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張敬火+張宏偉
摘 要 行動研究因其研究環節的獨特性,在如火如荼進行的外語教學改革中必定有其重要的意義及作用。本文通過對高校成熟期英語教師特點的分析,得出行動研究能夠針對這些特點有效促進其專業發展。
關鍵詞 行動研究 高校 成熟期 英語教師 專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行動研究的概念始于美國,是由柯利爾(J.Collier)在其與同事合作研究改善印第安人與非印第安人關系問題的過程中所創造的。上世紀50年代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柯雷(Stephen M.Corey)的推動下,行動研究被進一步應用于教育界。行動研究以批判主義和實用主義為理論基礎,通過幫助教師反省自己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也是對教學理論的進一步發展。關于什么是行動研究,已經有了不少定義。但大多數較為接受的還是Kemmis,S.和McTaggart(1982:5)提出的:“行動研究是一種自我反思的方式,社會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他們(1)對自身所從事的社會或教育事業的理性認識和正確評價;(2)對自己的工作過程的理性認識和正確評價;(3)對自己的工作環境的理性認識和正確評價。”
行動研究因其研究環節的獨特性,因此對于當今如火如荼進行著的外語教學改革來說,必定有其重要的意義及作用。行動研究要求教師為了終身發展,自覺自發的進行自我的提升,通過自己的努力改正自身在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力求實現一個理想的教育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首先明確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調查問卷、數據收集、分析,解釋所存在問題的原因,并對問題進行反思,最終制定出適合的行動計劃,以期得到進一步發展。很長時間以來,高校英語教師教學的低效性一直備受爭議。盡管這一現象的出現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但是不可否認英語教師在此過程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很多高校英語教師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日常的忙碌導致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思考其教學效果及專業發展等問題。然而,在當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師僅僅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與社會的需要,而應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以此實現專業的發展。行動研究可以為理論與實踐架起一道橋梁,是教師在課堂中做研究的最好方式。行動研究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在自我發展的意識中進行教育研究。同時,行動研究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推進教師間的協同合作,從而推動整體外語教學改革發展。
1高校成熟期英語教師特點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存在生命周期,即出生(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高校英語教師發展同樣如此。美國學者費斯勒(Fessler,2005)等人提出教師職業生涯循環論,從整體上考察教師發展歷程。他們認為,教師發展經歷有職前教育期,職初期,能力建構期,熱情與成長期,挫折期,穩定期,消退期和離崗期。高校英語教師職業生涯也遵循這一發展歷程。入職前,新教師需要接受一定的教育和培訓,為職業做準備;任職后,他們仍需尋求各方面的幫助,掌握教學理論知識,提高基本語言技能,追求完美的專業形象。隨著教師熱情成長期的穩定度過以及年齡與資歷的增長,大部分教師會進入成熟期甚至慢慢進入衰退期,教學上的挫折感,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等問題隨之出現,并以各自不同的職業體驗和心態準備離開教育崗位,直到退休。總體來說高校成熟期英語教師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1教學、科研能力強,思想守舊
一般來講,高校成熟期英語教師年齡較大,歲數職稱較高,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他們經過了適應期和發展期,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爛熟于心,對于教材也能夠融會貫通,對學生的心理把握和課堂的掌控已經游刃有余。與此同時,在教學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也提高了他們的科研能力與水平,形成了自己的專業特長,在本校甚至業內已成為了專家。
1.2安于現狀,動力不足,缺乏專業發展意識
高校成熟期英語教師來校任職時間較長,已經熟悉了學校的管理規范和相關制度,和學校各個部門教師也較為熟悉,加上自身在院系也有一定的話語權,因此他們往往安于現狀,缺乏自我發展動力。加上自身職稱評定已成為教授,雖有科研能力,卻缺少了動力和激情。雖然學校已對職稱實行聘任制,但實際好多院校并未真正落到實處,況且續聘比首聘也要容易,甚至流于形式。
1.3教學、論文指導工作量大,產生埋怨、懈怠情緒
