷提升境外法律風險防范能力,確保中資企業走出去走得順、走得穩、走得安全。
參考文獻:
[1] 沈迪.對企業合規管理的探討[J].新會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