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峰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更新,為小學生的學習奠定了基礎。“目標式教學”方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淺析,尋找有效的策略,激發小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目標式教學;方法研究
目標式教學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在上課之前,老師設定教學任務,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老師在課堂中靈活采取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在課后要及時總結,發現不足的地方,做到精益求精。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按照小學生的實際身體狀況與課程標準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學任務,激發小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觀念傳統
在傳統的小學應試教育中,體育課備受冷落。因為傳統思想的觀念,一些體育教師甚至是整個學校會認為體育是一門無用的學科,只把一些考試的科目作為重點,擔心專心搞體育會影響學生的成績,會使他們貪玩的心性完全暴露出來,認為體育教育對小學生來說還為時過早,不要求學生對體育多上心。認為體育教學會影響學生的心性,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業。學校因為不關注體育教學而導致對一些體育老師的不關注,這就會引發體育老師對學生的不在意,認為學校都不認可體育教學,對于體育課大多都會給學生自由時間,導致體育教學難以
發展。
2.教學設施匱乏
小學體育場地器材設施是保證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和課余體育訓練正常進行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是檢查、督導、評估、規范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但因為教師傳統觀念的影響,導致一些學校對體育教學的不重視,難免會導致學校體育器材的匱乏,尤其是在一些農村的小學,更不會有太多的體育器材,有也是一些簡單的、粗糙的,甚至連安全都有問題的體育器材,這就造成了小學體育器材單一匱乏、簡單粗糙、安全不過關等問題,這樣不僅無法促進小學生身體健康的發展,還有可能使他們在使用器材的時候受到傷害。
3.學生缺乏興趣
對于一些重視體育教學的學校來說,他們不是擔心得不到好的體育教學,也不是擔心體育器材的缺乏,而是擔心學生想不想上的問題。絕大多數小學生都還保留著一些孩童的心性,導致學習不集中,對體育沒有足夠的興趣。體育教學雖然比其他方式教學新穎一些,但小學生的心性在玩一方面會多占一些,即便是體育教學對他們實施了,他們也會因為是一種學習任務而導致對體育慢慢地失去興趣,也就造成了體育教學確實實施,但學生卻對其缺乏興趣的現象,體育教學得不到好的發展。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目標式教學的策略
1.合理安排體育教學計劃
對于體育教學,得到一個好的實施是其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個好的體育教學計劃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首先要樹立一個良好的指導思想,以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育人為宗旨,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為基礎的一個目標。還要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了解學生所需要的,所不需要的。對教材的分析,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克服體育教學的單一模式,強調素質教育,樹立教學目標,分析教學難點,加強科學管理,提高課堂質量,從體育老師做起;做好器材的管理,引進新器材,對器材的保管和修養進行分工。讓學生真正成為體育課堂的主體,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2.充分利用體育教學資源
在小學體育目標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體育教學資源,使小學體育課程不斷發展與進步。首先,需要充分利用教師資源,促進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提高小學教師的體育意識,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讓教師指導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建立積極向上的體育文化精神,保證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其次,合理地利用體育器材,使每一種器材都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而不是把器材擱置起來,讓小學生的體育課枯燥無味,喪失對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3.及時進行體育課堂總結
體育教學一旦實施,就必須抓住其重點。老師也要對體育課堂進行課堂總結,著重分析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抓住學生的心理,對其弱點下手。例如,發現有些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不認真,對其失去興趣,那老師就應該對這樣的事情做出分析,通過實例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出正確的應對。也要總結教學的好與壞,充分利用學生的時間,讓學生自由選擇,讓學生既能在鍛煉中玩耍,也能在玩耍中鍛煉,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應總結出在課堂上的氛圍,分析學生喜歡的氛圍,搞明白學生想要的和不想要的,在不影響其他學科的情況下,創造愉快的體育課堂。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我們應該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通過目標式教學方法,引導小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激發小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調動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促進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湯薇.小學體育教學中“目標式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4(7).
[2]許浩.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4).