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月果
初中歷史教學中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學生對于學習缺乏足夠的積極性,他們不具備主動學習的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所做的一切行為都是被動接受,這就使得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理解純粹依靠死記硬背,他們不需要也不會進行理解和思考,因而成績很不理想也很難提高。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限制了學生的發展,也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課堂是提高成績的主要陣地,所以必須改變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而提高教學成績。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摸索和實踐,總結出以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
一、體驗式教學
所謂體驗式教學,就是讓學生走進特定的情境當中,就那個時代的特定歷史人物,用自己的頭腦發現當時的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正是學生樂于去做的,是他們的興趣點所在。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讓學生親近歷史,為教學目標服務,而且可以降低學習歷史的難度。例如:歷史小話劇《魏征進諫》正是這種體驗式教學的重要體驗,情節簡單,道具單一,完全具有可操作性。在對《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進行講述之前,筆者就為學生布置了一個特殊的課外作業,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排練一個歷史小話劇,其中的基本情節要與史實相符,可以添加一些自己的想象。隨后,筆者將自己從圖書館和網上搜集到的一些資料分發到學生手上,這樣學生對于歷史人物的把握就會更加深刻。經過準備、自薦和互選,最后選出最具表演才能的三位學生分別扮演唐太宗、魏征、太監,筆者為他們留了10分鐘的課堂表演時間,學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對服飾和道具進行選擇。這種表演在學生之中收到了很好的反響,我們的教學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猶如經歷一場演出一般全力以赴,這種形式徹底擺脫了以往那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從表演中收獲了很多。這種教學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對劇情的理解和演練中加強對知識點的把握。在排練的過程中,學生都積極參與,熱情對待,他們對于歷史教學的興趣得到了有效的激發,這是傳統教學所不具備的優勢。
二、啟發式講授
歷史課的特點是它的過去性和抽象性不像理化課那樣可以通過演示和實驗使課的內容具體化和形象化,只有靠老師的語言描述和多媒體課件的展示,才能使學生獲得“生動的感覺”。同時歷史課的重點、難點、難詞、難句,學生一時難以把握,只有靠教師的講解和必要的補充才能引導學生認識和掌握。歷史教材中限于篇幅,對一些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能夠進行特寫和展開情節之處不多。沒有教師啟發式講解,單靠學生閱讀教材,是難以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思想情感并使學生懂得歷史的,為了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對一些重點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適當鋪展、補充,并用準確、生動、精練的語言具體描述,使形象活現、情節感人,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講“五四”運動火燒曹汝霖住宅時,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具體的情節,同時結合課件展示相關的圖片,把青年學生的革命熱情通過這一具體情節展示出來,教師可以運用飽含激情的語言烘托氛圍,引導學生理解識記知識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課堂討論法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中心,所進行的一切教學活動是從教師的意愿出發的,因此,這種教學模式非常穩定,也有清晰、明確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教師所要做的就是根據教材和課標進行操作。在課堂上,無論是師生之間,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溝通的主要方式都是靜態溝通,缺乏群體之間的交往,生生之間的多項交往更是少之又少,這就使得學生對歷史學習缺乏足夠的熱情,對所學內容也不感興趣,課堂教學效率非常低下,學生的成績很難提上去。為了有效解決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將討論式教學法應用到課堂教學中。
課堂討論就是教師或學生提出有商榷性或探討性的問題,然后由教師組織學生全班或分組進行充分的討論,經過教師的誘導、點撥,得出結論的方法。這一方法效果較好,實施過程如下:教師在課堂討論前精心設置疑問,激發學生解開歷史現象的好奇心。教師深入鉆研教材,分析教材結構,以及研究對課本中重要歷史結論的表述方法,力求符合歷史教學規律及學生的思維過程,并根據學生的基礎,精心設計問題,涉及問題不宜編得瑣碎,盡可能設計得使學生能調動自己的經驗、認知和創造力,通過或發現、或選擇、或重組的多種形式,形成答案。成功設置疑問后,鼓勵學生質疑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后,鼓勵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明確探究目標,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其次,適時組織學生分組討論。針對提出的問題,教師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閱讀思考提取信息展開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看法,邊討論邊記錄。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再組織各小組選出代表,重點交流討論存在的一點,當然,其他小組成員可以在小組代表陳述完畢進行補充,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既要認真聽取交流結果,又要對不完善之處予以補充。最后在班級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仍未能解決的問題,加以重點啟發,進行巧妙點撥。如果學生出現知識性、結論性、判斷性的失誤,教師不要馬上給予否定批評,要以點撥為主,采取激勵、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學生繼續思考,認清錯源,把改正的機會留給自己,以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整堂課下來,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滿足,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對知識的認識加深,課堂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當學習充滿樂趣時,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運用有趣、快捷的教學方法,關心愛護學生,打造高效課堂。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種,歷史教師應該認真探索課改課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靈活機動地變換教學方法,采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不斷探索、學習,才能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