高校成熟期英語教師在教學上已不像剛入職時的那么充滿激情,而是苦于應付,對學生的關心度也不如從前。隨著年齡的增長,成熟期教師精力大不如入職期或發展期。然而,據統計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成熟期英語教師除了擔任日常教學任務外,往往還有很多論文指導任務。這就導致部分教師對教學出現了懈怠情緒和埋怨的心理。在工作上,則出現停滯不前,甚至對學校的教學管理、教學檢查不聞不問。
1.4教學理論性強,而實踐性差
成熟期高校英語教師更偏重對于文本理解與分析,語法講授與練習等理論性知識的講解,形式較單一,而忽視學生聽說等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語言學習處于被動狀態,學習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隨著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向實踐性院校轉型趨勢的發展,很多學校開始探索與企業合作培養的道路。成熟期高校教師一般與企業接觸少,對學生應用能力指導性差。
2行動研究促進高校成熟期英語教師專業發展
2.1使高校成熟期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方向和目標得到明確
行動研究通過通過高校成熟期英語教師的自我反思,自主尋找問題,使教師們明確了個人在學校所處的位置和今后專業發展的方向;通過自我評價,教師及時了解到自己教育教學方面存在的不足;通過其它多種形式的評價,他們能更全面地認識自我,改進自己的缺點,以促進個人的專業成長。
2.2使高校成熟期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得到提高
Wallace 將教師發展的過程表示為一個教學實踐與反思不斷循環發展的過程。發現問題是做行動研究的第一步,是分析問題,制訂計劃的前提。一位高校成熟期英語教師的問題意識往往能決定其教學和科研能力,因為只有先發現問題才能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及具體步驟,并將之置于教學實踐中加以驗證,從而促進教學和科研能力的同步提升。行動研究要求高校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反思,發現問題,并進而形成一系列詳細的行動計劃,在行動計劃的實踐中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同時,行動研究也利于促進英語教師的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行動研究的核心,也是教師專業發展所經歷的必然階段。通過教學反思,英語教師能夠及時調整和優化其語言教學行為組織課堂教學,達到預期的語言教學效果。行動研究所要求的計劃,評價,反饋,檢查,調控和改進等行為過程正是通過教師的不斷反思而實現的。正如Wallace所指出的,“教師的發展意味著變革,而卓有成效的變革沒有反思是相當困難的”。行動研究以行動與研究相結合的方式,是高校英語教師專業素質提高的有效途徑。
2.3使高校成熟期英語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得到增強
行動研究要求教師作為研究者,與同行合作達到有效提高專業發展的目地。教師作為教學實踐的行動者,同專業研究者相比在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會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師和教師之間以及教師與專業研究者之間的合作研究方式應當成為今后高校英語教師教育研究很重要的方式。通過教師群體間的合作或者教師與專業研究者的合作,改變了以往教師在教學與研究中獨自戰斗的局面,增強了教師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凝聚力,提高了教師整體的專業水平。
2.4使高校成熟期英語教師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得以實現
因為教師專業化是當前國際教師教育發展的一個趨勢。行動研究改變了我國高校英語教育中傳統的以教師語言知識講授為主,所學課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使英語教師成為了英語教學研究的主體,這也是成為專業化高校英語教師的一個途徑和標志。行動研究促使高校英語教師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實踐中發展理論,驗證理論。因此它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的一條有效途徑。
通過行動研究實踐證明,高校成熟期英語教師在其專業發展道路上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英語教師同時作為教育行動的研究者對教學不斷的反思的同時,努力提高科研能力。而行動研究也促使英語教師逐步成為自主的教學研究者,并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實現自身專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Kemmis,S.&R.McTaggart.1982.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Geelong, 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
[2] Wallace,J.M.1998.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ge: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3] 王薔.英語教師行動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