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杰
摘 要: “人文價值教育課程開發的行動研究”項目實施以來,整合“校本學習研究”,通過以學校課堂教學為載體的“課例研究”,將“人文價值教育課程開發的行動研究”轉型到一個嘗試和創新的新階段。本文結合項目所取得的成果,針對前期存在的問題進行整合調整,為后期繼續深化研究做好鋪墊。
關鍵詞: 人文價值教育 階段性成果 教學方法
為突出創新和發展的宗旨,根據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的實現,“人文價值教育課程開發的行動研究”整合“校本學習研究”,通過以學校課堂教學為載體的“課例研究”,將“人文價值教育課程開發的行動研究”轉型到一個嘗試和創新的新階段。本報告將針對2015年10月-2016年6月項目運行過程和實施內容進行客觀的分析,旨在通過總結、反思、提煉項目所取得的成果,修訂和完善的已有的行動研究策略,為進一步的開展和內涵深化提供參考。
一、項目運行和實施后取得的階段成果
目前項目正在嘗試和創新以“課例研究”為載體的“人文價值教育校本學習研究”的整合之路,將人文價值教育理念集中滲透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旨在通過實際課堂教學來尋找、探索、發現和解決教師的教學困難和學生的學習困難,轉變教師的傳統角色,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和情感價值,進而促進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另外,憑借項目的依托,通過大中小學之間“院校協作”的合作模式,努力構建研究者團體同中小學一線教師隊伍“教學研”合作的學習共同體,并通過項目帶動、訓練和促進研究生的人文價值教育意識,提高人文價值教育研究與推動能力,儲備開展人文價值教育的人力資源。
貴州省遵義市×小學地處遵義市市城鄉結合部,辦學歷史悠久,擁有一套較規范、科學、有效的學校管理體系。教師敢于創新,該校“因校制宜”,注重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的建設,營造“人文價值教育文化墻”、“樓道人文價值教育文化氛圍”、“教室人文價值文化氛圍”、“人文價值教育個人簡論”,營造安靜、和諧的教室、辦公室氛圍,讓校園每個角落都充滿人文氣息,同時建立完善各種制度,引領學生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加強校風、校訓建設,堅持一個理念——“用心、用情、用愛”關注學生發展;營造民主氣氛:依靠教職工放手去干,積極采納老師意見、建議;設立“家長信箱”、電話傳遞愛心;加強團隊精神建設;提高老師的積極性,在溝通、工作中注意團結一致,同舟共濟,校團隊得到家長的認可;營造和諧氛圍,倡導快樂教學。每學期老師帶頭寄語,并將其展現在黑板報上;校園廣播站設立問候語等活動。
在項目指導團隊的引領下,學校教師將人文價值教育理念重點滲透在課堂教學中,以學校實際課堂為載體的“課例研究”更深入地挖掘人文價值教育在課程開發中的內在蘊含。
二、參與教師所取得的成果
項目教師通過對課例研究的基本理論、研究步驟、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開發的學習和實踐,解決教師們對課例研究的困惑。在教師心中形成一種觀念,即教學的基本目的在于發現并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人文價值教育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更注重培養學生的仁愛之心、合作意識和積極道德品質。同時,隨著課例研究的深入和不斷推進,教師們逐漸領悟到課例研究的目的是實現學生的差異性教學。經過不斷的行動研究,每位項目教師根據所教學科選擇的研究課題,形成階段性論文成果。
1.課堂教學中運用具有人文價值教育特色的教學方法
(1)靜思教學方法的應用
人文價值教育理念已經潛移默化地滲透在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實際教學工作中,項目教師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自覺踐行著人文價值教育理念和方法?!办o思”作為人文價值教育的方法,已經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策略,教師對靜思方法的掌握和運用已經相當嫻熟,能夠創設與學生年齡特征相符的靜思情境,并且根據自己具體的教學情境,將靜思方法靈活應用于課堂教學的各環節。
(2)講故事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項目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中,結合教材內容,收集或自編故事作為課堂的導入素材,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潛移默化地將學生“浸泡”在人文價值教育氛圍之中。
(3)提問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前期關于提問法的研討和學習,項目教師在研究團隊的指導下,對提問法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初步嘗試。教師通過向學生提問,刺激學生更深層次地思考在故事、活動及平時課堂教學話題中的人文價值理念,引導學生深化對人文價值理念的理解。教師通過向學生提問,以促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思考,在故事、活動及他們的平時課堂教學話題中的人文價值理念。
(4)人文價值教育勵志小語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勵志小語一直是×小學校園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校園的黑板報、墻報、樓道展板,還是招貼畫、宣傳欄等,到處都呈現著富有積極向上和激勵人生的名人名言。
(5)人文價值教育小組合作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小組合作是項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得較廣泛的一種教學方法,人文價值教育中的小組合作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努力建構一種平等、團結、合作、互相關心的人文價值理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否有效地指導學生之間進行小組合作或同伴互助的教學方式,不僅關系到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更有利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樹立。
2.課堂教學中運用具體的人文價值教育資源
(1)人文價值教育海報
教育海報是遵義市×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優勢和亮點。充分利用教育海報資源影響氛圍是該小學的一貫做法?!列W能夠很好地將人文價值教育理念和學校校園文化有機整合,并迅速將五大人文價值這種隱性課程變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教育海報無時無刻不提醒和促進學校師生對人文價值教育的肯定和認可。
(2)人文價值教育名言
教師對于人文價值教育名言的引入,更多的是從以往培訓中所提供的人文價值教育資料中翻譯過來,很少涉及國內優秀傳統文化或地方特色的本土化教育名言,隨著項目的拓展和深入,人文價值教育理念在教師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潛移默化地滲透,教師開始將塞斯亞賽·巴巴的教育名言靈活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并不斷拓展教育名言。
3.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出了人文價值教育的五大理念及相關子價值
在隱性課程及教師行為中滲透的人文價值理念,重構和改編教學內容是項目開展至今教師們形成的自覺行為。數學組教師們將現有的課程內容,根據人文價值教育理念,改編教材內容以體現課程中滲透人文價值教育,從題例中讓學生在仁愛氛圍中體味關愛老人的子價值,將非暴力這一主題體現在保護地球環境之中,無形之中將人文價值教育的五大主價值和子價值有機結合起來,把教學知識傳授和情感意識培養融為一體。
三、小結與展望
縱觀項目所取得的成果,基本實現了預期制定的六個目標:一是依據課程整合策略,積極開發利用鄉土教育資源,將人文價值教育的理念轉化為與貴州民俗文化和教育環境相適切的教育內容;二是結合貴州省的教育實踐,開發以人文價值教育為主題的校本課程,使人文價值教育的理念得以轉化到學校教育之中,實現人文價值教育理念與各門課程的有機結合;三是以項目為依托,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打造富有人文理念和地方特色的精品學校;四是以項目為平臺,使項目學校教師在行動研究的過程中,推動專業化發展水平;五是將行動研究項目與研究生教育相結合,使研究生在實踐中提高科研水平和實踐能力;六是積極主動尋求家長和社會各界合作,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人文價值教育網,互取所長、互相促進,實現學校、家庭、社會人文價值教育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